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03 17:40:33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您好,我是一名幼兒教育者。首先很高興能夠有機會在這里對您的提問作出回答。
關于“為什么身邊有這么多人對孩子很急躁,都是孩子的錯嗎?”這個問題,依我個人角度來看,我認為在這方面更多的并不是關注在孩子的對錯,而是家長的育兒觀念。
1.家長的急躁,很大程度上都是對自身情緒管理不足的表現。
其實在我接觸的學生家庭當中,我有親眼見過不少家長因為對自身情緒管理的方式不合理而導致孩子受到了負面的影響。
比如說,當孩子在某些事情上沒有按照家長的意思去做時,那么家長很容易就會被小孩子的“淘氣”所激發憤怒情緒的產生,繼而把這種情緒又直接發泄到孩子身上,像態度急躁、責罵、動手打等等。
而孩子在不知怎么處理的情況下,就只能模仿家長的方式去處理,如此惡性循環,后果可想而知。
孩子作為一個需要輔助,需要被理解,需要被關懷的角色,是沒有過多過強的能力去保護自己的,這也是為什么說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來說尤其重要。
2.如果說孩子有錯,那么父母就是先錯的那位。
孩子本是一張“白紙”,家長在紙上“涂鴉”什么,孩子也就會呈現出什么。而面對孩子的所作所為,不管是對或錯,家長首要做的都應該是回顧過程,審視自己。
孩子之所以出錯,到底原因出在哪里呢?孩子與父母在相比之下,他們是經驗不足,自控力較弱、心智不成熟的一類群體。既然是能力較弱的對象,那憑什么一出現錯誤就先去在他們身上找原因,責怪他們呢?
所以我認為,孩子有犯錯,那父母應該就是先錯的那位。
總而言之,父母與孩子之間是需要絕對的理解與寬容,在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里面,如果要求他們無底線地承受父母情緒的宣泄,那就真的太不公平了。也希望父母們能夠在養育子女的過程中,能夠有一個不斷反思與學習的過程。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希望能夠給您帶來啟發,如有見解,歡迎評論留言,謝謝!
最大原因是父母沒有足夠時間去了解孩子和陪伴孩子。窮養富養都不如愛養,孩子是大人的縮影,如果你脾氣暴躁,他們也會失去安全感,以為暴躁才能保護自己才是解決事情的方法。所以我們大人首先就要學會在孩子面前控制情緒。先去了解他為什么這樣,好好溝通
孩子剛剛年滿六歲,出現脾氣暴躁易怒這種情況,可能以下病因導致的,需要檢查是否是由于微量元素異常鉛超標引起的,還需要考慮是否是暴躁型精神病引起。孩子的情況假如很難通過教導改變,建議先去兒科微量元素體檢化驗,如果一切正常,則需要精神科檢查治療。
感謝邀請。
9歲的孩子脾氣比較暴躁,這類的孩子脾氣暴躁有很多原因,有可能是學習負擔重,有可能是受了委屈,有可能是遇到問題不能解決,有可能是陪護人的問題,因為陪護人的脾氣暴躁,孩子有樣學樣,父母脾氣暴躁,處理問題簡單。
針對這樣的問題,首先要從父母改變入手:父母遇到事情要冷靜,深吸一口氣,內心默默地數十個數再說話,然后學會微笑,活在當下,享受每一天,不要去糾結過去的事情,不要去糾結未來沒有發生的事情。減輕自己的壓力,尤其是在孩子面前,要始終保持情緒穩定。
多陪伴孩子脾氣暴躁的孩子,內心一般都異常孤獨,他遇到問題不知道找誰解決,只能通過發脾氣來解決,所以,我們需要去陪伴孩子,鼓勵他說出自己的問題,大人帶著孩子一起解決。
孩子如果脾氣暴躁,排除生理的原因,大多數因為是求而不得。如果孩子遇到了事情,求而不得,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這個時候,孩子會特別暴躁,這個時候最忌諱對孩子大吼大叫,壓制孩子,強制孩子去做一些他不愿意做的事情。如果我們采取同情心理,告訴孩子,這種事情發生,我能理解你的感受,但是如果這樣下去的話,對你的身體或者未來沒有好處,要讓孩子慢慢地知道,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一切都是為你好。
順其自然保持一個平常心,不要給自己孩子增加學習上的負擔,不要給孩子增加學習壓力,要讓孩子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的心態對待學習,只要孩子努力了就行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定數,讀書好壞是天生的,不要責怪自己的孩子。合理的安排好飲食起居和作息時間,這些比讀書重要,因為人要好的精神狀態面對學習生活,這樣學習成績才能會上得去。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