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20 03:55:30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不是小孩子動不動喜歡發脾氣,而是大人讓他沒有辦法正確表達自己的需求或想法。
與孩子交流切忌給孩子貼脾氣大的標簽。孩子有資格生氣的。因為他也是個人啊。
大人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第二一定要耐心說話,
第三表達自己并不明白孩子為什么生氣,希望孩子能告訴自己原因,
第四即使孩子還不作聲,但他事實上已經有反應了,只是他在觀察你,你的耐心是不是真的,你的詢問是不是真心的。
第五,繼續表達自己對他把自己反鎖在房間里的不安,承認他有情緒這個事實。
第六,表達自己有可能在某個方面可能做得欠妥,希望大家彼此之間能不能再談一次。
第七,繼續耐心表達很想與他能談心的想法。
好了,接下去就等待孩子的回應吧!
孩子發脾氣,最忌諱給孩子貼個脾氣大的標簽,特別討厭!
家長覺得小孩沒改變,就開始泄氣,然后數落,最后活生生把孩子逼回到了他的房間。
謝謝邀請。
從孩子看家長,相信家長當中有一個必定是遇事情急躁的家長。
從我們大腦的功能角度來說,大腦呢可以分為智慧腦和情緒腦。
大腦當中呢,有一個部分叫杏仁核,是管理著我們人類的情緒,它是人類的情緒管理指揮部。
當遇到事情比較急躁的家長,外界的信息呢先傳到了杏仁核,他的情緒腦,先啟動了。
然后呢,信息才會傳入到我們的前額葉,也就是啟動智慧腦。
所以呢,我們人類都是先沖動急躁,然后才會冷靜的思考。
解決之道:
1.讓信息多傳一會。
家長感覺到要發火了的時候,先做深呼吸,做三到五次的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
2.整合情緒腦和智慧腦。
思考自己希望的結果是什么?
比如希望孩子遇事能冷靜,那么冷靜的表現是什么樣?(比如,說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就是冷靜的變現)
引導孩子說出想法,感受??隙ê⒆拥膭訖C和需求。
比如,寶寶,媽媽看到你手不停的筆畫,你是不是著急了,想要快點解決這問題(這件事情),想要早一點回家。
透過孩子的行為,看到孩子的內心需求。
3.商量。
和孩子一起探討如何遇事時,能夠冷靜的思考。
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可能孩子想不出,這是家長要平靜(處理急躁的機會,為孩子做出榜樣),家長先說一個,孩子在說一個,這樣就會有很多個方法,然后再從中挑選孩子和家長都覺得可以試一試的辦法。
4.演練(角色扮演)
模擬一個場景,運用方法,檢測效果。
孩子岀現逆反是正常的。有的孩子二、三歲就有,有的八、九歲,有的十四、五歲不等。在前面二個年齡段的孩子較小,是懂非懂,父母該耐心教育為主,但必須父母家里教育觀點一致,(即使有不同意見,勿當著孩子面爭論)這一點非常重要。對后一年齡段的孩子,該積極引導,重點觀察其言行,有的放事則重教育,避免同一問題常說無效,形成不耐煩感覺,所以要深入了解孩子內心在想什么,他最近逆反的根源在哪里,是家庭,是同學之間,是學習成績,是本人身體狀況,都要了解透徹,然后父母應事面對,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無論如何不能以變低打罵方式應對。這樣可能會造成無法走進他內心世界(即不肯給你講真話)。
首先多謝你邀請。
對于這個問題,都是很多人都容易犯的一個錯誤。沖動,魯莽,一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說了不該說的話,做了不該做的事。傷害了親人,朋友……過后自己又非常的后悔!要是自己的親人,他知道你的脾氣,也許會一時的包容。但如果你不收斂,變本加厲。就算是自己的親人,也有無可忍受的時候。何況是朋友呢!
我們不管遇到什么事,心情多么的糟糕,都要冷靜對待。你的不良情緒,不能影響他人。每個人都沒有義務,去迎合你的喜怒哀樂!也不是你發泄的工具,更不是你的出氣筒。好好調整自己的情緒,努力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我認為應該聽聽孩子提出的是什么想法,只要是不違反法律,不會不尊敬長輩,沒有造成不利影響等的情況,是空想、幻想,有利于開發智力,探索奧秘的想法,都應該支持。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