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處罰圣經 幫你調教好孩子的經文

時間:2024-05-08 10:14:43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在教育領域,面對孩子的錯誤行為,專家們強調了一種更為溫和而有效的處理方式——“自然后果法”。這種方法的核心理念是讓孩子親身體驗到自己行為的直接后果,從而學會自我糾正和自我管理。
有哪些方法可以讓孩子反思并提高警惕,以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

1.說服

案例:與同伴爭吵、搶奪玩具……

方法:先放下手頭的工作,走到孩子身邊,讓孩子知道你在專心、專心;然后詢問孩子發生爭執或爭吵的原因,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向孩子灌輸打、搶是不正確的行為和觀念,并要求孩子學會說“請、謝謝、對不起”。

意見建議:不要大聲打壓或威脅孩子;不要直接把孩子拉開,然后大聲訓斥孩子;避免言語傷害孩子的自尊。

2、幫忙做家務

案例:涂鴉、亂扔東西、玩具……

方法:準備抹布、掃帚、盆等清潔用具,讓孩子學會清理,養成整潔的習慣。

意見建議:家長要時刻注意孩子的安全;較小的孩子可以由父母帶領一起做家務;培養孩子養成把東西放回原處的習慣;詢問孩子們在幫助做家務的過程中學到了什么。

3.建立反射區

案例:故意從高處跳下,在車上跑跳。

方法:在家里規劃一個反射區。位置應靠墻,不要正對門。用柔軟的墊子覆蓋地面。準備一個鐘或鬧鐘,定時讓孩子反思。

建議:反光區域不要太明顯或者正對著門,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與孩子討論反思時間,反思后向孩子提出問題,引導他思考自己是否做錯了以及為什么。

4.沒收你心愛的東西

案例:吵鬧、亂扔垃圾、不收集玩具……

方法:沒收兒童亂扔的物品作為懲罰。

建議:先放下手頭的工作,走到孩子身邊,讓孩子知道媽媽在注意、在注意;你可以告訴孩子:“你不喜歡這個玩具是因為你把它扔掉了嗎?如果你不珍惜它,媽媽就會把它拿走。”不見了。”當孩子想要取回玩具時,請孩子解釋為什么玩具被扔掉了,為什么媽媽又把它拿走了。
“自然后果法”是一種注重教育而非懲罰的方法,它旨在通過讓孩子承擔自然后果,培養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責任感,從而達到長期的教育目的。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