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05 21:01:24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能看出來的。
以我家孩子為例,一出生就特別急,現在要吃,只要你稍微有一點遲了,他就開始大哭。哄不住的那種。
我一般的做法是先給他換了尿不濕,擦得干干凈凈的再給他哺乳。一開始他就會很急,哭得很大聲。婆婆一聽孩子哭了,就會催我,別換了,先吃吧,都哭成那樣了。
可是媽媽是最能聽出來孩子的情緒的,很明顯他就是干嚎,千萬不要以為孩子小就什么都不知道,他知道我哭就會有吃的。
每次,他一哭我就會慢條斯理的告訴他,不要著急,媽媽就在這里,我們先換干凈然后舒舒服服的吃。
剛開始,當然阻礙特別大,來自孩子爸爸的,爺爺奶奶的,老來姥爺的,他們只要一聽見哭聲就是媽媽的錯,屁屁就留著怎么了,臟一會就怎么了,先不換就怎么了。
是啊,不怎么??墒亲尯⒆涌迺衷趺戳?。
我沒有聽任何人的話,我還是非常溫和的和孩子說:媽媽陪著你,媽媽在幫你換干凈的褲褲,換完了我們會更舒服。漸漸的,孩子不那么急了,因為他知道,媽媽不會讓他餓著,換干凈了吃更舒服。
孩子開始配合我換,乖乖的等著我,即時有時候孩子時真的餓了,但是也只會啊啊啊的說話,仿佛在催促媽媽我餓了。
當然,我每次都不會讓孩子等很久。相反一開始孩子聽見奶奶急促的催促聲,會哭得更厲害。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天生的個性,尊重他們的小小個性,但是對于那些不太好的性格方面,我們是可以幫助孩子慢慢塑造的。
不要以為孩子大了自然就好了。脾氣大的孩子,小的時候不去糾正、引導,長大了就更難引導了。
4-6歲的孩子,精力充沛,好動,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
我家兒子這么大的時候,經常爬高上低,一天到晚,有使不完的勁兒,到晚上都不愿意睡覺,問為什么,說:不想睡,還想玩兒。
我家兒子經常運動,身體比較結實,協調性很靈活。帶他去公園玩,公園里有平梯,他個小夠不著,我抱著他,將他舉起來,他伸手抓住橫桿?;问幹眢w,交換著手向前移動,動作敏捷輕盈,順利的走完平梯所有的橫桿,然后再回來??吹脛e的小朋友驚嘆不已,羨慕極了。
運動能讓孩子大腦更好的發育,同時也會產生多巴氨,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這三種神經傳導物質,能讓孩子精神亢奮,心情愉快。學習的時候記憶力好,記得快,學得好。
這個階段的孩子外界事物充滿好奇,喜歡經常問為什么,試圖探清事物的真相,并且,還喜歡動手操作實踐,能動的動,不能動的也想動。不是拆壞了家里的玩具或電器,就是將家里弄得一片狼藉,家長跟在后面都收拾不過來。
你家的寶貝是否也這樣,皮的不行?
對于4歲的孩子可能從玩耍上提高孩子的專注力是最好的辦法
那些游戲可以提高孩子的專注力1找不同
找不同也就是我們承認也會玩的“找茬”,在找茬的過程中,孩子需要特別的認真,并且發揮記憶力,才能找到不同之處。
2涂色
一張有線組成的圖,或者孩子喜愛的卡通人物,讓孩子按照自己喜歡的顏色把圖填滿,并且鼓勵孩子要涂的漂亮。
孩子為了把自己喜愛的圖片涂的更好看,肯定會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3以點連線
紙上以用點的方式繪制出圖形,然后讓孩子把每一個點都連接起來。
4找遺漏
在紙上公正的寫下,30到50個數字(按照年齡可以有多減少),這些數字以無序方式出現,并且在其中留下1到2個空白,空白的就是遺漏的數字。
5搭積木
搭積木是每個孩子都會接觸的游戲,因為搭積木不但是鍛煉孩子的專注力,同樣也是在鍛煉孩子發揮想象力,并且鍛煉手眼協調的能力。如果專注力或者手眼協調能力不足,很可能會前功盡棄。
6簡單的拼圖
為什么要說是簡單的拼圖,是因為孩子的專注力時間有限,太復雜的拼圖,不但不會起到培養專注力,甚至可能讓孩子從此就討厭這一類型的游戲。
在孩子做以上游戲的時候,請家長自覺走開,或者是把自己當成一個又聾又瞎的人。整個過程必須由孩子自己完成,不論好壞。你說的每一句不論是贊揚或者批評都是在打擾,在打斷。
抓準孩子的專注力時間,不要過分強求,切忌拔苗助長之前也有看過一篇關于專注力時長調查的時間,上面對小學生的專注力解釋為認真聽課20分鐘,抄寫15分鐘,背誦8分鐘。正常上小學的時間應該是7歲,而題目中的孩子只有4歲,所以我認為只要可以專注15分鐘就可以算是完美了。
培養專注力也要伴隨著夸獎,即使要表達不滿也請帶著幽默感。打擊孩子只會讓孩子對專注訓練的游戲失去興趣,家長們可以先說,恩,看著挺不錯的,寶貝媽媽覺得你下次能做的更好一點。不要過分的指責和批評,這樣做只能讓孩子對專注力訓練游戲慢慢失去興趣。
專注力是需要培養,但是不要過分要求,畢竟專注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延長時間,這也是不同的學齡課時時長不同的愿意。專注力不好的孩子,并不一定是真的不好。如果始終盯著專注力,你可能會讓孩子失去,想象力和探索能力。我家的寶寶總是愛生氣是他不會表達自己的事。急了會撕本子,會哭。我問他為什么撕本子哭他說媽媽我不會寫作業,老師要我寫。我耐心地說不會寫,慢慢來寫,不急??奁墙鉀Q不了問題的,慢慢來學會就笑了。
謝謝邀請,對于孩子看來,“打人”并不是真正的打人,也許只是情緒發泄的一種表現,是一個動作,也有可能是模仿大人。比如在家庭生活中家長有打人的動作,或者是看電視鏡頭有打架的畫面,不管是真打還是假打,因為孩子無法識別,是很容易模仿的。又比如是在外面玩耍時看到別的小孩伸手打人。這時候我們的家長應該從旁加以引導,教育孩子打人是不對的,應該怎樣處理呢?
第一時間予以制止,一定要讓孩子明白,這種攻擊行為都是不被接受的;
第二,家長要引導孩子主動向被打的孩子道歉,這樣也能讓孩子練習用語言來解決問題,可以讓兩個小朋友牽牽手來表示歉意或者諒解。
慢慢引導幾次后,就會有改善的。孩子的世界簡單、純潔,我們家長做到言傳身教比什么都重要。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