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20 10:33:18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孩子有過激行為,一般來說可能是因為積蓄了很多負面情緒,最后導致有過激的行為,這樣的情況,我們建議家長等孩子的情緒穩定了,沒有過激行為了,坐下來和孩子溝通一下,看看是什么導致孩子有負面情緒導致的過激行為,在聊的過程中家長要注意話題以引導為主,不要上來給孩子講大道理,引導孩子多說,自己主要是傾聽,并在適當的時候回應,表示很認真的聆聽,讓孩子把引起負面情緒的事情說出來,對于緩解孩子的負面情緒有很大的幫助,然后,家長在根據事情的具體情況,給孩子一些處理的辦法,讓孩子學會以后如果在遇到類似的問題的時候知道如何更合適的處理。這是其一。
其二,家長要教給孩子一些處理負面情緒的辦法,而不是用過激行為來處理,學會合適的處理情緒的辦法對于提升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有很大的幫助,比如教會孩子深呼吸的辦法,教會孩子體育運動可以減輕焦慮情緒的辦法,或者聽聽音樂,看看電視,這些辦法都可以,用這些合適的方式取代過激行為,因為過激行為有可能既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家長要告訴孩子過激行為可能的危害,并表示過激行為給自己帶來的危害,家長很擔心,不希望孩子受到傷害,用親情的關愛幫助孩子緩解負面情緒的影響。
第三,如果孩子的過激行為很嚴重,并且和家長的關系也不是很好,也就是說家長和孩子沒有辦法溝通,這樣的情況,需要及時給學校老師反饋一下,讓學校的老師及時介入給孩子做做工作,畢竟老師的角色在孩子心中還是有一定的信任和權威的,老師出面做做工作有的時候比家長做工作效果更好,還有就是要及時給孩子找到合適的心理輔導老師,幫助孩子解決心理的困惑或者情緒,因為心理老師畢竟經過專業訓練,家長能做的工作是引導和溝通,在某種程度上起到的作用比較微小,可能幫不到孩子,但心理老師會用心理學的知識幫助孩子,幫助孩子解決面臨的困難,幫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千萬不要因為觀念的問題,覺得找心理老師不好,而耽誤了幫助孩子的最好時機。
希望能幫到您。更多的關于家庭教育的內容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雙哥談教育”里面有很多家庭教育的小視頻,會對您有所幫助的,也可以關注我的抖音號“胖哥談教育”,也有很多家庭教育的小視頻。謝謝您的關注。
首先:科學依據
根據心理學家的觀察和研究,不同年齡的孩子注意力的時間是不一樣的:
3歲幼兒:能集中注意3到5分鐘;
4歲幼兒:能集中注意10分鐘;
5―6歲時:兒童注意力集中時間約為10-15分鐘;
7-10歲時:兒童注意力集中時間約為15-20分鐘;
10-12歲時:注意力集中時間約為25-30分鐘;
12歲以上:能超過30分鐘。
其次:培養孩子專注力和自控力,是可以通過后天不斷培養與提高來改善的,每個家庭也都會有自己的教育方法。
比如我家五歲的寶貝,現在正是性格叛逆期,注意力不集中問題一直困擾著我。但是有一天突然發現他對圍棋很感興趣,于是我就嘗試給他報線上課程,小家伙竟然會自發的盯著老師講解,一節課一節課的學習。現在疫情期間,幼兒園不上課,在家待久了更會覺得無聊,我就給他定制每日課程表,學習和看動畫片玩耍時間勞逸結合,他自己也學會了跟著每日計劃,再規定時間內快速完成一項任務再去做下一件。當然每一件事情都要有規則,做不好有懲罰,做好的話也要有獎勵。兩三個月下拉我就發現,其實不是小朋友不知道做什么,而是他這個年紀自制力與專注力較差的情況下缺乏家長們正確的引導。如果家長及時給予好的方向,相信所有小朋友都會有所改變的。
當然還可以買一些專注力訓練的書籍,如《德國專注力養成大畫冊》;或者做一些培養專注力的游戲-夾豆子。
以上是我關于培養孩子專注力和自控力的育娃經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叛逆期
第一階段的叛逆期一般是出現在三歲左右,因為孩子自我意識覺醒的第一階段,第一次意識到世界有你我他,而對于自己的“領土”,孩子要爭取說話權,這就是這個階段的孩子和父母對著干的原因。
這個階段對于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當他開始說“不”的時候,就意味著他的人生成長進入了新的階段,開始有自己的思想,自我意識和主見。
如何對待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1、學會理解并尊重孩子,這是第一個階段最重要的法寶。只有了解孩子內心的需要,才能與孩子成為真正的好朋友。
2、蹲下來認真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以孩子的高度和角度來看待問題,你就會明白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就能找到好的解決辦法。
3、先讀懂孩子的真實內心,才開始正面管教。太過于嚴厲和苛刻的管教方式容易忽視孩子的內心想法,應該給孩子足夠的空間。
4、不要強硬地、武斷地命令孩子放棄他的想法和主見,可以把對著干變成選擇題。擺出兩者的后果,讓孩子自己去選擇。
5、孩子夸張的行為,其實只是想引起家長的注意。他的很多調皮搗蛋的行為其實不是真的調皮搗蛋,而是求關注。
關注@糯糯爸爸奶爸的科學育娃之路,分享更多趣事、經驗和知識。
為什么要改變呢?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當然也沒有性格完完全全相同的兩個人,哪怕是同卵雙胞胎。比如性格大大咧咧,只是相似的大大咧咧;性格內向,卻是不同樣的內向。無論何種性格,一人千面,一個人的性格也在七情六欲的裝飾下多種多樣,所以完全不會一模一樣。
性格奇怪是別人說的嗎?可能你只是不同于身邊的大多數人,但是世界那么大,總會有熱跟你相似。我很害怕羽毛,包括任何帶羽毛的東西,身邊所有人都覺得我小題大做,很是奇怪,但那種恐懼感油然而生,沒人可以感同身受,直到有一天,看到知乎一篇帖子,才知道那叫羽毛恐懼癥,患者還不在少數,那一刻覺得世界都不一樣了,還有那么多可以引起共鳴的人。
性格奇怪是自己認為的嗎?別人都不覺得你性格奇怪,為什么自己會認為自己性格奇怪,并且要做出改變呢?或許這就是你的性格奇怪之處,我也做不到感同身受,那這樣的你不是大千世界里獨一無二的存在嗎?這么獨特的自己為什么需要改變呢?
或許你是由于原生家庭的陰影,或許你遭受過我們不知道的校園霸凌,或許你和我相似,正經歷著職場黑暗不公,在屈服改變與堅持自己之間搖擺不定,但是你就是你,獨一無二的你,改成任何性格的你,依舊是你。
綜上,我想說:我認為在可以堅持做自己的時候一定要堅持,實在堅持不下去了,船到橋頭自然直,不用為未知憂慮,杞人憂天會傷害到自己。
路是自己走的,我只是簡單評論一下,謝謝邀請。
脾氣往往跟性格有關:不好的行為后面都有不好的情緒,而這些性格決定著一個人的行為,觀察他/她的行為了解他們的想法只能預防結果,很多人明白的心理卻又找不到真正的原因,沒有辦法幫助他們。在這里我建議找到他們真正脾氣古怪的原因,理解并諒解他們。
1.自卑型。自卑型扭曲心理大多由于對自己不夠自信或因某種挫折、失敗而產生的。人們在生活、工作登過程中遇到挫折或打擊,容易使人產生自卑,但一般情況下還不至于出現自卑型扭曲心理。自卑型扭曲心理與個人的自閉性格有關。如果遇到失敗、挫折或不順心之事,不去正確分析、總結經驗,而是一味抱怨自己,自暴自棄,或怨天尤人,就容易產生自卑型扭曲心理。有了自卑感,需要正確的分析、認識和疏導,需要主動,需要朋友的鼓勵、需要調整計劃。這樣做了,就不會產生自卑型扭曲心理。
2.嫉妒型。嫉妒型扭曲心理主要產生于主觀的嫉妒。由于出身、學習、社會分工、社會分配、社會地位、工作環境等原因,造成不平等、不公平,產生了貴賤貧富、暢達與敗落的你我他,嫉妒心理油然而生,原本也是情理之中。但過度的攀比和嫉妒就會使原本不理性的心理產生過大壓力,導致扭曲心理。正常的一句話,在扭曲的心理中被認為是諷刺,別人取得的一點成績變成了對她/他的刺激,別人的失敗反而成為了他/她的安慰;更有甚者,整天打聽別人(包括朋友、同事)的成敗,整天詛咒別人的好運,對別人的不幸總是幸災樂禍。3.自以為是型。顧名思義,這種心理的根源主要是自以為是,自詡正確。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認為自己就是比別人強,自高自大,專橫跋扈,不能理性,不能客觀分析,片面、偏執,從不把別人放在眼里,目中無人。另一種是害怕別人比自己強,故作清高,傲慢不遜,聲色厲人,直至自欺欺人。
4.自私型。自私作為人的屬性之一,有主客觀之分,主觀上的是計較個人得失、有私心雜念、使壞心眼、不顧情意、不講公德;客觀上的則表現為為達到個人目的,多吃多占、誣陷他人、侵吞公款、殺人越貨、鋌而走險。它經常與自私自利、損人利己、損公肥私等概念連在一起。自私之心自古有之,也是萬惡之源。在日常生活中,自私型扭曲心理主要指主觀上的自私欲。由于自私欲望的極度膨脹,自私者一心只想著自己,一切為了自己,過多的看重錢財,從不關顧別人,只要索取,不愿付出,翻臉不認人,直至不與別人交往,沒有朋友。
5.虛榮型。虛榮即講求表面上的光彩和榮耀,表現為虛榮心理。心理學認為:虛榮心是一種扭曲了的自尊心,是自尊心的過分表現,是一種追求虛表的性格缺陷,是人們為了取得榮譽和引起普遍的注意而表現出來的一種不正常的社會情感。比如,明明知道某個名人住在你們小區但跟你沒有多大關系,你總是說你和她/他如何熟悉,總是夸耀你和他/她的關系來抬高自己;明明知道作這樣的決定對自己不利,但為了面子,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最后,既傷害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
6.幻想型?;孟胧侵赶騻€人所希望的未來事物的想象過程,本來沒有什么問題。但過度不切實際的幻想也會造成心理扭曲,造成脫離實際,想入非非,整天生活在虛擬的世界里,長期以往,會患上幻想癥,嚴重者形成心理變態。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