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人的名字(歷代偉人的名字)

admin時間:2025-04-12 00:15:00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名人偉人名字的含義和來歷簡短

孫中山名字的由來

孫中山先生原名文,字逸仙,但后來最通行的卻是孫中山這一名字。原來,其中有一段不尋常的來歷。

1896年9月,日本青年宮崎滔天、平山周,經過許多曲折,在日本橫濱中國革命志士陳少白的寓所,見到了孫文。孫文談及革命時,其慷慨激昂之情,猶如深山虎嘯。

他倆被孫文的革命熱情、見識和抱負深深感動,決心幫助孫文,并為他的生命安全擔憂,勸他暫時留駐日本。孫文同意后,宮崎和平山就陪同孫文找旅館。

他們繞過日比谷公園,路過中山候爵府邸,來到“對鶴館”旅館,并由平山替孫文代筆登記。當時,孫文處于流亡之中,不便公開姓名身份。填寫什么好呢?

平山執筆躊躇一番,忽然想起剛才走過中山候爵府時看見的那塊牌匾,于是就在旅館簿上寫下了“中山”兩字。但按日本習俗,中山只是個姓,還得有一個適當的名字才好,平山又躊躇起來了。

正在這時,孫文接過登記簿,在“中山”兩字下面添上了一個“樵”字,笑著對平山說:“我是中國的山樵?!边@就是孫中山名字的由來。

中國歷史上的著名大將軍有哪些名將?

在我軍的十大元帥和十大大將當中,創造多個“第一”和“唯一”的只有陳賡將軍,其經歷堪稱豐富多彩和令人眼花繚亂,雖然在解放戰爭期間只擔任兵團司令員,然而地位卻是超然,注意“陳謝兵團”在淮海戰役之前曾經單獨挺進黃河以南,那是受軍委直接指揮的“準戰略集團”(低于野戰軍高于兵團)。

(陳賡將軍)

1,入黨最早的黃埔一期畢業生。

陳賡早在1922年就已經入黨,那還是投考黃埔軍校之前,與朱老總同一時間,在我軍的大將群體中,只有肖勁光可以與之比肩。隨便舉幾例,陳毅的入黨時間是1923年,徐海東是1925年,林彪和粟裕都是1926年。

在校期間就是“黃埔三杰”之一,黃埔一期畢業后曾留校任黃埔二期入伍生連連長、三期本科副隊長和四期步兵科第7連連長,也就是說,這幾期的學員從輩份上都得算陳賡的學生,包括王耀武、張靈甫和胡璉等一批蔣系悍將。

2、救過蔣某人又差點成為廖仲愷女婿。

1925年10月中旬,東征軍(討伐陳炯明)在華陽戰役中失敗,蔣總指揮環視左右,只有連長陳賡緊隨身邊,而總指揮部的其他成員都各自逃命去了。蔣萬念俱灰幾欲自殺,是陳賡力諫蔣介石突圍,并且背著蔣介石沖出敵人封鎖,蔣后來曾說五個胡宗南也不抵一個陳賡。軍校黨代表廖仲愷也非常欣賞陳賡的才干,他被刺身亡后夫人何香凝曾有意將廖夢醒下嫁,后因戎馬倥傯而作罷。

其實還有另一次救蔣經歷,黃埔校軍平定廣州商團叛亂時,陳賡與同學們一起乘勝追擊并活捉了商團一個小頭目,繳獲了他的軍刀。蔣校長兼總指揮正好經過,陳賡立刻敬禮還把戰利品呈交,不料這個被活捉的小頭目忽然掙開了學生軍的控制,迅速奪過軍刀揮向蔣總指揮,在場的人一時都驚呆了,千鈞一發之際,陳賡一把抓住小頭目的手腕,用腳將他掃倒在地,化險為夷。

(洛陽戰役期間)

3,唯一見過魯迅先生的紅軍將領。

1927年南昌起義部隊南下廣東以后,陳賡在會昌戰斗中重傷,輾轉香港到達上海治療,遂于1928年起在特科工作。1931年被派往鄂豫皖蘇區擔任軍事干部,歷任紅四方面軍團長、師長、總部參謀長,一眾129師名將大多曾經是他的部下。1932年在戰斗中再次負傷,離隊潛往上海治傷,期間曾兩次會見魯迅先生,也是魯迅唯一見過的紅軍名將。

4,唯一被俘后蔣介石不敢殺的紅軍將領。

次年3月因叛徒出賣被捕,同學同鄉宋希濂立即聯絡胡宗南、黃維、熊授春等人面見蔣某人,共同為陳賡作保,甚至驚動了宋慶齡先生親往探望,在如此巨大的輿論壓力下,蔣某人不得不放棄殺害陳賡的念頭。隨派多人前往勸降,均告無果,最后是自己親自出馬,許以第三軍參謀長、南京衛戍司令的高位,然而陳賡卻不為所動,最終脫險。

(援越期間)

5,唯一敢跟彭德懷開玩笑的我軍將領。

1933年5月從南京逃出敵人的牢籠,被派往中央蘇區擔任紅軍第一步兵學校校長,長征時期改編為軍委總預備隊“干部團”團長,抬著重病的周公走出草地。為人性格開朗,幽默風趣,敢上臺搶主席的水喝,敢給彭總介紹對象,尤其是素來不茍言笑的彭大將軍,一般的將領根本不敢跟他開玩笑,唯一例外的也只有陳賡了,電視劇《彭德懷元帥》中陳賡給彭德懷吃肉的橋段,源自于真實的故事。

6,唯一指揮過援朝援越兩場戰爭的我軍將領。

歷任八路軍第386旅旅長、太岳軍區司令員、太岳縱隊司令員(四縱)、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司令員。解放戰爭勝利后的1950年7月,云南軍區司令員陳賡奉命率領工作組援越,協助進行越南人民軍的建設以及作戰指揮,是奠邊府大捷的實際戰役籌劃者,曾經給越軍所有營以上軍官訓話。1951年請纓赴朝參戰,就任第三兵團司令員兼政委,后升任志愿軍副司令員,直到1953年籌建哈軍工才離開戰場。

(援朝期間)

1955年9月27日被授予大將軍銜,在十大大將中排名第四,同時授予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57年12月19日因病逝世。關于陳賡將軍發病和逝世的細節,之前曾經專門撰文回顧過,主要是在上海休養期間,不顧身體抱病急著撰寫作戰經驗總結,勞累過度所致,一代名將過早隕落。

我軍大授銜之后,他的孩子們問父親佩戴的是什么軍銜,他調侃地說自己什么將都不是,自嘲為“辣椒醬”,陳賡將軍特別說明:“和那些生死與共卻為國捐軀的戰友相比,已經是人生大幸,而勝利之后奢談戰功,是對那些無名英雄、死難烈士的褻瀆”!如此高風亮節,堪稱軍界楷模。

(陳賡大將)

歷史上姓陸的名人有哪些?

陸定一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宣傳思想戰線杰出的領導人,他把畢生精力都獻給了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1996年5月9日,因病逝世,按照他的臨終遺言,墓碑基石上,只刻著“要讓孩子上學,要讓人民說話”十二個字。

陸定一,1906年6月9日出生在江蘇無錫西漳,1925年加入共產黨,1926年畢業于交通大學,后又受黨派遣到蘇聯莫斯科學習。他知識淵博,博學慎思,善于做思想宣傳工作,1927年任共青團中央宣傳部長。

1934年10月,他隨紅一軍團長征,遵義會議后,他擔任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宣傳部部長,主編《紅星》報,鄧小平當時是《紅星報》的編輯。一路長征,他筆耕不綴,有散文、詩歌、快板等紅軍官兵喜聞樂見的文章,宣傳了紅軍、宣傳了長征,鼓舞了官兵的士氣。后來,他撰寫的《金色的魚鉤》、《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記》、《老山界》等文章,為弘揚長征精神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有的文章還被選入了中學課本。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陸定一始終戰斗在思想宣傳戰線上。在延安,毛澤東和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談話時,他參與翻譯工作。

新中國成立后,陸定一任八屆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書記處書記(八屆十中全會增選)、中宣部部長、國務院副總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顧委常委等職。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