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1 03:55:56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看了這個問題,可以想到做父母的一定非常著急!也能看出,你們的關系有些敵對,而你們父母對此不知所措,很無奈。
好的是,現在你重視這個問題了,重視是解決這個問題最大的動力和開始。
在我咨詢和培訓的工作中,這樣的例子很常見,尤其是女孩11歲一般進入青春期了,認知和情緒都會和兒童時期不一樣。一般來說,父母按照正確的思路和具體方法去做了,問題基本都得到了解決。所以,父母要有這個信心,但更重要的是要正確地去努力。
首先,父母需要調整自己看問題的角度。基本上,父母找到我們,一上來都是訴說孩子有多么不聽話,多么難管,有很多缺點,無能為力。
從這些信息,我們雖然聽到的是父母的抱怨、責備甚至恨鐵不成鋼,但是更能看出父母希望幫助孩子做好,只有父母是這樣真愛孩子的。
但是,父母這么愛孩子,為什么孩子還這樣呢?
顯然,不是父母愛不愛孩子的問題,而是會不會愛,會不會以正確的方式養育孩子讓孩子感受到愛的問題。
所以,這里是想說,孩子表現出一些問題,父母也是愛孩子為孩子好的,但是問題并不全是孩子的,越小的孩子,其問題根源主要還是在家庭、在父母等直接撫養人。不要只是一味要求孩子改,而是要想辦法從根上系統地解決。
只有根上提供了足夠的營養,傳遞到了枝葉那里,作為枝葉的孩子,才會吸收到,自然會變得更有生機。否則,只把營養澆在枝葉上,是沒有用的。
再思考孩子這樣可能的原因。比如,孩子天生有一些什么特點;
從小孩子是和誰長大的;
家庭中的成人一般是以什么方式溝通交流的;
照顧最多的人一般是以怎樣的方式和孩子交流溝通的,語氣神態如何;
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比較大的困難;
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或者父母是怎么做的,結果如何;
你了解青春期嗎,孩子有沒有青春期的表現,家長或老師有沒有用適合青春期孩子的方式去對待......
在你回顧的時候,可以思考一下,孩子這樣“脾氣”是怎樣來的,自己有沒有想到什么辦法去引導孩子。
如何幫助孩子改善我們知道,真正感受到愛的孩子,他們都會有良好的動機,他們會發自內心的希望自己做一個“好孩子”,行為上他們也會要求自己向好。
因為,無論什么特點的孩子,他都是希望獲得價值感,希望獲得別人的喜愛和認可。
這些真心的喜愛和認可,首先應該是來自父母的。如果他從父母那里得到了,他就會看到自己是有用的,自己是有價值的,他會希望通過做得更好來得到更多的認可。而這個“做得更好”的過程,也會給孩子帶來更多的價值感和成就感這些每個人都追求的。
通過這個過程,孩子摸索出了一條符合自己發展,也符合社會期待的行為模式。
但是,如果孩子生長環境中,總是被看到自己這也不好那也做不好,她就難有信心和動力;另一方面,為了保護自己的尊嚴(也是獲得一種價值感的方式),他們就會通過另一種方式——當你批評、指責、打罵我的時候,我就回擊。就像一個刺猬一樣,我要用我的刺來保護我的內在不受傷害。
這個邏輯家長是要明白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要去理解孩子為什么會這樣。也就是,孩子脾氣不好、和老師吼等行為背后,她的需要是什么,作為父母的你看到了嗎?
建議:1、和孩子站在一條戰線上,理解孩子。不要指責孩子,不要和孩子敵對,而是站在她的角度,去理解她;
2、找一個合適的時機,和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
3、傾聽孩子,多傾聽孩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要。
4、重新建立聯結之后,再談具體的問題,和孩子尊重地、平等地討論解決方案。
這里父母調整自己的角色、觀念和習慣性的處事方式,以及能不能理解孩子,是關鍵。
具體怎么做的方法有很多,根據親子互動的進展,有針對性、階段性地使用和實施會更有效。用心和愿意努力的家長,自己可以去摸索出適合自己親子互動的方法。
以上思路,希望對你有幫助。
—End—
“有料家庭教育”,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關注!
兩孩媽媽,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培訓師;
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碩士、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碩士,從金融業轉行家庭教育,服務多所北京、上海等地中、小學,2000+孩子與家庭。
希望用我的專業、經驗和真誠,給您、孩子或家庭帶來成長。
養育、成長過程中遇到任何困惑,歡迎咨詢!
最大原因是父母沒有足夠時間去了解孩子和陪伴孩子。窮養富養都不如愛養,孩子是大人的縮影,如果你脾氣暴躁,他們也會失去安全感,以為暴躁才能保護自己才是解決事情的方法。所以我們大人首先就要學會在孩子面前控制情緒。先去了解他為什么這樣,好好溝通
如果你家孩子是女孩的話,我覺得現在學走秀啊,唱歌啊,跳舞啊,都不錯。男孩子的話可以去學一下架子鼓啊,彈吉他,或者是打籃球,羽毛球游泳。不過你自己也可以觀察一下,看他的興趣愛好是什么。
首先父母要了解到每個孩子的氣質類型是不一樣。氣質類型指的是孩子的神經活動類型。有的孩子天生就喜歡安靜一些,不喜歡和太多人在一起玩。而有的孩子非常好動,天生就非?;钴S。人們把不同的氣質分為了四種類型:
1.多血質外向,活潑好動,善于交際;思維敏捷;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情緒情感容易產生也容易變化和消失,容易外露;體驗不深刻等。
2.粘液質情緒穩定,有耐心,自信心強。
3.抑郁質內向,言行緩慢,優柔寡斷。
4.膽汁質反應迅速,情緒有時激烈、沖動,很外向。
當我們了解了這四種氣質類型后,您就會知道您的孩子屬于哪一種類型了。性格內向的孩子屬于粘液質或者是抑郁質。
其實無論是哪一種性格的孩子都沒有好和不好之分,父母不用太擔心。不過,一個孩子如果是太過于安靜的話也不好。他們會缺乏和別人交流的機會。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因此,父母還是要去引導孩子,給他們創造更多的與人交往的機會,盡量讓他的性格變得活潑一點,孩子的性格是具有可塑性的。
父母具體可以怎樣去做呢?
一、用自己的性格去影響孩子。
首先父母自己的性格要開朗,樂觀。經常對孩子和他人微笑,要保持平穩的情緒樂觀的態度。我看到有一些孩子的性格特別好,他們看到誰都會樂呵呵的主動和別人打招呼。我再看看他們的家長,他們也會微笑著和老師打招呼。有時會經常主動找到老師問問孩子的情況。父母開朗的性格是會影響孩子的。
二、多鼓勵孩子說話,提供孩子表演說話的機會。
家長平常再忙也要多和孩子說話,多陪伴他們。有的時候,父母忙起來根本沒有時間去陪伴孩子。說話的時間也就自然減少了。孩子總是一個人呆著,一個人玩,他們怎么可能會開心呢?其實父母在忙的時候,也是可以一邊做家務一邊與孩子說話的。比如問問孩子今天的動畫片里面演了什么?還可以讓孩子來表演一下。父母甚至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道具。比如,一頂帽子、眼鏡等等。問問孩子聽了一個什么故事?可以讓孩子簡單的復述一遍。這樣可以增加他們說話和表演的欲望。
三、多讓孩子與別人交往。
蘇聯心理學家維果斯基認為,游戲是社會性活動。孩子的社會化發展離不開游戲。孩子的游戲是一種無拘無束的活動。他們會一起奔跑、捉迷藏、拍球、玩滑板車等等。在眾多的孩子當中,有一些孩子的性格是活潑外向的,通常這些孩子也會帶領一些內向不愛玩的孩子一起玩起來。因此,多與其他孩子交往,孩子的性格也會逐漸變得活潑開朗起來。
四、不要給孩子貼標簽。
有些父母碰到別人后,總是愛在別人的面前說自己的孩子性格很內向。其實孩子聽到父母這樣說自己后會不高興。會使孩子認為我就是一個內向的孩子,他們會感到自卑,會越來越不愛說話。即使他們受到了委屈,他們也不愿說給父母聽。如果父母對自己的孩子充滿信心的話,就應該把這個標簽撕掉。告訴他們爸爸媽媽很愛他們。
五、孩子犯了錯誤不要去指責孩子。
有些孩子性格內向,也可能是因為他們平常在犯了錯誤后,父母總是會厲聲指責他們或者是恐嚇他們,孩子因恐懼而導致不愿和父母說話。因此,父母不要對孩子太嚴厲。每個人都會犯錯誤,孩子更是在生活中不斷的去試錯,然后自己去找到正確的做法。要把孩子的錯誤當成是他們學習成長的機會。
六、家長不要過于焦慮。
當您用了很多方法去陪伴孩子玩,鼓勵他時,可是孩子還是不愛說什么話,那也不要焦慮。有的孩子性格就是這樣。內向的孩子,他們也有具有很多的優勢。在《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一書中寫到:這些優勢包括:喜歡學習新知、有同理心、創造力強、靈活性好、具有高情商、注重細節、善于分析等等。他們喜歡做的事情會堅持不懈的做下去。世界上有很多名人,他們的性格都屬于內向型。比如:比爾.蓋次、李嘉誠等等。他們能沉下心來專注地做好一件事。因此,父母不要認為這樣的性格就不好,試著去接納孩子的這種個性吧!
總之,父母在平常要多鼓勵孩子,每個孩子都是需要鼓勵的。當孩子做好一件事總能被父母看到的時候,他們就會有歸屬感。并能與父母能建立起很強的信任感。讓孩子慢慢來吧!
我是大賽爸爸,關注我,育兒路上與您同行。
寶寶從出生那天開始,就開始有差異。
有些孩子很溫馴,有些孩子很吵鬧,有些孩子乖巧,有些孩子倔強固執。
但是,對于性格的形成,后天環境的影響,一般都大于先天性的。
4歲的孩子固執,其實很好理解。表明你的孩子開始有很多自己的立場和想法,他不再愿意做一個聽別人話的“乖寶寶”,他沒有明確的十分觀,所以無論自己的想法對錯,他都要堅持自己的想法。
這并不是一件壞事情,遇到這樣的情況,父母可以適當地聽取孩子的意見,然后在孩子執行他的想法時給予糾正和引導。
霍思燕的兒子嗯哼,當初做果汁的事情給我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
嗯哼覺得,果汁就是水果加水就可以了,簡單的很,媽媽這個時候沒有阻止他,讓他去做。
但是,嗯哼發現,水果加水并沒有變成果汁,然后他仍然,攪拌一下就可以了。
這個時候媽媽仍然沒有阻止他,讓他去攪拌,當然,還是以失敗而歸告終。
直到最后,霍思燕才和嗯哼按照正確的方法,做出了一杯果汁。
無論孩子對錯,不要急著糾正,讓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做,然后再引導,讓孩子做出正確的事情。
如果他總是固執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做,最終卻得不來好的結果,那么孩子會失去探索的勇氣。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