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1 19:06:48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不孝敬父母的人基本都有以下共性或者叫特點:
1.不知感恩為何物,極度自私的巨嬰只顧自己享受,不考慮父母的感受。自我快活是分分鐘的事,而孝敬父母則是偶爾才會想來的事。這類人積習成性,和家庭教育有直接的關系,從小嬌生慣養,被寵愛慣了,父母勤勞,一切都不用他做。最后養成巨嬰。在他們的腦海中,基本上沒有孝敬父母這個概念。見過一個六十多歲的能跑能顛的人,要八十幾歲的老母親每天買菜做飯洗衣服。很是無語。
2.借口多多,指責多多,奢望多多總是找各種借口,為自己的不孝敬開脫。父母偏向誰啦,一碗水沒端平啦,不給自己帶孩子等等??傊约翰恍⒕床环铕B父母不是自己的問題,而是另有原因的。如果說第一類人是不懂得孝敬父母,那么這類人就是誠心不孝敬父母。是更加自私的一類人。悟空問答經常討論的“父母怎么怎么樣,我要不要繼續孝敬。因為不滿意婆家的做法,想讓兒子不認奶奶,等等就是說的這類人。
3.認為花了錢就是孝敬的人孝敬父母是需要盡心盡力,細水長流點點滴滴的陪伴,而不是一次性給了錢就不聞不問半年。有些人認為給父母錢,把父母送進養老院,從此父母就有人照顧能安度晚年了。這樣的人一般都比較忙,也都比較相信自己的父母能夠靠錢得到全部的老年體驗。韓阿姨的獨生女兒移民國外,老兩口不喜歡陌生環境,留在國內。女兒幾年回來一趟,偶爾給些錢,我看著老兩口挺孤獨的,尤其是年節。
家家都有一本經,而孝敬父母這一章最難念。
人人都會有老,老了怎么辦,都說去養老院,你準備好了嗎?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告知即刪)
應該觀念不同吧,有錢人比較注重的是質量,生活節奏快。攀比羨慕心嚴重。都想過的更好不想有負擔。而且沒人有空看寶寶。不喜歡當全職太太很正常?;旧溪毶优唷?赡芩麄兿矚g去享受生活,喜歡旅游更懂得沒錢寸步難行…沒錢人拼的是數量,數量多了,總有一個成才。
以上觀點,不喜勿噴,畢竟我不是有錢人。
感謝邀請。
窩囊確實得有底線才行。有的窩囊是一種包容,不愿意和別人發生沖突,所以忍讓,但這個得有尺度,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讓就是蠢。不僅傷害了自己,還傷害了身邊最親近的人,自己還覺得這么做可以大事化小,其實不然。
我知道最窩囊的事是我家親戚的丈夫,這個男人的父母從小就不待見他,以至于在自己家里的兄妹之間就受排擠,長大了別的兄妹都有父母幫襯,而他沒有,娶了第一個老婆回來,因為自己不受寵,連帶老婆也不被喜歡,根本融不進大家庭,老婆跟公公起沖突了,公公也沒個公公的樣子,不管老幼對錯,竟然動手打兒媳婦,正打的過程,兒子回來了,也不問青紅皂白,不拉架,就想著他爹是他爹,先拍他爹的馬屁再說,也跟著打自己的老婆,結果就是離婚收場。后來,我家親戚瞎了眼又跟了他,這么些年來,雞飛狗跳大于夫妻和睦。反正涉及到他們男方家的利益時,他總是屈膝,寧可讓老婆受辱也不能再自己家人面前抬不起頭。
叫我說,這種窩囊廢其實骨子里自私,如果不是這樣,他就不能不考慮身邊人的感受,這是性格,與生俱來,不好改,所以窩囊的人表面善良背后有時候藏著刀,一定要看清楚了,這把刀他就是專門割自己人的,對外,他真沒有這個本事。
470
收藏分享轉發到頭條復制鏈接微信微信掃碼分享新浪微博QQ空間舉報瀟灑自在的活著(提問者)
2020年04月20日
關注孩子的性格與遺傳基因和家庭教育方式有很大關系。平時父母與孩子要多多交流,不過要過于干涉孩子的一言一舉,適當給孩子自由,遵從孩子的意愿,多帶孩子出去玩,都說:孩子越玩膽子就會越大。
孩子要是不常接觸除家人以外的人,不經常出去和同齡的孩子一起玩;不經常和別人交流。
在家里父母又過度保護,擔心孩子安全,這也不能玩那也不能玩,磨滅了孩子該有的天性,太過限制孩子,時間長了,無形中給孩子造成了心里陰影,都會導致孩子會有膽小和憨厚的表現。
孩子膽小,比如:上課回答問題時,想舉手又不敢舉手,真舉手站起來回答時,聲音又特別小,一方面他怕回答錯了,老師會批評;一方面他缺乏鍛煉,不敢大聲在人多的時候說話。
孩子憨厚,比如:偶然和小伙伴玩耍時,別人叫他干嘛,他就會乖乖去做,哪怕是不好的事,他也無怨言,把別人當做自己的"老大"看待,還覺得別人和父母一樣會真心對他,還開心的很。
如果父母想幫助孩子改善,首先自己也要反思,有所改變。
每位父母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應當正確引導孩子每個階段的成長,不要經常打擊大,多多鼓勵孩子,多關注孩子內心的想法,給他需要的關愛。
身邊一個認識的人跟題主描述的人有的一拼。父母輩算得上善良口碑不錯,偏偏生出了一個涼薄至極的兒子,許是從小被照顧太好,成年后自私刻薄,唯我獨尊,跟父母,妻子,孩子都錙銖必較,特別是在錢財方面,但凡進了我的口袋任你是誰都別想拿出來,以致鬼神不交眾叛親離,妻子跟他離婚他也滿不在乎,把孩子往父母那一丟不聞不問,仿佛自己依舊是單身青年,轉身急呼呼又跑去談戀愛。父母年邁家里買米買面的一些體力活喚他搭把手,他一般都會說“知道了我等會做”,結果一等又沒影兒了,老父母只好自己動手或央求鄰居幫忙,更別說其他了。
一個對自己、父母、子女吝嗇的人必是一個極度自私、涼薄、極端的人?!澳銈儗ξ液枚际菓摰摹?。“全世界都欠我……”
圣人訓首孝悌孩童尚知何況大人?一個人對待父母的態度最能反應出人品修養,俗語“有因必有果”,斯人刻薄至此必然事出有因。
1.父母只溺愛不教育,命格中“惡”的一面被盡數釋放,說穿了就是自私,不懂感恩,不識禮數。別人做什么都是理所當然,自己做什么都是理直氣壯。
2.自身缺乏責任擔當,這類人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找借口”,一個問題能找出一百種借口推卸責任,“我犯的錯都是被逼的”,你們的錯是你們的,我的錯也是你們的。實在逼急了就破罐子破摔,擺出“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姿態“我就這樣你們愛咋咋滴,我不在乎”。
3.心胸狹隘報復心重,百般好很難記心上一時差定忿忿不平念念不忘,不論親疏你們必須對我“順毛捋”,反則,不論親疏我只祭出“冷暴力”殺手锏管叫你們知道“不抬舉”我的下場。
“豆腐掉到灰渣坡坡拍不得打不得”大抵就是指他這類人吧。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