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3 07:43:18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我認為你說的這名男生是回避型的依戀風格。
在童年時媽媽經常不能陪伴他,甚至拒絕和他親近。造成孩子傾向于通過追求自我獨立來避免依賴媽媽,保持和媽媽的距離以避免對親密感的不適。由于依戀形成的關鍵期是出生后的第一年,這時孩子尚不能理解這一切,大腦本能地感覺外面的世界對自己不好,身邊擁有的這個媽媽不是自己真正的媽媽,真正的媽媽一定是最好的,只可惜她在遙遠的地方——她是那么溫柔,對自己那么好,是完美的媽媽。
在回避型依戀風格的人的成長過程當中,無論是朋友、事業、戀人、伴侶,最好的那個是一定是下一個,一定在遠方的觀念深入其骨髓。因為一直在尋找自己想象中理想的伴侶,所以戀人是“外貌協會”類型的,尋找的伴侶一般都比較漂亮。當一旦鎖定了追求對象的同時,實際也開始把自己想象中完美無缺形象的各種要求強加到對方身上,在隨著距離的接近的同時也就是開始產生了各種失望、失落和憤怒,這兩者幾乎是同時的產生的,就是在愛上你的同時馬上開始了挑剔你,以至恨你,已經開始著手尋找下一個理想中完美的戀人。
在戀愛初期,因為兩個人的關系尚未確定,這時兩人之間的距離感使得回避型不覺得這段關系近得讓人窒息,所以他的表現也是正常的。但也有一些蛛絲馬跡,主要有:
1、不喜歡被規則約束;
2、善于想象,所以通常文筆較好;
3、很少說“我愛你”(說Iloveyou更容易一些);
4、有一個忘不掉的前任(或初戀);
5、對別人的第一印象傾向于負面。在和朋友一起聚會后,會談論不喜歡今天聚會上的某某;
6、戀愛中發生了沖突之后經常會以拒絕接電話、短信、微信的方式來對待;
7、說話的風格是防御性的(defensive),對別人的批評/責備很敏感,第一反應就是反駁;
8、回避承諾,傾向于有拖延癥。拖延的原因就是當拉近距離面對現實時會有各種不如意,喪失想象中的美感。所以很多時候選擇異地戀,并且喜歡給女朋友制造意外的驚喜。
不管你是年幼的,還是年輕的,四十的,五十的,六十的,當你的父母去世了,你的心一下子就空落落的!因為,世界上最疼愛你的人,最牽掛你的人,沒了……那是一種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心痛!是慢慢長夜無法入睡的思念;是不敢用筆寫回憶的淚水;是節假日里,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你突然發現自己是沒有歸屬的孤兒;當你面對父母的照片,心底呼喚爹娘,熱淚頓時盈眶的痛楚。沒了爹娘,給我帶來的就是,我成了孤兒……兄弟姐妹再親,沒了父母,家就沒了……
我6歲那年,母親病逝。那時沒有那么悲傷,完全不懂,死的概念。只覺一直未歸。到了青春生理期,突然覺得媽媽怎么還沒回?這會我需要你。我不懂!沒音訊。到了我孕期,我快為人母。我想與自己的母親分享。一切在夢里。到了有孩子,多想聽孩兒喊一聲外婆抱抱。這只能是奢望。到了我退休,有時間陪伴媽媽,只能望著遙遠的天空。自言自語的說。媽,媽媽。真的好想你!。。。。
涉及到個人婚姻問題,婚姻破裂雙方都有愧疚和對婚姻的不負責任才會對孩子,家庭,以及雙方父母都會帶來極大傷害和困擾,人生需要每個人自己去經歷去品嘗利弊關糸,有困難共同擔當,學會包容才能共度難關,遇事相互埋怨,甚至大打出手,只會家破人散更會跟雙方父母帶來負面影響,應吸取教訓引以為戒。謝謝!
該怎么說呢?我見過不合影響孩子的,也見過離婚影響孩子的。先說父母不合的吧。
主管的朋友,長得很漂亮的姑娘,談過戀愛后來不知道啥原因分手了,后來相親遇到了老公。據說兩個人就像金童玉女,而且男方家庭條件也不錯?;楹笥辛艘粋€女兒,問題來了,時間久了姑娘才發現老公是個媽寶,媽媽說的都對。慢慢的開始吵架,一度到了不說話的地步,姑娘想著為了孩子,勉強維持。后來,發現孩子越來越不對勁,不怎么說話,去醫院發現孩子有輕微抑郁。她離婚了,自己帶了一段時間,遇到了現在的老公,兩個人一拍即合,而且男人對孩子很好,男人家里還有個女兒,兩個孩子也很好,現在小姑娘特別開朗。
再說個離婚影響的。
前鄰居家離婚了,孩子跟著爸爸,因為她媽媽是跟人跑了,所以,她爸爸怨媽媽。從她小就不讓見媽媽,反正這孩子看著挺好,但心思特別脆弱。
我想,不能說二婚是不是會影響孩子。而是二婚后的家庭狀況,孩子啥都懂,只是不說而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