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4 08:40:48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感謝邀請。
首先,家長要調整溝通的方式。四歲孩子大腦沒有發育完善,成年人站在自己的角度講道理,孩子無法理解。另外,四歲的孩子大腦的特點是以自我為中心,很難換位思考,想讓孩子有同理心,必須要讓他有體驗。
其次,對孩子要先跟他同頻,然后才能跟他溝通。也就是說,孩子喜歡什么,先跟他一起玩什么?等你們成為戰友了,他自然就愿意聽你說的了。記得孩子三四歲的時候,他喜歡跟人打著玩兒,我們有一項活動就是“打架”,打架中,我會說一些成語,把他們作為招式。孩子覺得很好玩兒,就跟著我學成語。當我們是孩子玩伴的時候孩子也愿意試試我們的方式。如果你覺得你是孩子的爸媽,你要壓制孩子,教訓孩子,孩子當然不愿意跟你溝通。
還有,跟孩子溝通中,聆聽是關鍵。不要急于表達,多聽聽孩子怎么說,你了解了孩子的內心世界,才能夠說進他的內心里,跟他產生真正的交流。
但很多成年人,一聽孩子說話就急了。覺得幼稚可笑,這是我們父母不懂事,我們只要一著急孩子也急了他就不愿意說了。所以溫柔有耐心的聆聽他,是你們能夠溝通的前提。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最后想說:一定要尊重孩子,當孩子不想溝通時他有不溝通的權利。永遠不要把孩子當成我們的附屬品,平等的對待他們。用這種態度聆聽,他才會慢慢愿意跟我們講,以后,甚至愿意聽我們說,還愿意照我們說的做。
總結下來,溝通有沒有效果,不在于我們說了多少,而在于孩子聽進去了多少。如果我們想跟孩子好好溝通,就要創造他愿意溝通的良好環境。同時,愿意跟他平等的聆聽交流。
我是@親子故事蓮君說,歡迎關注并轉發,也請在評論區留言,一起交流,輕松教養孩子!
以前聽過很多父母打孩子,現在越來越多孩子打父母的現象,這就是當今社會所謂新的“家庭暴力”。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還小,出現打父母和爺爺奶奶的行為不以為然。那難道我們真的就不管了嗎?
不,不能不管,這個事一定得管,還得很重視的去管。除非你想看到孩子以后成為一個“暴力君”。
孩子為什么出現打人的情況?
一、父母經常用暴力方式解決問題
二、父母對孩子過分寵溺
三、隔代撫養
四、家庭成員之間不尊重、使用暴力
那怎么處理和預防孩子打人的行為?
1.立即制止。讓孩子意識到行為的性質。明白“不能打人”。
2.及時懲罰。哈佛大學教育學家說過“只有鼓勵是培養不出一個完整優秀的性格的人才的,只有經歷痛苦,才能更好的成長”。知道“打人的行為是錯誤的”。
3.及時溝通和反饋。懲罰之后,要及時和當事人溝通,分析事情的原委,清楚問題的本質。簡單點就是和孩子溝通“為什么自己會被懲罰”。
除了以上兩個問題,家長們還應該結合當時的情況去分析具體情況。找出孩子“為什么出現這種行為?行為背后是什么?”。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孩子“打人”的問題。
但一定得重視孩子“打人”的問題,無論孩子年齡有多小。
再硬氣的女人都會溫柔,,就是看你是不是她喜歡的那個人,,還有你跟她的交流方式,,這樣的女人最好不要跟她講大道理,,跟她嘻哈一點,但是也要保持一個度
常言道,柔能克鋼,每個人的性格不盡相同,家庭也是這樣。但真正遇到性格倔強的孩子,大人就一定要克制自己的爆性子,一定要柔、溫和加忍,千萬不可硬碰硬,乘在孩子高興時、晚上睡覺時多勾通,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理才能服人,給孩子講明道理,當孩子理解了,一切會迎忍而解。我的性格倔強吃的虧太多太大了,現在明白了,遲了呀。
現在三歲小孩小孩能聽懂我們大人說話其實呢可以慢慢去教我們當父母也可以當他們的榜樣但是教育一次兩次是不行的但是吃飯時間。必須吃不吃只能等下一餐再吃讓小孩知道不是自己想吃就能吃中間也不能給他們吃零食那些東西不然等下一餐一樣會不吃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