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6 07:50:13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曾經有教育組織做過大量研究,認為人的智力發展是遵循遞減法則進行的,即一個具有100度智力發展可能的兒童,如果在出生后就持續地給他理想的教育,那么到成人時就有可能達到或接近于100度智力水平;如果從5歲開始教育,以后至多只能具備80度的智力;若從10歲開始教育,那就只能達到60度的智力水平。因此,對嬰、幼兒進行早期教育非常重要。可以說越早越好。對嬰、幼兒教育一般應注意以下事項,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一)應根據各年齡段的生理、心理發展水平的可能性進行教育。
(二)要為他們接受教育創造條件,例如,為了發展視覺、聽覺、精細動作等,應提供各種適合的玩具,為了使他們爬行和走路,須準備圍欄和活動的玩具,在小兒開始學說話時,成人的“教話”和“引逗”是供其理解和模仿語言能力發展不可缺少的條件。
(三)對小兒的教育方式和要求必須一致、協調,不要使他產生矛盾,感到無所適從。
(四)教育者態度要親切、和靄,言行應是幼兒的楷模。
(五)對小兒的正當要求應予滿足,在進行批評和教育時。要先弄清情況,要耐心細致。
(六)要根據各嬰幼兒的特點施教,采取靈活、生動的方法。
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幫助。
什么叫懂事,每一個人的看法不一。有些事至死都不懂都太有人在,懂不懂事是一生的過程。孩子能否自律學習,自古至今都是個大問題,這于生活環境和從小養成的好習慣有很大的關系。俗話說:三歲看大、十歲看老,這幾千年總結的經典之說你不得不信。我有二孫、一男一女從岀生就在我們身邊長大,一樣的生活環境卻得到兩個天差地別的孩子。老大是男孩,由于傳統習慣比較喜歡,小孫女從小就說爺爺喜歡哥哥,其結果是孫女讀書不用操心。家庭只是小環境,對孩子的性格和愛好有一定的影響,但不能忽視學校這一大環境的影響。小孫子在讀一二年級的時候,在學習上還能自律。但在二年級下半年開學報名時,孩子交上寒假作業時,老師看都沒看就扔到一邊,當時我就想這下完了,從此后孩子就沒認真做過作業。當然這不能怪老師,因為報名時人特多,也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會有同一想法。我只想說明一個問題:孩子的改變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在變化過程中,只要大人細心點還是能看得出來,只要抓得及時方法對路孩子會慢慢地向好的方面轉變。
我家寶寶已經三周多了,現在還是和我們一起睡覺。我認為沒必要非要和孩子分開睡,等孩子大了,你要帶孩子睡,估計孩子都不愿意了。
不能強制要求孩子分開睡。孩子從一出生就和父母一起睡,已經養成習慣了,而且和父母一起睡覺孩子會有安全感,強制要求孩子獨立睡覺,會給孩子心理上產生不好的影響,會讓孩子產生恐懼心理,效果往往適得其反。
不能一步到位的就和孩子分開睡。即使要和孩子分開睡,也要循序漸進,一步一步來,剛開始可以和孩子在一個房間睡,在大床旁邊擺張小床,先鼓勵孩子自己睡小床,但是又能讓孩子看見父母。等孩子習慣了獨自睡覺的時候再嘗試分房間睡。
不要過早的和孩子分開睡。過早和孩子分開不說影響孩子心理健康了,就是孩子晚上睡覺不老實,從床上掉下來也是比較危險的。不能聽網上說什么不和孩子分開睡影響這個,影響那個的。
所以,我認為和孩子分開睡的時間就是順其自然,您認為呢?
(圖片源于網絡)
這個看情況。家庭貧困,生活艱難,孩子就懂事得早點。因為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幾歲的孩子就知道煮飯。炒菜,拾煤渣。譬如我兒子五六歲就知道添火煮飯。(我因工作而耽誤做飯),我頭痛生病,他會炒鹽來熱敷我的頭部??墒怯行└辉5募彝?。因為孩子不缺吃穿,有大人照顧,這種孩子懂事就要退些,當然也不一慨而論。相對比較的話,要稍微遲點。
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能夠與大人正常交流的定義是什么呢?
有研究調查,大多數孩子開始咿呀發聲是在3到4個月的時候,發的是元音和輔音,到1歲的時候可以發復音,例如“爸爸”、“媽媽”;1歲左右,可以說一些簡單的詞匯,例如“我想媽媽”、“我要吃飯”;2歲的時候,基本上就能使用簡單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了,如果2歲到兩2歲半還不能說話,那屬于是比較遲的。孩子到了3歲左右的時候,只有大約10%的孩子能正確發出所有的聲母和韻母;到了6歲,這一比例大幅上升到70%,這主要表現在詞匯的數量增加、詞匯的范圍擴大和詞匯的內容豐富等方面。所以總結來看,多數孩子在2歲左右就可以與家長溝通,而6歲左右或之前也基本能聽懂和表達絕大多數事情了。
有的孩子開口早,人們都夸“聰明”;有的遲遲不會說話,大家都安慰說“貴人開口晚“;其實,孩子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變化,家長要細心觀察,如果孩子說話晚或者有點語義表達障礙,家長在醫生診斷后也可以從日常幫助孩子把話說好、說早!
下列方法適合所有家庭:添加日常食物里的輔食,增加孩子口腔咀嚼能力鍛煉口腔肌肉、多鼓勵寶寶解釋自己說的話、經常給孩子聽一些早教故事、家長經常重復一些言語,這些小方法既簡單又有效!
還有您要注意,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我在工作中經常發現一些孩子不是言語表達有障礙,而是天生性格比較內向,這時候更加需要父母去引導孩子變得開朗善談才好。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