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9 21:40:02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謝謝邀請。
家教、自律、成長環境、接受教育的程度、和自己的智商以及意志力……等等都是形成一個人性格的因素。
謝謝邀請
弟弟的病,成了媽媽一輩子的心痛我家兄弟姐妹四個。媽媽爸爸一共六口人。
因為特殊原因,媽媽特別偏向我的老弟弟。
記得是1966年秋季。弟弟發高燒。媽媽給她吃了點退燒藥。也不見好轉。
半夜去了醫院。因為高燒到了40°。引起的抽搐,嘔吐。因為嘔吐抽搐才引起了醫生的重視。
因當時醫院確診不了極速轉院。轉到沈陽市傳染病院后。經過檢查,腰椎穿刺后,確診為乙型大腦炎。
可想得了這種要命的病以后。媽媽,爸爸真是著急得不知所措。因為當時醫療環境和醫療手段都不能治療這種病。
這種乙性大腦炎死亡率非常高,存活率極低,且過了危險期要有漫長的恢復期,而且恢復后都有后遺癥,智力殘缺。
當時弟弟進入危險期。情況十分惡劣。斷斷續續搶救了七次。
醫生口對口的進行人工吸痰,因為時間不允許,瞬間病人就容易堵塞窒息。
因為高燒反復不退。危險期過后也只是在昏迷中。醫院曾下了幾次病危通知書。
親過三個月的精心治療與護理。弟弟終于出院了。
媽媽,您是偉大的,辛苦您了醫生囑咐家屬,雖然病人出院了,但是日后的護理,非常繁重,病人不能離開人的護理,因為病人已經喪失了自理行為。
從弟弟有病那天開始,媽媽就寸步不離我的弟弟。
弟弟得病后的后遺癥是,每天不定時的抽搐、不會說話、怕聲、恐高。智商永遠的停留在童年期。
弟弟生病,媽媽感覺對不起他,經常傷心哭泣,為了讓弟弟減輕癥狀,媽媽幾乎有時間就陪他說話,教他認識事物,慢慢的弟弟會說話了,膽子也大了,認識了家人,可以在家附近曬太陽,玩耍。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全家人都會愛護他,尤其是媽媽最呵護她。從吃到穿,全都以他為中心。
而且囑咐我們,弟弟有病智殘,以后的日子很長,要經常回家探望他。
多少年過去了。弟弟的抽搐病越來越嚴重了。而且他這種抽搐是后遺癥無法治療。
媽媽在漫長的生活中,陪伴了弟弟幾十年后,付出了常人幾倍的辛苦,終于不舍的離開了有病的弟弟,與我們永別了。
目前。娘家的六口人只剩下我和智殘的弟弟。
我把弟弟接到了我家,我們在一起共同生活。我和我的老公把她當做孩子一樣愛護。
親情永遠是割不斷的血脈。媽媽的恩情我會記在心中。
媽媽的希望與囑咐也會記在心中。
導致記憶力差的原因比較多,鉛、鋁蓄積過多、缺鐵、鼻淵癥、多動癥等,均可造成學習障礙。
若其他方面記憶尚可,只是學習上記憶力不佳,就并不是真的“沒啥記性”。則通過習慣赳正、記憶力訓練,可以有很明顯改善。
總之,必須找到癥結所在,有的放矢,才會取得好的效果。
比如鉛的影響。阮迪云等曾對中國科大少年班的69例大學生,進行智商和血鉛測定,發現“小大學生”們的血鉛水平為2、6ug/dl,遠遠低于我國同齡學生的血鉛水平(約1ou9/dl);而智商IQ值為1o9一151分,遠高于同齡學生的平均水平(約105分)。
動物迷宮等實驗也同樣證明了鉛、鋁元素對智力有明顯不利影響。故應杜絕“補鉛”、“補鋁”之象,如吮手指、咬鉛筆、蠟筆等習慣,因鉛筆的油漆中、蠟筆的漆和筆芯里,常富含有鉛;盡量少用或不用鋁器皿及含鋁離子藥物等。
(圖片來自于網絡)
81
收藏分享轉發到頭條復制鏈接微信微信掃碼分享新浪微博QQ空間舉報狀元老師
2020年03月18日
關注小孩脾氣不好跟家長的脾氣是有關系的。
首先呢,家長應該注意,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一定要先控制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冷靜下來,要去接納孩子的情緒。要知道當孩子看到你也發火了,恐怕孩子的火氣可能會更大,場面呢就更加不好收拾了,這也是很多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太倔的原因。
一般孩子在發脾氣的時候,是不會聽家長的教育和勸告的,而脾氣很倔的孩子更不會,相反家長的勸告反而會讓孩子更倔。最好的辦法就是暫時離開現場,讓孩子在安全的范圍內盡情的發泄,發泄完之后孩子自己會冷靜,待孩子安靜之后,家長再跟孩子慢慢講道理。
其次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意見,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事情,盡量尊重孩子的意見,不要過分干涉。
最后,有時候孩子會存心想試探你而故意哭鬧,這時你要站穩立場,他看看沒有指望控制你了,會安靜下來,就不會再任意哭鬧了。
孩子因為得不到某一樣東西而大發脾氣,千萬不要為了讓他安靜而把東西給他。如果一發脾氣就能得到想要的東西,以后他就會隨心所欲的亂發脾氣!
如果孩子的任意哭鬧你忍受不了,可以到別的地方做一些聲音大的活動,不要理會孩子哭鬧時所說的話或是所做的事,要讓他明白,叫喊沒有用,只有好好說話,你才會注意聽。
可以突然提出一個新的事情,要孩子和你一塊去干,他就會忘記發脾氣的事。
在孩子耳邊輕輕說些有趣的事,或者開始說故事,孩子很可能會為了聽故事而停止哭泣。
如果你感覺到孩子的情緒越來越緊張,讓孩子玩個有意思的游戲,或者是把他帶出護外。
小孩子的拖拉磨蹭其實這個事情很正常,基本每個孩子都會有這種情況,拖拖拉拉磨磨蹭蹭沒有時間的概念,可能也是因為習慣沒有養成這個時間需要我們大人去引導,給孩子灌輸時間概念的思想,這樣讓孩子知道做任何事情都必須要有時間,要有效率一定的時間才做一定的事情,而不能拖拖拉拉浪費時間。不妨可以給孩子買個鬧鈴,做事情的時候可以給孩子計時,讓他有準確的時間概念,這樣對孩子來說是好事,養成習慣自我約束對小孩未來的成長也是很有幫助的。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