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4 03:25:05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我首先申明一下,我老婆很好,也很獨立,一點都不粘人。老婆總是小孩脾氣而且很粘人這種情況多發生于新婚或者熱戀。我個人覺得如果長期的粘人的女人很討厭。我有個朋友的老婆就是這樣的,老公出門總愛跟著,我們一群老爺們喝個小酒,本打算大家一起發泄發泄生活的壓力,發發郁悶心情的牢騷,舒展一下,麻醉放松一下(這個男人都懂)。可就他帶個老婆來,大殺風景,好象就他有老婆似的。害得我們大家都又只能端著架子,講起文明禮貌來,一點也沒味道。后來,大家不約而同的都不叫他來喝小酒了。他找我打聽是不是大家都對他有意見,我只好和盤托出。他求我出面化解,我教他一損招:以后你專門帶你老婆去參加那些無聊無趣的活動。上了幾次當后,她會學乖的。
男生說女生像小貓一樣,他想表達但是這個女生性格非常的溫順。
當女生性格特別溫柔體貼的時候,而且長得非常的萌,就像貓咪一樣可愛,就會把這個女生比喻成小貓。
常言道,柔能克鋼,每個人的性格不盡相同,家庭也是這樣。但真正遇到性格倔強的孩子,大人就一定要克制自己的爆性子,一定要柔、溫和加忍,千萬不可硬碰硬,乘在孩子高興時、晚上睡覺時多勾通,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理才能服人,給孩子講明道理,當孩子理解了,一切會迎忍而解。我的性格倔強吃的虧太多太大了,現在明白了,遲了呀。
你好,青春期的懵懂容易讓人想入非非。
性格像,意味著志同道合,志同道合,意味著朋友。
或許,他只是單純的想和你交個朋友而已。
朋友也好,別的關系也罷,但這種關系又能持續多久呢?
短短三年,或許就分別開了,或許就不再相見了。
但是無論如何,保重這份情誼,不要等失去再后悔,且行且珍惜。
以學業為重,珍惜眼前的友情。
看了這個問題,可以想到做父母的一定非常著急!也能看出,你們的關系有些敵對,而你們父母對此不知所措,很無奈。
好的是,現在你重視這個問題了,重視是解決這個問題最大的動力和開始。
在我咨詢和培訓的工作中,這樣的例子很常見,尤其是女孩11歲一般進入青春期了,認知和情緒都會和兒童時期不一樣。一般來說,父母按照正確的思路和具體方法去做了,問題基本都得到了解決。所以,父母要有這個信心,但更重要的是要正確地去努力。
首先,父母需要調整自己看問題的角度。基本上,父母找到我們,一上來都是訴說孩子有多么不聽話,多么難管,有很多缺點,無能為力。
從這些信息,我們雖然聽到的是父母的抱怨、責備甚至恨鐵不成鋼,但是更能看出父母希望幫助孩子做好,只有父母是這樣真愛孩子的。
但是,父母這么愛孩子,為什么孩子還這樣呢?
顯然,不是父母愛不愛孩子的問題,而是會不會愛,會不會以正確的方式養育孩子讓孩子感受到愛的問題。
所以,這里是想說,孩子表現出一些問題,父母也是愛孩子為孩子好的,但是問題并不全是孩子的,越小的孩子,其問題根源主要還是在家庭、在父母等直接撫養人。不要只是一味要求孩子改,而是要想辦法從根上系統地解決。
只有根上提供了足夠的營養,傳遞到了枝葉那里,作為枝葉的孩子,才會吸收到,自然會變得更有生機。否則,只把營養澆在枝葉上,是沒有用的。
再思考孩子這樣可能的原因。比如,孩子天生有一些什么特點;
從小孩子是和誰長大的;
家庭中的成人一般是以什么方式溝通交流的;
照顧最多的人一般是以怎樣的方式和孩子交流溝通的,語氣神態如何;
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比較大的困難;
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或者父母是怎么做的,結果如何;
你了解青春期嗎,孩子有沒有青春期的表現,家長或老師有沒有用適合青春期孩子的方式去對待......
在你回顧的時候,可以思考一下,孩子這樣“脾氣”是怎樣來的,自己有沒有想到什么辦法去引導孩子。
如何幫助孩子改善我們知道,真正感受到愛的孩子,他們都會有良好的動機,他們會發自內心的希望自己做一個“好孩子”,行為上他們也會要求自己向好。
因為,無論什么特點的孩子,他都是希望獲得價值感,希望獲得別人的喜愛和認可。
這些真心的喜愛和認可,首先應該是來自父母的。如果他從父母那里得到了,他就會看到自己是有用的,自己是有價值的,他會希望通過做得更好來得到更多的認可。而這個“做得更好”的過程,也會給孩子帶來更多的價值感和成就感這些每個人都追求的。
通過這個過程,孩子摸索出了一條符合自己發展,也符合社會期待的行為模式。
但是,如果孩子生長環境中,總是被看到自己這也不好那也做不好,她就難有信心和動力;另一方面,為了保護自己的尊嚴(也是獲得一種價值感的方式),他們就會通過另一種方式——當你批評、指責、打罵我的時候,我就回擊。就像一個刺猬一樣,我要用我的刺來保護我的內在不受傷害。
這個邏輯家長是要明白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要去理解孩子為什么會這樣。也就是,孩子脾氣不好、和老師吼等行為背后,她的需要是什么,作為父母的你看到了嗎?
建議:1、和孩子站在一條戰線上,理解孩子。不要指責孩子,不要和孩子敵對,而是站在她的角度,去理解她;
2、找一個合適的時機,和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
3、傾聽孩子,多傾聽孩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要。
4、重新建立聯結之后,再談具體的問題,和孩子尊重地、平等地討論解決方案。
這里父母調整自己的角色、觀念和習慣性的處事方式,以及能不能理解孩子,是關鍵。
具體怎么做的方法有很多,根據親子互動的進展,有針對性、階段性地使用和實施會更有效。用心和愿意努力的家長,自己可以去摸索出適合自己親子互動的方法。
以上思路,希望對你有幫助。
—End—
“有料家庭教育”,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關注!
兩孩媽媽,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培訓師;
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碩士、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碩士,從金融業轉行家庭教育,服務多所北京、上海等地中、小學,2000+孩子與家庭。
希望用我的專業、經驗和真誠,給您、孩子或家庭帶來成長。
養育、成長過程中遇到任何困惑,歡迎咨詢!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