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1 12:10:58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嬌慣成性的孩子怎么教育?
要解決這個問題,先得讓溺愛孩子的父母了解一下嬌慣成性的孩子的后果:
一、懶惰成性,諸事不會。河南羅山縣朱堂鄉保安村河南一個23歲神志正常的小伙子,被父母嬌慣成“天下第一懶人”,居然活活餓死在自己家里?!澳敲创蟮娜肆?,你給他飯吃,他都想讓你直接喂到他的嘴里?!碑數匾晃辉泿瓦^這個小伙子的村民如是說。
二、唯我獨尊,處處碰壁。在家里,一切好吃的都得他先嘗,一切好玩的都得歸他。日后生活在集體中,好東西是大家的、是共享的,于是處處碰壁,格格不入。
三、自私自利,惹人生厭。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就會隨時隨地隨意而行事,絲毫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勢必觸及他人利益。這樣的人誰能喜歡?
四、目中無人,無理取鬧。
?嬌慣成性的孩子,往往稍有違意,就會大喊大叫,采取各種手段發泄不滿。不管面對長輩還是晚輩,在他眼里只有自己,從不會有“顧及他人面子”一說,無禮待人不說,尖酸刻薄的刺耳之言就讓人無法接受。
…………
諸如此類不一一列舉。目的是讓一些家長能“觸目驚心”,知其害而生悔意,下決心以除其弊。
以上“跑題”之筆,其實就是怎么教育的第一點:父母首先要認識到嬌生慣養的危害性。認識決定行動,只有意識到錯誤才能做出行為上改變,哪怕一小點。
?二、父母要改變教育的觀念。作為家長必須清醒,溺愛不是愛而是害。父母應堅持慈愛加嚴厲的教育理念。子女已成“問題孩子”,自己卻依然是“問題父母”,何談改變?
三、改變孩子的行為習慣,要從改變父母的行為習慣開始??梢钥隙ǖ卣f孩子嬌生慣養、一身壞習氣,家長本身也不咋地。言傳身教可以說是每一位家長掛在嘴邊的口頭禪,倘若我們只說不做、言行不一,豈不成了嚴以律“孩”、寬以待己?
四、讓孩子改變一下生活環境。由爺爺奶奶撫育的,立即換做父母,因為他們對孫子的愛只有慈愛,缺失嚴厲。或者定期讓孩子在一大家庭——集體活動——中摩擦體驗,在父母的引導下,讓孩子認識到自己行為的不容性,再逐步改變。
?五、父母要即時說“不”,尤其在孩子轉變的初期,態度要堅決,信心要十足!父母不可“心太軟”。當然,可以配之獎罰措施。
?六、制定詳細的計劃,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孩子嬌慣成性,是父母長時間放任縱容的結果;而要去嬌慣之性,也絕非一日之功,需要父母付出得更多,父母要有心理準備,要時時暗自鼓勁:加油!加油!再加油!
丨
要平等地對話,讓孩子感受到他是被尊重的。其實親子間的很多矛盾都是缺少溝通造成的。馬歇爾盧森堡曾提出“非暴力溝通”的理論,他甚至用這個理論解決了某些地區間的爭端,當我嘗試著用這樣的方式與孩子溝通時,他變得能夠主動傾聽我的想法。
首先在孩子遇到困難時不要直接告訴他解決問題的辦法,讓他自己想出辦法來解決。當然看到孩子處于很迷茫的狀態,我們可以適當的引導,啟發他自己思考解決方案,而不是直接告訴他怎么辦。這樣的鍛煉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自己覺得自己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會一遇到問題就想向別人去尋求幫助!家長可以時不時地通過親子閱讀等途徑,向孩子分享一些勵志故事或自己的失敗后成功的故事。告訴孩子,能從失敗中站起來繼續前進,這才是最好的能力。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中的哪件事情,只要是需要長期練習的事情,比如彈鋼琴、跳舞……家長一定要督促孩子堅持下來,學得怎樣并不重要,但是能盡可能去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許會焦慮,會困惑,會急躁……但是當孩子克服這些障礙時,他就會真正喜歡上做這件事,并且找到真正堅持下去的動力和自信。
在孩子學習上,我的脾氣已經很好了,但還是控制不住,怎么辦?
其實這個問題是很多媽媽的通病,我家鄰居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小孩上半年還是幼兒園,沒聽過媽媽發火,下半年上了小學,明天都是雞飛狗跳,媽媽那叫一個暴躁如雷,有時候吼的我都心驚膽戰的。
這個問題無非有兩個原因:孩子,媽媽。
孩子最大的問題是注意力不集中,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呢?
1、過度使用電子產品。現在很多小孩從小就是電視電腦手機,動畫游戲,從小形成習慣后,孩子會對所有其它事情都沒有興趣,更別說有注意力了。
2、家長的打擾。很多時候,小孩子很認真的玩一個玩具,或者認真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家長會蠻橫的打斷,比如,要吃飯了,要洗澡了,要去哪里哪里了……這樣小孩子的專注能力被你破壞,就很難再形成。
3、家長的無效陪伴。有些家長每天都很忙,難得休息的時候,陪孩子吧,還一堆的事情,要不就拿著手機陪。這種陪伴,就相當于你讓孩子做作業,孩子不理你,不聽你的,是一樣的道理。
4、身體的原因,可能是營養缺失,還有睡眠質量,謹記,孩子9點是必須上床睡覺的。
媽媽的情緒問題是很能理解的,平時工作壓力大,教育孩子的壓力也大,但是要清晰的認知到一點,發火,大吼大叫是沒有用的,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會讓事情更加的嚴重。下次,再次遇到要對孩子發火的時候,先走開一會平復情緒,再從日常生活中慢慢去改變孩子不良習慣,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這是我關于這個問題的回答,歡迎點贊,歡迎關注,謝謝!
謝謝#悟空小秘書#邀請回復。孩子情緒反復無常,容易暴躁,可是家長卻又無計可施。在我的咨詢工作當中,常常會有家長吐槽類似的情況。網絡上有句流行語,叫做“招不在新,有用則靈”孩子可以將這樣的行為的模式當成生活的常態,必然是他可以從中獲取收益,或者說是周圍的人吃他這一套。所以當他遇到問題的時候,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選擇這種沖突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當然有些家長朋友會說,我怎么可能會縱容他這樣呢?我都是喊回去,讓他不能這樣對待父母。但是如果簡單的以暴制暴就有效果的話,這個問題不早就解決了嗎?而且如果是這樣的話,最后其實比的就是誰的嗓門大、拳頭硬。孩子從中無法得到更加積極有效的收益。其實不管我們選擇怎樣的處理模式,其背后動力就是我們想要獲取的收益。換句話說,孩子情緒反復無常脾氣暴躁,他也是想通過這種方式獲取預期的收益的。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換一個思路去思考這個問題了。既然你也有目標,你也想通過這種方式獲取一定的收益。那我們是不是可以用一種更加積極有效的方式來獲取這種收益,從而形成雙贏。而不是一方贏一方輸,或者是雙輸的狀態呢?比如當孩子處于情緒激烈波動大喊大叫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跟孩子進行如下溝通:我看你現在情緒挺激動的,說話聲音也非常大。我想你應該有些東西需要表達,希望我們聽到并理解你的想法。但是你現在說話的聲音太大了,而且聽起來邏輯好像有點兒亂。以至于我都有點聽不清楚你在說什么了,更別說理解你想表達的內容了?;蛟S如果你聲音小一點,說話慢一些。這樣我就可以聽清你想表達什么了,我才知道如何才能幫到你。剛才溝通我們做到來三點:首先、我們明確的指出了孩子現在的情緒狀態比較激動;其次、既然你想表達自己的觀點,那就應該選擇一個更加有效的方式去表達,反正你現在的方式是不行。還別說表達什么來,連最基本的溝通都做不到;最后、給孩子一個建議,或許你聲音小一點兒,語速慢一點兒,這樣我們才有可能知道如何才能幫到你。教育需要智慧,溝通需要技巧,歡迎交流心理有關話題!沒有復制粘貼,禾沐只有原創!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