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6 11:35:38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好處一:接觸戶外,感受生命
現在生長在城市的孩子,知道的物種,如知了、蝴蝶、螢火蟲、壁....都是在網絡、書本上所了解。帶孩子來戶外讓孩子所學的知識與大自然所結合起來,使他記憶更深刻,比如孩子想要學習游泳、騎自行車,你讓他在看書,看視頻,如果不讓他親身去體驗、親自下水、親自騎車是永遠也學不會的。而這種親身體驗所學到的是記憶深刻。
好處二:培養動手能力
人們經常為了培養孩子的智力而忽略了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幾個孩子一起琢磨怎么搭建一個帳篷,很鍛煉孩子們的動手、動腦能力的。在做中學,玩出天性、玩出興趣,玩出道理,玩出目的。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小兒運動發育的三大規律:首尾規律(先頭部的動作,其次是軀干動作,然后是手與臂運動)、近遠規律(越接近軀干的部分發育越早,肢端動作發育較晚)、大小規律(先學會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動作,才逐漸學會小肌肉的精細動作),不要讓寶寶太早學會這些運動!那么我們如何引導寶寶,才能不讓娃輸在起跑線上?
一,寶寶運動發育的規律,你知道嗎?每個寶寶都遵循著抬頭、翻、坐、爬、站、走的身體運動發育規律,它關乎寶寶的智力發育和身體發育。孩子邁向獨立自主的成長四部曲,每個孩子快慢略有不同,只要符合正常生長范圍,爸媽就盡可以放心!
首部曲——平均學坐年齡5~8個月。大約到了五六個月大左右,寶寶會從翻身轉為出現坐的模樣,在7個月大左右就會喜歡坐著,到了八九個月大時,就無需大人扶著或借助椅背,可以獨立坐得不錯。
二部曲——平均學爬年齡6~9個月。一開始寶寶手腳不協調、肚子貼地,雙手想辦法前進。等到手腳肌肉力量足夠,變成肚子離地,手腳并用的爬行。
三部曲——平均學站年齡8~10個月。這個階段是坐、爬、站的混合,手部肌肉及腰力、腿力都已經控制得不錯了,寶寶就出現站立,開始有點搖搖欲墜,站立的時間也不會太久。
四部曲——平均學走年齡11~15個月。良好的平衡能力,腿部肌肉發育成熟,孩子先嘗試將手舉高在身體兩旁,扶著東西走路,到了1歲半至2歲左右,就能不扶東西走路了。
二,如何引導,才能不讓娃輸在起跑線上?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發育軌跡,順其自然就好。在家做一些適當的培養和引導,可以幫助寶寶掌握這些動作。
1,3個月內的寶寶不鼓勵豎抱!可能導致脊柱畸形。最好扶住寶寶頭(后頸部)和背部,橫抱或是頭高腳低的斜抱。
4個月以后,寶寶仰臥時拉住他的雙手,感覺到寶寶用力,并可以挺起頭離開床面時,可以握住寶寶雙肩,拉他坐起來,逐漸過渡到拉寶寶的上肢和手。拉坐訓練進行半個月左右,寶寶5月可以練習靠坐了,6個月大開始訓練寶寶獨坐了。6個月內寶寶不宜過早多坐,容易發生脊柱側彎。拉坐訓練時避免用力過度,以免寶寶肩關節脫位。
2,爬行訓練的時候,媽媽在前面用玩具吸引他,爸爸則在寶寶后面用手頂住寶寶的雙足,但不要推他,以此訓練寶寶下肢的力量,到8-9月大的時候,便可以開始用四肢爬行了。當寶寶3、4個月剛會趴和翻身時,就用手推著向前“爬”,會對寶寶的肌肉和關節造成損傷。
3,爬行鍛煉寶寶上下肢和腰部力量,可以為寶寶站立做好的準備,同時有利于寶寶之后運動的協調性。一定要遵循循序漸進,先爬后站的規律。如果寶寶自己不主動抓站,就讓寶寶多爬一爬吧。如果寶寶還不足8個月,就請不要練習站!容易導致下肢發育畸形:足內外翻、O、X型腿、內外八字等。
4,在寶寶獨走之前,會喜歡扶扶沙發、床走,這可以幫助寶寶建立平衡的,在確保寶寶安全的情況下,爸媽大可不必上前幫忙。在1~2兩歲之間,他會慢慢掌握「走」這個技能。
過早走路對寶寶的影響:使骨骼彎曲、變形,從而影響寶寶今后的身高;造成視疲勞損害,長此以往可能影響視力;兩條腿分得特別開來保證平衡,寶寶的腿型和走路姿勢都會受到影響。
不建議長時間使用學步車、跳跳車、學步帶之類的工具,不利于寶寶建立自己的平衡感,甚至會延遲獨立行走的時間。
三,寶寶會爬會走了,有哪些潛在的危險?會爬會走了,是時候對家里進行一次“大掃雷”了。雷區一:收藏易碎品如水杯、茶具之類的玻璃,很容易會劃傷寶寶。
雷區二:寶寶會把塑料薄膜等,往小嘴或小鼻子里塞,這樣很容易窒息的。
雷區三:最好加個護欄或遠離窗戶,不小心小家伙爬上,就可能會摔下來。
雷區四:寶寶爬到垃圾箱附近,就會用小手抓垃圾往嘴里塞。
雷區五:用絕緣材料處理好墻上的電源插口,家具邊緣如柜子、床、桌子等,可以裝上防撞條。
最后,記住最重要的一條:永遠不要讓寶寶沒人看護,幾秒鐘都不行。
為了增加寶寶爬、走的樂趣,可以用感興趣的物品或鏡子吸引寶寶。每個孩子大動作發育有其自身的節律,比標準月齡早晚1個月左右是正常的,按照方法進行訓練,讓寶寶沿自己的發育軌跡前進就好。但如果落后于2個月以上,建議到醫院檢查一下,盡早發現可能存在的運動發育遲緩問題。
1、魯濱遜是一個英勇無畏、理智明達、堅強而有韌性,喜歡挑戰與冒險,動手能力強,并且不服輸的人,魯濱遜是長篇小說《魯濱遜漂流記》當中的主人公,《魯濱遜漂流記》這部作品的作者是英國著名作家丹尼爾·笛福。
2、魯濱遜在無人島上一開始的生活十分的艱難,但是他憑借著自己的堅韌意志,通過依靠種植農作物,并且馴養野生動物,以及建立住所等等方式,頑強地在無人島上生存了下來。
我生在農村,老家鎮子邊上是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邊有大片大片潔凈的沙灘。盛夏酷暑,傍晚大家都喜歡在沙灘上避暑納涼,有些人干脆就抱著涼席被褥露宿,看繁星點點,聽昆蟲唧唧,感受涼風從身上臉上佛過!因為有風的緣故,連討厭的蚊子都沒有了。直到黎明朝露上來了,才收拾了回家繼續補覺。
這一切都成了遙遠的記憶,偶爾受朋友邀請去露營,最想感受的也是當年置身大自然的感覺,可惜悶熱潮濕的帳篷,憋屈的空間,豈能和天為羅帳的感覺相比。
1.喜歡戶外和刺激挑戰的人,背著二十斤的帳篷去到戶外,如果是自駕還好,但如果是徒步登山,其實負重對體力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了,因此不足夠喜歡戶外的人,是不會輕易選擇露營的
也有一些人喜歡爬山喜歡看日出,但是會選擇一個比較舒適的酒店或者山上的民宿,不愿意去體驗比較原生的住宿環境
2.不介意野外的蚊蟲叮咬的人。帳篷如果是租用,其實在衛生上面還是不過關的,所以潔癖的人一般可能不選擇睡帳篷
3.性格外向且有固定的玩伴的人。很少聽到一個人露營扎帳篷的呢,一群朋友相伴,或者情侶結伴出行,露營才會變得有意思
以上,是我自己對露營睡帳篷的群體的一點看法,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