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03 03:45:26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能看出來的。
以我家孩子為例,一出生就特別急,現在要吃,只要你稍微有一點遲了,他就開始大哭。哄不住的那種。
我一般的做法是先給他換了尿不濕,擦得干干凈凈的再給他哺乳。一開始他就會很急,哭得很大聲。婆婆一聽孩子哭了,就會催我,別換了,先吃吧,都哭成那樣了。
可是媽媽是最能聽出來孩子的情緒的,很明顯他就是干嚎,千萬不要以為孩子小就什么都不知道,他知道我哭就會有吃的。
每次,他一哭我就會慢條斯理的告訴他,不要著急,媽媽就在這里,我們先換干凈然后舒舒服服的吃。
剛開始,當然阻礙特別大,來自孩子爸爸的,爺爺奶奶的,老來姥爺的,他們只要一聽見哭聲就是媽媽的錯,屁屁就留著怎么了,臟一會就怎么了,先不換就怎么了。
是啊,不怎么??墒亲尯⒆涌迺衷趺戳?。
我沒有聽任何人的話,我還是非常溫和的和孩子說:媽媽陪著你,媽媽在幫你換干凈的褲褲,換完了我們會更舒服。漸漸的,孩子不那么急了,因為他知道,媽媽不會讓他餓著,換干凈了吃更舒服。
孩子開始配合我換,乖乖的等著我,即時有時候孩子時真的餓了,但是也只會啊啊啊的說話,仿佛在催促媽媽我餓了。
當然,我每次都不會讓孩子等很久。相反一開始孩子聽見奶奶急促的催促聲,會哭得更厲害。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天生的個性,尊重他們的小小個性,但是對于那些不太好的性格方面,我們是可以幫助孩子慢慢塑造的。
不要以為孩子大了自然就好了。脾氣大的孩子,小的時候不去糾正、引導,長大了就更難引導了。
常言道:“棍棒下面出孝子!”教育孩子,不一定要用打來作為教育方式,但孩子不管教也不會成器。
像你這種情況,你可以把所有的水全部收起來,讓他看不到一點兒水,罰他一天之內不許喝水,也不能吃飯。什么時候認清到自己的錯誤,什么時候主動向你道歉,你才能原諒他,他肯定會哭會鬧,不理他,裝作沒聽見。這是他人生中最關鍵的一步。
我知道,這樣做讓你們大人心里很難受,可是這個階段一定要讓他的經歷。
自己無用,放給爺爺奶奶帶,再安全方面一萬個放心。古語云,爺爺奶奶的大孫子,爹爹媽媽的小兒子。再教育方面就有點不如人意,以前的老人多部分沒有文化,只有對孩子滿滿的愛?,F在孩子6歲還小,要怎樣教育離不開自己和老師。
◆孩子發脾氣的成因。
孩子是善于模仿家長并常常向家長學習的,不論好壞。很多孩子面對外界時的各種刺激是平和的,包容的;還是針對的,防御的,暴躁的,取決于家長平時與孩子的交流模式與行為習慣。家長在和不懂事的孩子共處時,有沒有做到冷靜,耐心,溫和,包容?你的情緒應對習慣往往直接被孩子接收到并模仿學習。所以,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家長面對孩子時應該首先反思自己。
大人和5歲孩子共處在一個密閉的有限的空間里,大人通常是有力量感的,有控制欲的,有影響力的,是能量主體。孩子作為你交流的對象,是有感知力的。存在感是弱小的,單純的,心理上是脆弱的,需要被關愛,被保護。如果家長忽視或錯解孩子的不良情緒,會加重孩子的性情乖戾。
對著愛發脾氣,咬牙切齒的孩子,作為家長你是不是此時皺著眉頭,手足無措,一臉擔心呢?如果家長傳遞給孩子愛的能量,鼓勵的,包容理解的,樂觀的,孩子也會被感染到,并接納這種積極。如果家長有很不開心,大吼大叫或者無心說些孩子不喜歡的話,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要知道情緒是會傳染的。因為感知到不開心,不快樂,不被理解,負面情緒和負能量會在身體里聚集。因為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所以,會有不良反應出現。需要家長的帶領和幫助消除不良情緒。
◆家長應該怎樣做呢?第一,讓孩子把不良情緒宣泄出來。氣大傷身,對于孩子也是如此。許多心理治療師認為:一切形態的不快樂與身體健康不良都起源于情緒得不到表達。他們主張,只要感受到情緒就要表達出來,完全抒發,不要作任何遲疑和保留。這樣,人才會心平氣和,不受任何“包袱”拖累。對于大人來說,宣泄情緒時可以找個孩子不在的時候痛痛快快哭一場,大哭一場解千愁。對于孩子,接納他表達情緒的任何方式。不要大驚小怪,只需要安靜的陪著他,一直到結束。允許尖叫,吼叫,哭泣,可以在家里掛個沙包,讓孩子捶打,給孩子的不良情緒有個發泄的出口。發泄完了,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把哭花的臉給他擦干凈,讓他靜靜的呆在你的充滿安撫的懷抱里感受溫暖,呵護與療愈。等孩子好了,再耐心的引導孩子面對問題。管理情緒的訣竅之一就是不要讓壞情緒堆積起來。
第二,平時要訓練孩子表達情緒的能力。家長要以身作則。要榜樣示范。
◆壞脾氣要轉移。
一位媽媽帶著5歲的兒子開心快樂的用新買的割草機在家中的花園里除草。媽媽因為接一個電話離開了一小會兒,等她回到花園,發現兒子用除草機把她心愛的郁金香鏟的東倒西歪,一片狼藉。氣得她紅了眼,高高揚起了手。這時候,爸爸出來了,他明白了怎么回事,趕快阻止了媽媽的暴力。他小聲溫柔并且笑著地對媽媽說,我們現在最大的幸福就是養孩子,而不是養郁金香。你說對嗎?幾秒鐘后,媽媽的情緒穩定下來,他們交換了一個微笑,看著活潑的兒子,心里很幸福。
這個事例并不是叫家長溺愛自己的孩子,而是遇到孩子做錯事給你添亂的時候,不要在氣頭上發泄怒火,而是要先把自己的不良情緒降溫,冷靜下來,再想想怎么跟孩子說讓他知道自己做錯了的地方。既讓他了解自己的無心行為造成的影響,也讓他體會到家長的尊重與關愛。盡量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愛,鼓勵,耐心,等待。
一定不要被孩子強硬的表面所影響。記?。汉⒆忧榫w的背后是敏感,脆弱與無助?!痘詈茫何疫@樣活到105歲》這本書在“培養孩子”的章節中,作者日野原重明講到自己兩三歲的時候,遇到事情有不明白或者不能接受時,從來不聽大人解釋,直接躺在地上打滾,又哭又鬧兩個小時。
他的媽媽沒有立即打他一頓,而是非常有耐心地笑著說:“這個孩子啊,將來長大了,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還是會變成一個大無賴呢?”
就是這樣包容的慈悲心和耐心,讓這個孩子從小就能感受到父母對他無條件的愛。孩子當然想長大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了。
我們愛孩子,希望他變得更好,就要幫助他,而不是對付他。孩子終究會走向社會,會長大。但中間的這個成長過程確實需要家長認真對待。除了愛,耐心,鼓勵,關愛,沒有別的特效藥。
作為家長要去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學會贊美孩子。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多做一些溫暖的事情,孩子一定能感受到你的愛。
◆家長看一些相關書籍。
或一些情緒繪本,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學習。
◆學會給心靈做按摩。
幽默:家庭中有了幽默,便有了歡樂和幸福。幽默是生活的調味劑,心理健康確實不了幽默。
笑:生活中有了歡笑,就有了美的呼吸。逗孩子笑,笑著跟孩子說話,消除緊張心理,活躍生活氣氛。
音樂:陶冶情操,從音樂中獲取力量和靈感,還能調節人的情緒,進入另一番天地。
花:家中養一些花木,置身花木之中,可以使人忘卻不良情緒,神清氣爽。
運動:運動的好處不言而喻。
閱讀:可以開拓視野,增加智慧,陶冶性情。
◆學會贊美孩子
贊美就如同溫暖的陽光,缺少陽光,花兒就無法開放。
孩子受到贊美,精神上會獲得被肯定,被理解,被欣賞的滿足感。內心會快樂,幸福,容易建立自信心。
贊美孩子的技巧:
贊美要真誠而公正
贊美要得體
贊美要及時而不失時機
尋找孩子最希望被贊美的地方
贊美忌俗套,空洞
以上是一些引導孩子走出不良情緒的一些建議,希望可以幫到有孩子的家庭走出陰霾。這里是頭條號@天空之城2020429的原創。注重心理健康,提高每個人的生活品質。
470
收藏分享轉發到頭條復制鏈接微信微信掃碼分享新浪微博QQ空間舉報瀟灑自在的活著(提問者)
2020年04月20日
關注孩子的性格與遺傳基因和家庭教育方式有很大關系。平時父母與孩子要多多交流,不過要過于干涉孩子的一言一舉,適當給孩子自由,遵從孩子的意愿,多帶孩子出去玩,都說:孩子越玩膽子就會越大。
孩子要是不常接觸除家人以外的人,不經常出去和同齡的孩子一起玩;不經常和別人交流。
在家里父母又過度保護,擔心孩子安全,這也不能玩那也不能玩,磨滅了孩子該有的天性,太過限制孩子,時間長了,無形中給孩子造成了心里陰影,都會導致孩子會有膽小和憨厚的表現。
孩子膽小,比如:上課回答問題時,想舉手又不敢舉手,真舉手站起來回答時,聲音又特別小,一方面他怕回答錯了,老師會批評;一方面他缺乏鍛煉,不敢大聲在人多的時候說話。
孩子憨厚,比如:偶然和小伙伴玩耍時,別人叫他干嘛,他就會乖乖去做,哪怕是不好的事,他也無怨言,把別人當做自己的"老大"看待,還覺得別人和父母一樣會真心對他,還開心的很。
如果父母想幫助孩子改善,首先自己也要反思,有所改變。
每位父母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應當正確引導孩子每個階段的成長,不要經常打擊大,多多鼓勵孩子,多關注孩子內心的想法,給他需要的關愛。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