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03 22:21:36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任何一種“負面”情緒背后都帶著某種未曾被滿足的需求,而只有當需求被“看見”并被滿足時,我們才會處于平靜愉悅的心境之下。對于1歲半的孩子,語言能力尚在發育當中,可能還沒辦法很清晰地通過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需求,所以會選擇用鬧情緒這種最直接的表達方式來告訴父母。這個時期的孩子哭鬧發脾氣多半是因為生理上的需求未能得到及時滿足,其次就是心理上的需求。
家長需要留心觀察找到孩子發脾氣的源頭,找到原因才好對癥下藥:孩子發脾氣是偶然的,還是一天當中頻頻發生?大多是在什么情況下,發生了什么事情,孩子才會發脾氣呢?
生理性哭鬧對于生理性的原因孩子發脾氣,相對而言,解決起來是比較簡單的,那就是照料人對孩子的及時滿足,比如寶寶餓了,尿不濕滿了,寶寶困了,肚子不舒服了,家長要及時捕捉到信號,讓寶寶得到相應的滿足,那寶寶情緒很快就會平復下來。
家長在給予孩子照料前可以先抱起哭鬧發脾氣的寶寶,語氣盡量是充滿慈愛的:“哦,寶寶生氣了?。吭趺纯薜媚敲磪柡Π?,是不是困了啊?媽媽帶你去睡覺?!比缓筝p拍寶寶的背部,或者讓孩子趴在媽媽的胸前,這樣寶寶能夠感受到媽媽的心跳,通常寶寶會比較快平靜下來。媽媽也可以多給寶寶一些溫暖的撫觸,也會讓寶寶比較快平復心情。
避免孩子發生頻繁的生理性哭鬧,主要還是要靠家長的細心照料,掌握孩子“吃喝拉撒睡”的生物鐘規律,讓寶寶得到及時的照料,那寶寶自然就會保持舒適愉悅的心情。
心理性哭鬧對于心理性的哭鬧,家長可能會容易忽略,覺得寶寶有點“無理取鬧”,而對孩子由于心理原因所產生的哭鬧,也往往更考驗家長的耐心。家長需要接納孩子的情緒,認可孩子的感受,而不是粗暴制止孩子的哭鬧行為,或者不理會孩子,任由孩子哭泣。
面對孩子看似“無緣由”的哭鬧,家長可能很容易心煩,家長一定要先平復自己的情緒,再去安撫自己的孩子,千萬不要帶著情緒去苛責孩子:“你怎么老是哭,我都不知道你究竟想要什么?!边@往往只會嚇到孩子,讓孩子越哭越厲害。而不理會孩子的情緒則等同于“冷暴力”,容易讓孩子形成的冷漠人格。
比如寶寶感到無聊了,感到孤單了,玩玩具不順心等,都有可能會發脾氣哭鬧。家長要用自己的語言幫助寶寶去表達情緒:“寶寶,你是不是覺得無聊,想讓媽媽陪陪你?媽媽沒及時留意到你,讓你覺得生氣了,是嗎?媽媽來給你講個故事吧?!比缓笥^察孩子的情緒變化,如果寶寶可以平靜下來,那說明家長滿足了寶寶的需求。
面對孩子遇到挫折,媽媽也需要安撫孩子:“哦,寶寶哭得那么傷心啊。媽媽看見寶寶搭積木怎么搭也搭不牢固,寶寶生氣了,是嗎?媽媽和你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好不好?”說完之后,可以等待寶寶做出反應,通常情況下,孩子的需求被家長正確解讀,孩子可能會快速停止哭鬧。
我是@六仔媽媽,家長要牢記的是:情緒是沒有對錯之分的,無論孩子出現何種情緒,它都是一個信使,在向家長傳遞信息,而家長要替孩子做好信息的解讀,陪伴孩子的情緒,而不是忽視、壓制他們的情緒表露。家長需要借由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并認可他們的感受,再去引導孩子的行為。這個過程也許是充滿挑戰的,也是痛苦的,也是一個互相修煉的過程,相信孩子在家長的耐心以及正確引導下會得到更健康的成長。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
每一個孩子在身上都能夠找到父母的影子,孩子的性格雖然主要來自于父母的遺傳基因,但通過后天的培養,仍然可以塑造出良好的性格。
性格決定命運,你的孩子將來會成為什么樣的人,會成就什么樣的人生,主要就在于現在把他培養成什么樣的性格: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
每一個孩子在身上都能夠找到父母的影子,孩子的性格雖然主要來自于父母的遺傳基因,但通過后天的培養,仍然可以塑造出良好的性格。
性格決定命運,你的孩子將來會成為什么樣的人,會成就什么樣的人生,主要就在于現在把他培養成什么樣的性格。
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0-3歲,是孩子主性格的萌芽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一直在模仿身邊的人,逐漸塑造自己的性格。
在孩子們的眼中,父母就是他們的老師,孩子會模仿父母的語言習慣、行為習慣等。
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說:“再這么干,就打你了!”孩子也會把這種語言和行為應用到其他小朋友身上。
所以,原生家庭對于孩子的影響還是很重要的,父母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4-6歲,是孩子主性格的形成階段。這個時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最重要時期,因為主性格在后天是很難改變的。
這個時候孩子的思維習慣逐漸萌芽,除了語言和行為,他還會模仿父母的思維習慣。如果你很有時間觀念,孩子也會有時間觀念;如果你很勤奮努力,孩子也會勤奮努力。
孩子自己不會篩選父母表現出的性格信息,父母給好的就吸收好的,父母給壞的就吸收壞的。
很多時候,連父母都意識不到,自己什么時候讓孩子養成了某種性格習慣。
7-11歲,是孩子副性格的萌芽階段。孩子的原生家庭轉移到了學校,由于老師、同學和書本知識的影響,會對孩子的主性格產生牽引,慢慢產生出副性格。但是,副性格還是圍繞主性格發展的。
這個階段的孩子容易叛逆,會比較暴躁、愛發脾氣,而正確的價值觀引導顯得很重要。
父母應該為孩子營造一種平等和諧的家庭氛圍,應該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但也要制定規則并進行積極正確的指導。
12-18歲,是孩子副性格的形成階段。這個階段就是常說的“青春期”,孩子的副性格逐漸成型,他們擁有了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因此很容易與家長、老師的觀念相沖突,這就是所謂的“叛逆”。
網絡上經常有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自殺、弒母等事件,這是因為孩子的主性格和副性格產生了矛盾,他們不知道該如何處理,而父母的不理解也一直在推波助瀾。
此時孩子正處于矛盾的狀態,和諧良好的家庭氛圍與環境變得尤為重要,父母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生理等各種變化,才能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形成健全的人格。
孩子良好性格的培養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和諧的家庭就是一方沃土,在這里生長的孩子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父母要能接受孩子的平庸,不要給孩子超出能力范圍的壓力,更不要隨意指責、打罵孩子。
父母切記,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抱怨,要表現出彼此的愛。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孩子的獨立,既包括日常生活的獨立,又包括精神生活的獨立。
讓孩子做自己,關鍵是父母不要由著自己的性格來掌控他們。
孩子的成長就是不斷學習的過程,父母要做的就是良好的溝通與合理的控制。
培養孩子的自制能力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時間,并養成按照一定的要求約束自己的習慣,能夠合理安排學習和娛樂。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痹诤⒆有愿裥纬傻年P鍵時期,父母的良好教育能夠讓他們形成一個健全且優秀的人格,使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順暢。
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
0-3歲,是孩子主性格的萌芽階段。
這個時期的孩子一直在模仿身邊的人,逐漸塑造自己的性格。
在孩子們的眼中,父母就是他們的老師,孩子會模仿父母的語言習慣、行為習慣等。
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說:“再這么干,就打你了!”孩子也會把這種語言和行為應用到其他小朋友身上。
所以,原生家庭對于孩子的影響還是很重要的,父母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4-6歲,是孩子主性格的形成階段。
這個時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最重要時期,因為主性格在后天是很難改變的。
這個時候孩子的思維習慣逐漸萌芽,除了語言和行為,他還會模仿父母的思維習慣。如果你很有時間觀念,孩子也會有時間觀念;如果你很勤奮努力,孩子也會勤奮努力。
孩子自己不會篩選父母表現出的性格信息,父母給好的就吸收好的,父母給壞的就吸收壞的。
很多時候,連父母都意識不到,自己什么時候讓孩子養成了某種性格習慣。
7-11歲,是孩子副性格的萌芽階段。
孩子的原生家庭轉移到了學校,由于老師、同學和書本知識的影響,會對孩子的主性格產生牽引,慢慢產生出副性格。但是,副性格還是圍繞主性格發展的。
這個階段的孩子容易叛逆,會比較暴躁、愛發脾氣,而正確的價值觀引導顯得很重要。
父母應該為孩子營造一種平等和諧的家庭氛圍,應該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但也要制定規則并進行積極正確的指導。
12-18歲,是孩子副性格的形成階段。
這個階段就是常說的“青春期”,孩子的副性格逐漸成型,他們擁有了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因此很容易與家長、老師的觀念相沖突,這就是所謂的“叛逆”。
網絡上經常有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自殺、弒母等事件,這是因為孩子的主性格和副性格產生了矛盾,他們不知道該如何處理,而父母的不理解也一直在推波助瀾。
此時孩子正處于矛盾的狀態,和諧良好的家庭氛圍與環境變得尤為重要,父母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生理等各種變化,才能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形成健全的人格。
孩子良好性格的培養
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和諧的家庭就是一方沃土,在這里生長的孩子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父母要能接受孩子的平庸,不要給孩子超出能力范圍的壓力,更不要隨意指責、打罵孩子。
父母切記,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抱怨,要表現出彼此的愛。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孩子的獨立,既包括日常生活的獨立,又包括精神生活的獨立。
讓孩子做自己,關鍵是父母不要由著自己的性格來掌控他們。
孩子的成長就是不斷學習的過程,父母要做的就是良好的溝通與合理的控制。
培養孩子的自制能力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時間,并養成按照一定的要求約束自己的習慣,能夠合理安排學習和娛樂。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痹诤⒆有愿裥纬傻年P鍵時期,父母的良好教育能夠讓他們形成一個健全且優秀的人格,使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順暢。
個人認為一歲多的小寶寶,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去引導教育:
1.一歲多的小寶寶,正是處在探索發現新奇事物的旺盛時期!這個年齡段的小寶寶,由于已經學會走路,又對周圍的一切都很好奇,因此不管是什么東西,都喜歡拿來玩。不僅喜歡用小手玩,還喜歡用嘴咬。這時候就需要大人去引導教育,什么東西可以玩,該怎么玩;什么東西不可以玩,又是為什么?
譬如:小玻璃球,可以玩,但得告訴寶寶該怎么玩?我們可以陪寶寶一起玩,可以教寶寶把玻璃球放在地上滾;也可以用紙板搭個有坡度的架子當做公路,把玻璃球當車子在上面開;還可以把玻璃球一粒一粒排成不同形狀等。如果發現寶寶把玻璃球放嘴里的話,我們就要立即讓寶寶吐出來,還得告訴他(她),玻璃球是玩具,不是食物,是不可以放嘴里的。
水果刀,不可以玩,要第一時間制止。告訴寶寶,刀子是危險物品,不是玩具,不能玩,危險!
2.一歲多的小寶寶,也是學習各項技能的活躍時期!每天除了吃和睡,就是玩,精力旺盛,從玩耍中去學習各項技能——爬、跑、跳、丟、砸、撕,扣……
由于才學會走路,還不太穩,但又喜歡跑、喜歡跳、喜歡爬高,還喜歡走崎嶇不平的路;丟東西砸東西,撕東西扣東西什么都來。這時我們除了時刻跟著他們保護他們,也需要我們去引導教育。譬如:跑只能在平坦寬敞的地方;多高的地方才能往下跳;爬高也只能是大人在旁邊保護時且是可以爬的地方才能爬。
什么東西可以丟可以砸可以撕可以扣……?什么東西不可以丟、砸、撕、扣……?譬如:球類可以丟砸,但不可以對著人和家電及玻璃制品丟砸;紙張可以撕,但不可以撕書本,只能撕大人不用的廢紙;積木玩具可以扣,但不可以扣扦座的孔,有電,危險!
3.一歲多的小寶寶,更是培養好習慣的最佳時期!這個時期的寶寶,盡量不要給寶寶看電視玩手機。天氣好,應該盡量上下午都帶寶寶去外面找同齡的小朋友玩,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社交溝通能力,還可以練膽子,而且還可以通過結識新朋友來培養寶寶的性格魅力!下雨天冷沒法出去玩的話,就陪寶寶堆積木玩玩具做游戲,還可以買繪本故事,陪寶寶一起看繪本講故事,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這樣做的目的是轉移了寶寶的注意力,擴展了寶寶的興趣愛好,培養了寶寶多方面的好習慣!
以上只是個人觀點。謝謝邀請!
我家二寶1歲2個月,我們現在是一日三餐,中間會吃母乳、喝水和吃水果,不吃別的零食。
一天的輔食量和奶量1、輔食量:
1歲的寶寶飯量不大,如果要說明寶寶的吃飯量的話,可以用碗的大小衡量一下。
我家有3個碗,大中小各一個,最小的那個碗直徑9厘米、深度大約5厘米,每次吃飯大約是裝五分之四(4/5)的量,寶寶大部分能全吃下,很少吃不下。當然,每個寶寶的飯量是不相同的,我家的飯量僅供參考。
按照推薦標準來說:每天吃谷類100g以上、蔬菜和菌藻類150g以上、水果150g以上,雞蛋1個,肉類100g、植物油20g左右。
2、奶量
由于我家是母乳喂養,吃奶量不好估計,因為我全職在家,基本上還是按需喂養,寶寶吃滿足了才算完,這個滿足感是感情和肚子都滿足。
按照推薦標準來說,1歲的寶寶每天至少喝600ml母乳或者配方奶,養成喝奶的習慣。如果是母乳喂養,每天母乳3次。如果是配方奶喂養,每天喂2次。寶寶這時開始進入離乳期,漸漸過渡到以飯菜為主,媽媽要為此做好準備。
一天吃飯時間安排早上6:00:母乳或奶粉。
早上8:00:早餐。
上午:9:00-12:00之間:喝水2-3次,吃水果1次。
中午:12:00:午餐。
下午:1:00-5點之間:喝水2-3次,吃水果1次。
晚上:6:00晚餐。
1歲寶寶吃什么輔食如果從6個月添加輔食的話,寶寶已經能吃所有成人能吃的食物了,不過,還是要單獨做少鹽、少油,蒸煮炒都可以。
每天吃10-15種食物,谷物類3種,蔬菜類3種、蛋肉類2種、水果類3種等等??梢宰龀伤湣⒉孙?、炒米飯等多種花樣。
寶寶雖然有一定的咀嚼能力,但還不是很強大,所以寶寶吃的飯菜還是要做的稍微細碎一些、稀軟一些。
總之,1歲多的寶寶參考上述原則,身體長得倍棒!
新晉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青云計劃獲獎者,獲多平臺原創邀約。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經歷過的人飄過,一歲到一歲半時我們家孩子脾氣的巔峰時期,非常的記憶深刻。分享一些自己用過的方法,不一定對每個孩子都有用,個體差異很大,純分享。
這個階段孩子發脾氣,用講道理這個方法,確實不能算最理想的。那么我們可以怎么做呢?
首先,我們判斷一下,孩子發脾氣得這件事,是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問題就是如何定義這個原則性,每個家長心里的尺度是不同的。比如有的家長覺得玩泥巴,搞得”臟兮兮”,是沒問題的,有的家長覺得不行,一定要制止。所以,第一步,界定一個自己心中的底線。我本人是一個沒有底線的人,所以我覺得孩子一歲多,做的事情只要不是傷害性行為(例如傷害自己,打咬別人,在公眾場合影響到他人)或者是安全性問題,我都覺得沒有問題。那就盡量滿足他吧,最大限度的減少引起他情緒爆發的事件。但是如果是剛才提到得原則性問題,一定要在第一時間打斷。緊接著,進行對這個年齡最有效的(2歲以后開始沒有用了)方法,那就是轉移注意力。
第二,作為媽媽,一定要足夠了解自己的孩子,足夠了解哪些事情會引起情緒的爆發。一歲多這個階段,我們盡可能的去避免這些情景跟事件的發生。例如,去超市,你知道孩子一定要拿很多水果放在車里,就不要在他拿的時候,不停的說不可以,不可以,而是,可不可以避免走那條路,讓別人去拿,或者就索性讓他拿,然后最后偷偷的在還回去?;蛘呙髅髦篮⒆映鲩T見到面包店就非要買面包,可不可以不要走那條路,或者提早準備一些別的食物,如果不小心走了那條路且又沒準備好吃的,可不可以在孩子沒提要求或者發脾氣之前,主動走進面包店給他買面包。情緒是有記憶的,與其編碼記憶了一段不愉快的情緒,干嘛不把它存儲成一段”今天天氣真好,跟媽媽一起出去玩,媽媽因為愛我,走過面包店給我買了一個我最愛吃的面包,我好愛媽媽”這樣的記憶呢,對吧!
第三,這個我覺得是重中之重。在你打斷了他想做的事情之后,在他的情緒爆發的時候,在你即將崩潰得時候。這個時候,一定要用溫柔的話語跟擁抱給孩子一個反饋,讓他知道你們的關系依舊是親密的。好的親子關系是一切育兒的基礎,永遠讓孩子知道你與他是一個團隊的,你們是在一起的,為日后面對更艱難的育兒難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最后就是,你一定要冷靜,冷靜,再冷靜??赡茉诩一蛘呶覀兛煽氐沫h境里,這比較容易。但是在一個有社交壓力的環境里,比如我們家孩子那段時間在地鐵里,非要做一些不合時宜的事情,我肯定是不同意的,當然他肯定是要大爆發的,這忙的社交壓力的環境對他跟我在控制自己情緒方面都太不友好了,所以那段時間,我的原則就是,少坐地鐵,少去公共場合,少給自己制造麻煩,哈哈哈哈哈。
其實總結就是
1.界定心中的底線,一歲多,底線可以適當的低一些。
2.一歲多轉移注意力還能用,且應該也是最好用的。
3.盡量避免不愉快的事件跟可以引發雙方都不愉快的場所。
4.不論發生什么,都要讓孩子知道你們是在一起的,你都是愛他的。
希望可以幫到你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