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20 21:41:39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應該了解什么是性格?性格屬于個性心理特征范疇,一個人的性格給人的感覺,是通過這個人性格的各種特征表現出來的。
性格特征包括性格的態度特征、情緒特征、意志特征和理智特征。
性格的態度特征,是性格中表現出來的對他人、對自己和對學習工作生活的態度上的特點。對他人是真誠熱情還是虛偽冷漠,對自己是自尊自信還是自負自卑,對工作是認真負責還是敷衍拖拉等等。
性格的情緒特征,是性格在語言、行為和表情中表現出來的情緒情感特點。是秉性溫柔仁厚還是脾氣暴躁,是外露強烈還是隱現內斂等等。
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性格在行動中表現出來的意志特點。是堅定果斷還是優柔寡斷,是堅強還是懦弱等等。
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性格在處事時表現出來的認知特點。是形象思維型還是抽象思維型,是想象豐富還是想象貧乏等等。
性格就是通過這些特征中的不同特點的組合而綜合地表現出來的。
因此,性格形成中先天因素固然很重要,但也離不開后天的生活環境和教育的巨大影響。
從心理學的角度上說,性格是先天遺傳的氣質和后天形成的條件反射兩者的合金。
氣質是大腦皮層神經活動類型在心理上的表現,主要有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和抑郁質,氣質是先天遺傳的,沒有好壞之分。
條件反射則是在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和各種類型教育中建立的,這種影響和教育既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因而在性格的特征中也會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而出現良好或者不良的性格特征。
總之,性格的形成既有先天遺傳因素的作用,也受到后天環境和教育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在學齡前成長發育的關鍵年齡段,這種后天的影響更為重要,作用也更為巨大。要培養孩良好的性格特征,幼小時良好的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家長自己在各方面也應該以身作則,用良好的行為規范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
最大原因是父母沒有足夠時間去了解孩子和陪伴孩子。窮養富養都不如愛養,孩子是大人的縮影,如果你脾氣暴躁,他們也會失去安全感,以為暴躁才能保護自己才是解決事情的方法。所以我們大人首先就要學會在孩子面前控制情緒。先去了解他為什么這樣,好好溝通
孩子入學之后有些變化是很自然的事,原因很多,不外乎這幾點:
其一,環境的變化。幼兒園和學校從校園硬件、教室布置、甚至桌椅擺放都不一樣,離開了熟悉的環境,暫時不適應很自然,要注意的是原來在幼兒園中是不是有孩子特別在意的物件、玩具啥的,有的話,要注意引導、引開注意力。
其二,要求的變化。幼兒園以游戲為主,小學逐漸要過度到學習。由此,老師講課、對待學生的態度也會相應有變化。要引導孩子適應要求,不能讓老師來適應你的孩子。
其三,家長的變化。在幼兒園時,家長主要關注孩子的情緒,到了小學,有些家長比較焦慮,從而會影響孩子。這個需要家長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不要過度期望,有點耐心,慢慢就會好的!
這個現象不要掉以輕心,剛入學、三年級,快畢業這三個階段,家長要加強觀察,隨時注意孩子的變化,做出正確的反應,孩子就會健康陽光地成長!
我是若水:專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孩子成長等,專注悟空問答。歡迎關注!
古希臘哲學家亞歷士多德說: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品格;播種一種品格,收獲一種命運。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在無數的行為活動中凸顯其性格的的。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教育中的一切都應該以教育者的人格為基礎,因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p>
家庭教育是育人的教育,是性格的教育,是生命的教育。人之初,性本善。作為父母,應尊重順應孩子的天性,使孩子的性格自然形成。作為父母,不能控制孩子,也不能讓孩子控制父母。要想孩子性格好,父母首先應該清楚:孩子生而平等,地位不比父母高,也不比父母低;父母只有培養教育孩子既是義務,也是責任;沒有控制、命令孩子的權力。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定要學會傾聽,學會尊重,讓孩子感到他是家庭的一員。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要給孩子做好表率。父母也不能做口頭上的發號施令者,而是參與到孩子具體的學習生活活動當中去,和孩子一起做事,一起探究,一起思考,一起分享。
學校教育是知識的教育,是性格的教育,是為孩子終身發展奠基的教育。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受玩小動作,孩子做事粗心大意,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做事、做作業拖拉,孩子的日常學習活動中專注度不高等,都是客觀而真實的存在著。什么是好學校?悅納自己的就是好學校。什么是好校長?有辦學思想的校長就是好校長。什么是好老師?公平對待每一個孩子的老師就是好老師。我們每個人高矮不一、美丑不等、各有所長、五光十色、甚至千奇百怪,一個好的學校就是絕不大驚小怪,無論怎樣,都統統接納。這就是教育的意義,這就是教育的內涵;這就是校長的擔當,這就是老師的作為。
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無論是家長、校長還是老師,都應該是既能享受得了幸福,也能擔負得起苦難。良好的教育,并不會幫我們免除人生的苦痛,但可以決定我們的態度,教得我們應對的方法,直面所有想得到和想不到的結果。假如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在培養孩子的性格上,如此有機的結合起來,我們相信,未來的孩子,性格上一定是堅毅的孩子,一定是果敢的孩子,一定是規矩的孩子,一定是自有作為有擔當的孩子,一定是既能拿得起放得下的孩子,一定是寵辱不驚的孩子。
一家之言,敬請批評指正。(圖片來自網絡,聯系必刪。)
若水---2019年7月22日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