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5-04-10 16:00:06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說說“坐月子”的那些事
專家提醒:緊閉門窗易中暑吃“免費食物”易引起低鈉綜合癥
盛夏的酷暑并沒有“阻擋”金豬寶寶們的到來,寶寶們順利出生。雖然寶媽們減輕了一點“負擔”,但隨之而來的月子期也不好坐。許多新媽媽不知所措。相信它,只有你知道那有多難受;如果你不相信,你就是害怕真相。摔倒了怎么辦.
對此,多位婦產科專家提醒:只要注意不著涼、不過度勞累,坐月子期間沒必要“挺身而出”。
誤區一、坐月子
門窗緊閉坐月子讓媽媽中暑
傳統上孕婦都怕風,所以即使是夏天坐月子,家里的門窗也要關嚴,不能留一點縫隙。
專家點評:夏天,大可不必如此拘束。屋子門窗緊閉,空氣不流通。如果天氣悶熱,媽媽很容易中暑。
正確方法:適當開窗通風,但要避免穿風,畢竟產后抵抗力低,容易感冒。
如果開空調,因為風“硬”,不能直接吹到產婦身上。可以把產婦隔壁房間的空調打開,讓空調“飄”過來,依然可以乘涼。媽媽出汗多時,要勤換衣服,衣服要寬松舒適。
誤區二、懶惰坐月子
吃飯要上床影響惡露及時排泄
很多老人認為,產后身體虛弱,需要好好保養。坐月子期間最好少下床,連吃飯都要上床。
專家點評:這樣做弊大于利。產后早起下床,不僅有利于下肢血液循環,及時排出惡露,還能鍛煉腹肌。
正確方法:如果是順產,當天準媽媽可以下到地上走動一下;如果是剖腹產,術后一兩天可以下地,但要避免猛坐。
除了加強活動外,還應多吃粗纖維綠葉蔬菜。
誤區三、臟坐月子
不讓你洗澡,怕生病、流汗、爛了
分娩后,新媽媽可能會大汗淋漓。她剛想洗個澡,家里的老人卻說坐月子期間不能洗頭不能洗澡,會患上關節炎等坐月子病。
專家點評:這種說法根本不正確。正常分娩的產婦在產后2-5天可以洗澡,只要注意24小時內不要洗澡即可。
正確方法:沐浴用花灑,時間不宜過長,每次5-10分鐘,水溫調節到34-36攝氏度。如果分娩不順利,流血過多或有傷口,體質較差的人,應等身體恢復健康后再洗。
誤會四、蘇月子
魚腥味難吃,讓媽媽缺乏蛋白質
在很多地方,都有讓孕婦忌諱的習慣。面對牛羊肉、魚蝦等,孕婦只能望而卻步,嘆氣。
專家點評:純屬胡說八道。人體的每一個器官和組織都離不開蛋白質。一些組織器官在分娩時受到損傷,需要更多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魚、肉、家禽富含蛋白質,缺一不可。
正確方法:吃魚、肉等食物時,只要不加辣椒等辛辣調味即可。
誤區五、單月子
吃母乳“免費食物”悄然來臨
很多媽媽在產后頭幾天過著“食之無味”的生活。這是因為按照慣例,飯菜中的鹽分會影響產奶量,所以她們只能吃“白吃”。
專家點評:不正確。只喝白開水,吃白飯,過幾天就會全身乏力。這在醫學上稱為低鈉血癥。同樣的情況也會出現在產后新陳代謝旺盛、乏力多汗的孕婦身上。
正確做法:正常飲食就夠了,沒必要刻意無鹽。
誤區六:臭坐月子
牙齒松動因缺鈣而刷牙臭名昭著
寶媽們坐月子期間不要刷牙,否則會造成日后牙齒松動。持這種觀點的老年人不在少數。
專家點評:這個沒有必要。吃完后,牙齒之間會有很多食物殘渣,發酵后會腐蝕牙齒,誘發其他疾病。
正確做法:產婦牙齒松動不是刷牙造成的,而是母乳喂養導致鈣質大量流失。因此,當務之急是補鈣而不是不刷牙。
誤區七、坐月子
產后誤入“蛋陣” 蛋白質過剩腎病
經??梢钥吹?,產后媽媽“淹沒”在雞蛋堆里。傳統觀點認為,雞蛋營養豐富,吃得越多越好。
專家點評:吃雞蛋應該夠了。雞蛋雖然營養豐富,但是蛋白質吃多了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多出來的會轉化成脂肪儲存在體內,還會影響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
正確做法:每天吃兩個雞蛋為宜,最多吃三個到底。
誤區八:唐月子
雖然喝湯的時候需要吃肉來維持體力
產后多喝湯。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熬很多湯來犒勞媽媽,認為喝湯更有營養。
專家點評: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正確。產后飲食應高熱量、高蛋白質、多礦物質、多維生素、易消化、易吸收。產褥期一定要喝湯,如雞湯、排骨湯、魚湯、蘑菇湯等,可以促進母乳分泌。但這并不代表湯比肉更有營養,喝湯的時候也應該吃點肉,這樣才能盡快恢復體力。
正確方法:每天約1-1.5升流質食物。
“虐待”寶寶的4種方法
挑“馬牙”
新生嬰兒常在上顎中線和牙齦邊緣看到一些黃白色的小點。有些家長和老人認為,這些俗稱“馬牙”或“死牙”的斑點,需要用針扎一下才能去掉。減少孩子的痛苦。
專家點評:這是不正確的。孩子嘴里的這些小點,醫學上叫做“上皮珠”。它們是由上皮細胞的堆積或粘液腺分泌物的堆積引起的。它們會在嬰兒出生后的幾周到幾個月內自然消失。
很容易造成感染。擠乳頭
在民間,一種舊習至今還有市場,就是在寶寶出生后,要給他擠乳頭,直到擠出一些黏液來,如果不擠的話,男孩長大后乳頭會發癢,女孩則會乳頭凹陷。
專家點評:這種做法沒有一點科學道理。新生寶寶的抵抗力很弱,如果亂擠乳頭,會使細菌從擠破處侵入體內,導致化膿性乳腺炎、新生兒黃疸等,嚴重的還會引起敗血癥。
裹蠟燭
有些認老例的老人認為,寶寶的腿得拉直,將來才不會長成羅圈腿,所以總是在給寶寶包襁褓時,把腿拉直后緊緊地裹上,包得非常緊。
專家點評:這樣做并不好,會使寶寶一直處于僵直狀態,渾身緊張疲勞,休息不好,反而會影響生長發育。1歲以內的寶寶,平躺在床上睡覺時,兩條胳膊彎曲向上呈“W”狀,兩條腿彎曲向下呈“M”狀,這是最自然的姿勢。
包“粽子”
很多家長以為,剛出生的寶寶非常嬌弱,容易受涼,于是就里里外外給寶寶包上好幾層,即便在炎熱的夏天也是這樣包著。
專家點評:這種做法存在一定的隱患,醫學上有種疾病叫“嬰兒捂熱綜合征”,就是指小寶寶因衣被過暖或蒙被睡覺,尤其是夏天,易導致體溫過高而出大汗、面色蒼白、抽搐、昏迷,甚至可能影響神經系統發育。
一旦發生“嬰兒捂熱綜合征”,要立即解開寶寶的衣扣,擦干他的汗水,減少包裹程度,體溫過高應用溫水洗澡。
特別提醒
出了月子享性??稍斐僧a褥感染
很多人認為,孩子滿月后,產婦身體就完全復原了,所以有些夫妻在出了月子后就恢復了性生活。但是,由于部分產婦分娩時子宮、陰道有創傷,再加上有惡露排出,性生活會把細菌帶進生殖器,引起感染,嚴重時可危及產婦生命。
通常,等到妻子陰道不出血時,再享受“性”福生活才好,此時丈夫應比以往溫柔才是。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