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03 03:33:18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從教育的角度來講,孩子內向,不愛說話,也不一定就是一件壞事,所以,我的想法就是,這個完全可能就不需要去刻意改變。就像,我有時會覺得自己的孩子太外向了,他真的很愛講話,路上遇到每個人都想和別人講話,而且,他這樣的情況表現是他對什么事情都有興趣,不會專注的去做某一件事。但,這個不一定是壞事。我們很多做家長的,就總是想讓孩子可以外向一些,這樣子,孩子就可以多表達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上臺去演講,就可能會更優秀,但內向的孩子有什么樣的特點呢,他不愛說話,不代表他不思考,他思考一件事,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會很專注,這種專注可以幫助孩子學到很多家長意想不到的知識和能力。
再從你的問題里面,孩子不愛說話,他是對所有的人都不愛說話呢,還是說,他只是對著陌生人不愛說話,不愛說話會不會是他對這些話的內容沒有興趣呢。
如果說,一定想要去讓孩子變的外向,愛說話,那么,我的建議是不要刻意,所謂的不要刻意就是不要見誰都讓寶寶上前去打招呼,而是給他一個環境,家長可以帶著他一起認識一些朋友,家長可以自己多去和朋友交流,讓孩子看到在這個交流的過程中的快樂,這樣子慢慢來引導。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大家有不同的意見,可以提出來一起探討。
人有三個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個性發展、心理生理發育特點,父母應對的方法也要不同。
1、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
2、6-8歲時,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
3、12-18歲時,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據我所知,是會影響男孩性格的。孩子二歲半到七歲正是孩子性格形成之階段?,F在學校女教師多,有些家長都怕對男孩性格造成影響。
我家大寶4周歲,剛從3周歲的階段過來,所以經驗分析是有3種情況的:
1、無名火:
主要還是體質問題,肝火旺,就跟大人一樣,需要調理下身體問題。把這個問題解決了,情緒就沒那么大的波動了。一般遇到這個問題,我們家都是做小兒推拿解決;
2、家庭環境:
朝夕相處的家庭成員有人脾氣大,情緒化,愛發脾氣,大人言傳身教,孩子想要性格溫和都很難,像這種情況就需要家長一起調整情緒,用心養育孩子的過程,本身也是家長審視自我、改正自身缺點的過程;
3、到了孩子的情緒敏感期,這種情況家長就需要引導孩子如何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心情和情緒,比如“我現在很生氣,我現在很難過”,當孩子表達情緒時,我們就應該蹲下身用溫和的語氣去追問孩子,比如“寶貝,可以告訴媽媽你為什么生氣嗎?媽媽非常希望能幫助你”。這樣既能教給孩子溫和的溝通方式,也能鼓勵孩子學會表達自己情緒的良好方法~
陪伴孩子成長的同時,我們也應該一起成長,用心去觀察,用愛去溝通~
我認為三歲前的寶寶和媽媽睡好,她們之間有種無形的信息交流,能增強彼此之間的感情。都說血濃于水,小孩見到至親總比外人有親切感。聽說過幼鵝效應,但我以為再逼真的無生命的母鵝也帶不走(或者說不能帶更長時間的)幼小的真鵝吧!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