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1 23:24:57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孩子成長過程會遇到很多頭疼的問題。而且孩子還會有認知,反抗和叛逆期。小朋友也是一樣的。我家寶寶我都是嘴不閑著的給她講清楚,反復多少遍,讓她能明白。等她用她的思維明白后還是犯錯。我也會吼她,有時候會打她。不會很重,會讓她知道她錯了,并且父母很生氣。這才能有點用。但是多數都是一點一點說給她聽,按照她能理解的方式去說。表現好的時候一定要夸獎,孩子會很開心,也愿意堅持做對的事
孩子脾氣倔,又偏向內向,對于這類孩子,我會特別的尊重他,不埋怨,不說教,當朋友一樣待他,經常找一些他感興趣的話題,跟他聊天,鼓勵他多參加各類活動,如果他不想去,也不勉強,有耐性,他脾氣倔,盡量不要惹他生氣,想要他變的陽光,自己先要有光。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愿者李新蘭:
如題的答案是否定的,屬于一種刻板印象,有點以偏概全的感覺。但是上面的問題問的也并不是全無道理,從表象上看,內向老實的女生確實會給人性格比較倔強的感覺。那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呢?
首先,內向老實的女孩子言辭表達不是很多。每當她說出自己的想法、觀點或者決定的時候,經常會給人“一字千金”、“一語中的”甚至“一鳴驚人”的感覺,有時候甚至會有“爆炸”效應。但是,對于這樣的“結果”,內向女孩心中也許是深思熟慮了很久才有的,這樣的過程,我們并未見到和感受到。這個“突然”結果,自然會讓我們覺得“突兀”。
第二,表達方式的不同。內向老實點的女孩子在表達個人情感情緒的時候也許會比較直接,表達方式的豐富性和靈活性不夠,會有一些比較呆板僵硬的感覺,這也會讓人自然而然地認為她們的性格有些倔強。
然而,內向老實的女孩子大多心底善良,自尊,感情細膩,很有誠信。有時候雖然不善表達,在行為上卻很會體貼和照顧她周圍的人,熟悉起來之后,也會有很不錯的人緣。從人際吸引的最高層次來說,人格品質是最影響喜歡的穩定因素之一。
如果你想走近她,更多地了解她,那就要更細致地觀察和交流,隨著了解的深入,你就會發現她更多閃光美好的地方。而對于性格內向的女孩子來說,也應該更多地向周圍的人打開自己,展現自己,勇于表達,你也會收獲更多的人生驚喜,生活,事業,對了,還有美好的愛情。
初二是孩子的叛逆期,我覺得你應該找個機會好好和孩子談談,要心平氣和去講,首先家長千萬不要激動,要不然就得吵起來,他說什么你別急,先夸他,然后再講問題,不要強逼孩子,要讓他由內而發,多參加社會活動,多鼓勵孩子說話,和同學多去交流。
孩子的倔強常常與家長的溺愛密不可分,因為孩子誰的話都不聽的舉動是以父母的百依百順為前提條件的。另外,倔強的孩子常常會借助自己的行為來激發別人與自己斗爭,很多家長識別不出來孩子的這種行為,常常落入他的圈套。
對此問題,我的看法是:
孩子的倔強代表著他內心的反抗和叛逆的態度。因此父母在幫助孩子之前,必須先和孩子建立好情感聯結,先消除他的敵對氛圍。01
孩子為什么會出現倔強的行為特征?
我分析有3點原因
原因一:倔強、不聽話是孩子在向父母表達拒絕服從,是孩子爭奪家庭權力的有力工具。這種斗爭會破壞家庭的和諧和秩序。
原因二:如果孩子從來沒有感受過父母對自己的堅持和堅定,而是不斷地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驕縱和過度保護,那孩子就會隨心所欲。父母的養育態度對孩子倔強習慣的形成有很大的關系。
原因三:除了父母溺愛的原因,還有一點就是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用了錯誤的方法。比如說,父母對孩子的指令不一致、猶豫不決、懲罰式的、重復的嘮叨、沒有耐心等方式。
小結:面對倔強的孩子,說教、嘮叨、威脅、許諾,甚至暴力通常都不能解決問題,請父母就不要再用這些方法了,要換一個思路。
02
面對這樣的孩子該怎么辦?
我有4個建議,希望能幫到你
建議一:當父母告訴孩子要做某件事時,一旦說過一次,就不應該再有第二次。因為語言已經起不到作用,方法是行動。讓孩子體會到他的行為會造成的自然后果。比如說,早上叫孩子一次不起床,就不要有第二次,等待他面對上學遲到的后果。
建議二:面對孩子的倔強,父母一定不要屈服。比如說,如果孩子因為某種原因不吃飯,那就沒有任何加餐,不管他的反應有多么激烈。
建議三:倔強的孩子內心要表達的是:你不能強迫我做這件事。因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他自己待著。
建議四:父母必須找到贏得孩子信任的方法,從而與孩子進行友好合作。因為沖突只能帶來他的反抗。
03
總結
孩子的倔強習慣是來自于父母的養育習慣,溺愛是其中最大的一個因素。另一個因素就是錯誤的教育方式,比如說,父母反復的嘮叨一件事,卻沒有一次真正的行動,那孩子就不會執行父母的指令。
最后,我想用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的一段話,作為今天話題的結束: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變得更好,那么父母就必須成為更好的教育者。父母們必須學習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想法,并且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動機。
【陪娃兒讀書的娃兒她爸】獨特觀點(第82篇)
——END——
“我一直在努力學習像阿德勒一樣思考和生活,我相信我們可以帶著勇氣去幸福的生活?!?/p>
我是【陪娃兒讀書的娃兒她爸】,以我70后中年男人的家庭教育經驗和你一起,我們共同進行一次有深度的思考,找出一個有溫度的答案。
謝謝持續關注我,感謝!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