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20 14:51:05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你別責怨孩子太自私、不懂感恩,因為孩子的這些不良品行正是你們培養的,你平時怎么引導孩子的?今天孩子是在用實際行動回報給你們看的,真正需要反省的恰恰是家長父母們。
這個問題就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了,看看問題出在那里,以便及時糾正孩子的這些缺點和錯誤,以免孩子越陷越深。
~人性本善。~
這是的人的天性,沒有父母的言傳身教,孩子是不會自私自利的。我們作為父母的從小要經常陪在孩子身邊,與孩子說說話,做做游戲,經常給孩子講些含有正能量的故事。在學走路時,玩耍中把那些富有正能量的故事傳遞給孩子,久而久之,這些故事和笑話慢慢深植在孩子的腦中,讓孩子們知道什么該做,怎么做,親自講解,親自示范,以保證孩子在成長玩耍中逐漸了解世界的真,善,美。孩子的自私自利不是一生下來就有的。
~孩子就是一張純潔的白紙。~
作為父母,你們的言行,無時無刻地影響著孩子。這時,父母在這張白紙上畫上,謙讓,知禮,自信,自強,報恩……孩子就會收到善因。若在這張白紙上涂上,軟弱,無禮,自卑,虛榮,霸道,懶惰……孩子就會種下惡果。
有父親陪伴長大的孩子,他,她們長大后更陽剛,正直,勇敢,膽大,不服輸……的勁頭。
有母親陪伴長大的孩子,他,她們長大后更善良,細心,溫柔,體貼,有耐心……的忍勁。
所以,孩子的成長夫妻雙方陪伴很有必要。建議夫妻盡量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這樣孩子的性格才不會缺失。大家以為呢?
如果你們做到了這一點了,也許孩子的情況是后來形成的。這就好辦了,必要時與學校配合,要與孩子多談心,給孩子講道理,慢慢去感化孩子,漸漸丟掉那些不良習慣。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是需要感恩的!
您說的現象屬于正常,但家長需要注意。孩子因為不分享引發家長對該行為的指責,評判孩子的行為對其貼標簽,容易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兩三歲的孩子常常喜歡把“我的”、“這是我的”掛在嘴邊,只要別人走上前動了某件物品都會強化Ta對該事物的占有欲。這說明孩子正逐漸形成了自我意識,開始獨立了,這種占有是孩子成長過程中自我意識中的一部分。反而是家長在這個特殊的時期過多的干涉,會因為不分享被家長指責產生消極情緒,負面強化了“分享”觸發的痛苦情緒。
家長需要站在孩子的認知角度幫助他們啟發學習,針對分享的困擾,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例如:踢球游戲,家庭中可多人參與,告訴孩子游戲規則,相鄰或對角傳球,傳球次數越多得分越高(得分可以建立在喜歡的事物上),讓孩子體會因為傳遞、分享帶來的快樂。也可以通過繪本和動畫的片的方式穿插學習,最終目的是幫助孩子啟發并成功引導行為。
謝謝邀請,我認為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孩子的成長.和孩子的性格,與父母之間有很大關系。
因為父母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孩子.都看在眼里,父母要是一個非常溫柔.體貼別人的人。
那么你的孩子.也是和你一樣,也會體貼父母.體貼別人。
父母是一個善良.而又愿意和家人.或者朋友分享自己的美好的事情,那么你孩子.也是如此。
父母要是一個.特別自私的人,孩子也會模仿父母的自私。
所以父母形象.和品徳,都會給孩子帶來.很多的影響,父母有一個特別好的道德修養,孩子基本上.和父母一樣,也有好的道徳修養。
父母引導孩子.是最好的老師,孩子自不自私.與父母.有很大的關系。
父母要是.經常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孩子將來也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孩子將來.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都與父母引導占很大一部分。
所以父母.引導孩子,是當前唯一重要事情。
家長對孩子“自私”是天性使然。我們可以看到,動物帶寶寶期間,會變得更具有攻擊性。人或者是其他動物如果要靠近寶寶,可能會受到攻擊,前一段時間,哺乳期的狗咬傷了幾個路人,就是這個原因。
如果有幾個小朋友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我們必然最關心自己的孩子,這就是“自私”的體現,與其說是“自私”,不如說是對自己孩子的愛。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偉大的。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度”的問題。對孩子的愛過了頭,超過了“度”就成了溺愛。溺愛會造成嚴重后果。
無原則的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將來孩子大了,會覺得一切都是自己的,不會計劃,好壞不分。有人說,孩子要什么都通通滿足他,長大以后,必然敗家。這是很有道理的。
不懂孔融讓梨,不懂分享,自私自利,將來長大了,必然人們都不愿意接觸,沒有朋友。
愛是相互的,我們愛孩子無可厚非,但是更要讓孩子懂得愛別人,愛與被愛是相輔相成的。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