什么是手足口???
小兒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的傳染性疾病,主要由腸道病毒引發,多見于3歲以下的嬰幼兒。手足口病可以通過空氣飛沫傳播,也可以通過接觸染菌物體而獲得感染。
手足口病的早期癥狀
手足口病早期癥狀表現為發熱、咳嗽、腹瀉等,一般持續2 ~ 3 天后,局部皮膚開始出現皮疹,并逐漸蔓延到手、腳、口腔等部位。兒童出現口腔潰瘍或皰疹,表現為口腔內出現白色斑點和水泡,極易破潰,咀嚼食物時會感到疼痛。手、腳出現紅點,隨后變成水泡,破后容易感染,引起潛在敗血癥等并發癥。
手足口病的治療方法
目前尚沒有特效藥物治療手足口病,一般采取支持療法,緩解患者的癥狀。谷氨酰轉移酶、心肌酶等指標是否異常,原則上不需要特別干預。在病人口腔潰瘍疼痛時應選用適當緩解口腔疼痛的藥物,如冰片、布洛芬等。對于口腔潰瘍嚴重者,可用膠質硫酸鉍治療。
預防手足口病的措施
預防小兒手足口病的最有效方法是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勤換衣服,保持衣服、床上用品的清潔。避免讓孩子與患病的小朋友接觸。注意飲食安全衛生,不吃不潔凈的食物,保證膳食營養均衡,增強身體免疫力。
結語
小兒手足口病易感染、易傳染,需引起家長的重視。提醒家長注意兒童日常的衛生習慣,保護孩子的健康,增強孩子的身體免疫力。遇到疑似發病的情況,應及時送醫治療,早期診斷和治療對預防并發癥和減輕患者病情都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