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性格急躁會得癲癇嗎(小孩性格急躁怎么辦)

admin時間:2024-01-21 06:17:51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癲癇發作之前會有什么征兆呢?

癲癇是一種慢性神經系統疾病,在我國又有“羊角瘋”、“羊癲瘋”之稱。從嬰兒期至老年期均可發病,更讓人擔憂的是,有數據顯示我國只有近一半的癲癇患者得到了正規治療。由于其病程長、致殘率高,加上治療的不規范,給患者軀體、心理、家庭乃至社會都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為什么會得癲癇?

很多患者會納悶:我祖祖輩輩都沒得過這個病,怎么我會突然得了癲癇呢?其實,遺傳因素導致的癲癇在所有癲癇病人中占比是很低的,大部分病人是散發病例。有些病人通過頭顱核磁共振發現,比如腦炎、腦腫瘤、腦血管畸形、腦皮質發育不良、腦出血、腦梗死、海馬硬化等等(部分病因可以通過手術治療),也有一部分患者磁共振正常,找不到結構性病因,稱為原發性癲癇或隱源性癲癇。也就是說,即使找不到病因,也不影響癲癇診斷。

癲癇發病時有哪些癥狀?

癲癇病發病有什么癥狀一、癲癇小發作的表現:癲癇小發作又稱失神發作,典型的表現為病人有短暫意識喪失,大多數意識完全喪失,偶爾意識障礙較淺,對周圍有所了解,能聽見問話,但不能回答。多數每次發作2-15秒,不超過1分鐘,每日數次至數十次。突然發生,突然終止。表現為言語及活動突然中斷,兩眼凝視,偶爾上翻,有時面色蒼白,無先兆。手中持物落地,有時打碎飯碗,發作停止后,繼續原來的活動。

癲癇大發作可分四個時期:

1.先兆期:有頭暈、胃部不適。

2.強直期:突然意識喪失、倒地、頭后仰、肢體強直,由于隔肌痙攣,病人發出羊羔樣吼叫,面色青紫、瞳孔散大、呼吸暫停,持續數十秒不等。

3.陣攣期:羊癲瘋發作時,患者全身肌肉有節律性抽動、常咬破舌頭、口吐白沫、可伴有大小便失禁,一般持續1-3分鐘。

4.恢復期:一般要數十分鐘才能清醒,病人對發作過程不能回憶,全身疼痛、乏力。個別病人在恢復期有狂燥、亂跑亂叫、打人毀物等情況發生。

癲癇發作沒有立即中止發作的辦法!

目前,無論是用手強按患者手足、掐按人中還是臨時灌藥等都無法縮短發作時程、減少發作強度。相反用手指刺激人中和合谷等穴位反而容易掐傷皮膚,嚴重者可留下疤痕;往嘴里塞東西,這更是禁止的錯誤做法。

因為即使是全身強直陣攣發作的癲癇病人,由于身體具有自我保護的機制,也很少出現咬傷自己的情況,就算咬傷舌部也不嚴重。但是,這種保護機制并不會保護別人,因此偶有發生病人咬傷施救者手指的情況,甚至可以咬到骨折。

此外,癲癇發作時牙關緊閉力量很大,有的施救者強行硬掰病人的嘴往里頭塞東西,可導致下頜骨等骨折、關節脫臼,還有把病人牙齒都撬爛的。還有就是塞入病人嘴里的東西容易被誤吸到氣管里,有可能導致窒息;而強行按住病人抽動的肢體,若按壓得力度控制不當,可能會造成患者軟組織損傷、關節脫臼、骨折等二次損傷,如大腿股骨骨折等。

事實上,除了持續狀態,每個患者的癲癇發作持續時間相對固定,多不會超過5分鐘,發作強度也會自行減弱、逐漸平息,目前尚無發作時的臨時措施能立即中止發作。

正確處理:讓病人安全的抽動5分鐘

2010年心肺復蘇指南中有關癲癇發作的指南指出,癲癇發作現場處置兩大原則:確保氣道開放和防止受傷。約90%的癲癇發作可以在5分鐘之內自然緩解,因此建議周圍的人要保持冷靜,在保護病人不受傷的情況下,讓病人安靜地抽5分鐘即可。

正確方法,請大家記住:“三不”“二保護”

“三不”

不要強行約束病人;

不用強行按住病人;

不要強行塞入異物。

“二保護”

保護病友的頭部以及身體的安全,讓病友發作期間不致意外;

保持病友呼吸道的暢通。

相反,癲癇發作該保持他的呼吸道順暢;不要立刻喂食飲料或藥物,即使病友蘇醒后,喂食或吃藥都是不必要且非常危險的動作,病人此時需要的是休息。此時最好的姿勢是讓病友側躺、松開衣物。如果上衣扣子太緊,可以幫他解開。

總之,救護者要做的就是始終陪護在癲癇患者身邊,保護好病人的安全,直到確定癲癇發作結束或醫療專業人員到達。

何時需要撥打120?

大多數癲癇發作持續時間都不長,而且意外風險比較低,不需要醫療援助。但在下列情況下,

需要獲得緊急幫助:

1.發作時間超過五分鐘

2.一天出現數次發作并且間隔時間很短

3.呼吸困難或有窒息風險

4.癲癇發作期間導致外傷

5.水中出現發作或孕期發作

特別提醒:患者發作時,許多家屬往往亂作一團,殊不知此時記錄的發作視頻資料是珍貴的病史資料,對醫生的診斷、抗癲癇藥物選擇和預后判斷都具有重要意義,對患者病情很有幫助。因此,在保護好患者的同時,應積極記錄發作時的視頻資料,如果沒有記錄視頻的條件,也應該用描述性文字記錄發作時間、發作表現、持續時間等,作為就診時重要的病史資料供醫生診療參考。

治療癲癇的常見方法有哪些?

1.藥物治療癲癇

為主要的癲癇病治療方法,治療原則為用藥早、劑量足、服藥準和時間長。在準確診斷為癲癇后應馬上服藥,來控制病癥的發作。

用藥時藥物劑量要嚴格掌握好,患者要堅持長期用藥,切記不可突然停發藥,以防病癥反復發作或加重病情。

2.病因治療癲癇

日常生活中患癲癇病的人很多,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的飲食和充足的營養,是一個必要的條件,保證人體的生長發育。這就是缺乏營養的飲食,從而導致體質比較虛弱,相反,食用過多也會損害肝胃。因此,我們一定要合理的安排飲食,均衡營養。

3.手術治療癲癇

手術治療方法為通過進行手術去除患者體內誘發癲癇病癥的腦組織,切除其致癇區,有效避免癲癇疾病的發作。

但手術治療成功必須要準確確定其致病區,且手術治療需在正規專業醫院進行,以防止手術不當對患者帶來不必要的損傷。

癲癇這個病是由什么引起的?我婆婆有癲癇?

談一談癲癇的病因病理和中醫診治的辯證分類

癲癇是一種發作性神志異常的疾病。臨床上可表現為短暫的感覺障礙,肢體抽搐,意識喪失,行為障礙或自主神經功能異常等不同癥狀,或兼而有之。

大多數病人的癲痛(發作)是由腦內外各種疾病所引起,稱為繼發性癲癇,目前原因不明的稱為原發性癲癇。原發性癲癇發病年齡多為5歲前后和青春期。本病的預后取決于病因,一般來說,原發性癲癇如用藥及時、規則,預后較好,不影響壽命,否則,易使癲癇反復發作,頑固難治。癲癇屬中醫“癰證”范疇。

【病因病理】

癲痛的病因可分為先天原因和后天原因。孕婦失其調養(母體突受驚恐)和胎兒發育不全為先天原因:后天原因為七情失調,腦部外傷,以及六淫外邪侵襲,或飲食不節,勞累過度,或患其他病之后可致臟腑受損發為痛證。

病理變化為母體突受驚恐,一則導致氣機逆亂,一則導致精傷而腎虧,所謂“恐則精卻”,使胎兒發育產生異常,出生后發生輔證,此為先天因素所致。后天因素所致癇證主要由于驚恐和飲食失節,導致臟腑功能失調:突受大驚大恐,造成氣機逆亂,“恐則氣下”,“驚則氣亂”,進而損傷臟腑,如肝腎受損,可使肝腎陰虧,生熱生風,脾胃受損則健運失司,痰濁內聚,一遇誘因,風火痰熱上竄腦神,蒙蔽心神清竅,而發癲癇。如果情志不舒,疲勞過度,肝氣郁結,肝風夾痰上逆,閉塞心竅,壅塞經絡,也可發為癲癇。此外,由于腦部外傷之后,神志逆亂,氣血瘀阻,絡脈不和,也可發為癲癇。癲癇與腎、肝、脾三臟關系最為密切,病機轉化與風、痰、瘀有關,尤以痰邪作祟最為重要。

【診斷要點】

1.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在多數情況下,詳細的病史、臨床特點、仔細的體檢,結合腦電圖等輔助檢查,可以明確診斷。

2.大發作也稱全身性發作。以意識喪失和全身抽搐為特征,可為原發性或繼發性,目前認為大部分屬繼發性。發作可分為三期:先兆期、強直期、陣攣期。

3.小發作多無全身陣攣發作,以意識障礙為主。單純型僅有意識喪失,復合型則伴有簡短的強直、陣攣,或自動癥,以及自主神經癥狀。

4.部分性發作包括單純部分性發作和復雜部分性發作,前者多為大腦皮質局部病灶引起,后者又稱精神運動性發作。

5特殊綜合征多發生在嬰幼兒或青少年,如嬰兒痙攣癥,良性兒童中央區一顳葉棘波癲癇,兒童枕部放電灶癲癇等;尚有5%的癲癇患者可為誘發性癲癇。

6.腦電圖檢查是常規和重要的檢查方法。發作間歇期的腦電圖加上各種誘發方法,對各型癲癇發作的陽性率可達80%~85%。若能在發作時作描記,則更有診斷意義。

【辯證分型】

1.風痰閉阻癥狀:在發作前常有眩暈,胸悶,乏力,身體局部抽動等癥(亦有無明顯先兆者),發則突然跌仆,神志不清,抽搐吐涎,或伴尖叫與二便失禁。也有短暫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而無抽搐者。舌苔白膩,脈多弦滑。

證候分析:眩暈,胸悶,乏力,身體局部抽動等癥,均為風痰上逆之先兆癥狀;肝風內動,痰隨風動,風痰閉阻,心神被蒙,神不守舍,則癰證發作;肝郁則脾不健運,痰濁內生,風痰上涌而吐涎沫;如痰濁不重,偏于風者,可僅有短暫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而無抽搐;舌苔白膩,脈弦滑,均為風夾痰濁之象。

2.痰火內盛癥狀:發作時昏仆抽搐吐涎,牙關緊閉,或有吼叫,平時情緒急躁,心煩失眠,咯痰不爽??诳喽桑忝?,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證候分析:肝火偏旺,火動生風,煎熬津液,結而為痰,故咯痰不爽,口于口音;風動痰升,阻塞心竅,神明受擾,則昏仆抽搐吐涎,且牙關緊閉;肝氣不舒,則情緒急躁;火擾心神,則失眠心煩;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均為肝火痰熱偏盛之征。

3.脾虛痰濕癥狀:平日倦怠乏力,胸悶,眩暈。發作時面色晦滯或瞇白,四肢厥冷,神識昏朦,蜷臥拘攣,或抽搐頻發,嘔吐涎沫,啼聲低怯。舌淡胖,苔白膩,脈細滑。

征候分析:脾胃陽虛,濕痰內蘊,因而平日倦怠乏力,胸悶;陽氣不足,無以溫煦肢體,故發作時面色晦滯,四肢厥冷,啼聲低怯;痰濕蒙蔽清竅,故神識昏朦,拘攣,抽搐;舌淡胖,苔白膩,脈細滑乃脾陽不足,痰濕內盛之象。

4.髓海虧虛癥狀:癲病發作日久,神思恍惚,面容憔淬晦黯,失眠,健忘,心悸,頭暈目眩,腰膝酸軟,神疲乏力。苔薄膩,脈細弱。

征候分析:由于癲癇反復發作,日久不愈,導致心血不足,髓海虧虛,肝腎不足,精血虧耗,心肝腎俱虛,故出現神思恍惚,健忘失眠,心悸,頭暈目眩,腰膝酸軟,神疲乏力等癥;苔薄膩,脈細弱為心肝腎俱虛之象。

5.瘀阻脈絡癥狀:多有頭部跌撞、腦部受傷史,癲癇日久不愈。平時可有頭痛,精神抑郁,肢體麻木或頭面麻木等。發作時癥狀較固定,抽搐或全身或局部,發作后常有頭痛。舌質紫黯或有瘀點,苔薄白,脈澀或弦緊。

證候分析:頭部外傷,血苑于腦,瘀阻腦絡,久病人絡等均可引起頭痛,且痛有定處;脈絡瘀阻,則肢體麻木或頭面麻木,發作時抽搐也較固定不變,發作后頭痛較明顯;舌紫黯或有瘀斑,苔薄白,脈澀等,為血瘀之征。

為什么有的孩子會患有兒童抽動癥?

兒童抽動癥到目前為止,并沒有完全從醫學和遺傳學上確定病因,一直處于分類研究過程中。到目前為止,研究出以下五種原因:

原因一:遺傳因素。研究表明該障礙與遺傳因素有關,但遺傳方式尚不明確,可能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原因二:神經生化因素。抽動癥與神經生化因素之間的關系非常復雜,協商無最后定論,可能存在以下幾種異常,第一是多巴胺運動過度或受體超敏,蒼白球等部位谷氨酸水平增高。

原因三:去甲腎上腺素功能失調。去甲腎上腺素既是一種神經遞質,主要由交感節后神經元和腦內腎上腺素能神經末梢合成和分泌,是后者釋放的主要遞質。也是一種激素,由腎上腺髓質合成和分泌,但含量較少。循環血液中的去甲腎上腺素主要來自腎上腺髓質。大約有50%到60%的患兒存在非特異性腦電圖異常,少數患兒存在上頭腦ct異常,不能萎縮。

原因四:5-羥色胺水平降低。5-羥色胺最早是從血清中發現的,又名血清素,別名5-HT。5-HT作為神經遞質,主要分布于松果體和下丘腦,可能參與痛覺、睡眠和體溫等生理功能的調節。中樞神經系統5-HT含量及功能異??赡芘c精神病和偏頭痛等多種疾病的發病有關。該原因屬于社會心理因素,應急可以誘發有遺傳易感性的個體發生該病。

原因五:乙酰膽堿不足,活性降低。乙酰膽堿是一種神經遞質。在組織內迅速被膽堿酯酶破壞。乙酰膽堿能特異性地作用于各類膽堿受體,但其作用廣泛,選擇性不高。臨床不作為藥用,一般只做實驗用藥。在神經細胞中,乙酰膽堿是由膽堿和乙酰輔酶A在膽堿乙酰移位酶(膽堿乙?;?的催化作用下合成的。主流研究認為人體內該物質含量增多與阿爾茲海默病(老年癡呆癥)的癥狀改善顯著相關。

通過上面的原因歸類,可以看出抽動癥是一種很棘手的病癥。我從事家庭教育研究多年,接觸過不同年齡段的抽動癥患兒,我主要從心理因素去研究成因。在對患兒進行心理干預的情況下(部分會輔助于藥物),大都痊愈了,但是康復的周期有長有短。

時間最長的患兒從幼兒期一直持續到青春期結束,象這類孩子基本上沒有借助藥物治療。

時間相對較短的患兒,通過借助于藥物(中藥)+心理治療,幾個月就可以見效,抽動癥狀明顯減輕。

對于所有的患兒來講,心理治療得當的話,一般都會有助于抽動癥的緩解和康復,這說明抽動癥與心理壓力過大,或無形的焦慮感會導致患兒缺乏心理安全感,既而從心理因素影射到生理病變。通過對患有抽動癥兒童家庭觀察來看,幾乎每一例患兒父母都有過對孩子打罵或體罰現象,家長一般都脾氣暴躁,夫妻有經常吵架,或者年輕父母與家里照看孫輩的老人有矛盾發生。患兒在學習上面一般都處于中等成績及以下表現,說明抽動癥嚴重影響兒童注意力的專注和理解記憶能力。

癲癇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癲癇俗稱羊角風,它不是單一的疾病,而是好多種疾病都能引起的腦功能障礙,其表現是多種多樣的。人們對癲癇發作比較了解,如突然意識喪失、人事不省、眼球上翻、口吐白沫及四肢抽搐,都知道這是癲癇。而對于無抽風的小發作人們多不了解,不知道是癲癇。

癲癇小發作表現為短暫的,僅僅幾秒的失神發作,如手里拿著的東西,一愣神工夫會突然落地,正說著話腦子一混、一迷糊,語言中斷,正做著什么事突然活動停止,1天可以反復發作幾十次。人們對于特殊類型的癲癇知之更少,如以頭痛為主要表現的頭痛性癲癇,以腹痛為主要表現的腹痛性癲癇總而言之,癲癇是一種發作性疾病,每次發作的形式類似,發作前可以有先兆,也可以無先兆,發作后一切都正常。只要具備這些特點,就應該懷疑癲癇,腦電圖可以協助診斷。也就是說腦電圖有癲癇波型,就可以確診;沒有癲癇波,也不能否定癲癇,因為癲癇波也不是持續出現的。所以,癲癇不發作時,腦電圖很難描出癲癇波。順便告訴大家,只要是較知名的專科醫生作出癲癇的診斷,都是有理有據,是可以相信的。因為有些家長總認為孩子不抽風就不是癲癇,再就是不承認自已孩子會得癲癇這種現實,以致患兒得不到及時的治療。癲癇發作一次,對大腦損害一次,大腦損害越嚴重,癲癇發作越厲,藥物治療越困難??梢哉f,好多難治性病是家長亂投醫。

癲癇病的類型,怎樣識別癲病

癲癇是一種小兒時期最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藏病發作主要是病變的腦細胞興奮性增高,從而過度放電,引起暫時的腦功能紊亂;癇發作的表現是突然的意識喪失和肌肉抽搐,也可有感覺、情感行為功能的異常表現。有人問癲癇到底有多少種表現,一下子誰也說不清,可以這樣講,大腦有多少種功能就有多少種表現;大腦能做什么,比如說大腦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溫覺,痛覺、觸覺、壓覺、運動、語言、唱歌、跳舞、寫字等功能,然而癲癇都能把它表現出來。有時以一種功能,有時多種功能的組合表現出來,因此癲癇的表現多種多樣。雖然癲癇的表現“千姿百態”,但是癲癇病有三個最突出的特點:一是突然發作;二是可以自行停止;三是經常反復發作。凡具備這三大特點者,均應考慮癲癇。對疑似癲癇病人,應進行腦電圖檢查,發現癲癇波是確診癲癇的依據,目前錄像腦電圖,是癲癇波檢出率最高的腦電檢測技術。醫生是根據臨床發作癥狀和腦電圖情況將癲癇發作分為兩大類:部分性發作和全面性發作。部分性發作開始于腦皮層的某個局灶性區域,而全面性發作同步性開始于雙側大腦半球。但是仍有些發作難以歸類,就列為無法分類的發作。當然部分性發作進一步分為簡單部分性發作、復雜部分性發作、繼發全面性強直一陣攣發作。全面性發作進一步分為失神發作、強直發作、陣攣發作、肌陣攣發作、原發性全面性強直一陣攣發作和失張力發作這6種。醫生這種分型便于選擇抗癲癇藥物,因為治療部分性發作和全面性發作的抗癲癇藥是不一樣的。另外,醫生還根據能不能找出來癲癇的原因,把它分成繼發性(找得到原因)和原發性(找不到原因)兩大類。

癲癇會不會治愈

一提起“癲癇”,人們就會很恐懼,一是百思不得其解,難以接受現實,總想刨根問底,我們家族中祖祖輩輩都沒有,孩子為什么會患上癲癇呢;二是對治療和未來充滿絕望和失意。好多家長在經歷痛苦、絕望、失意之后,往往游走于各家醫院,對治療搖擺不定,或聽信偏方、秘方。能找出病因的癲癇稱為繼發性癲癇,若能把病因消除了,病就好了。例如,腦子里長了豬囊蟲、長了腫瘤也會引起癲癇,把囊蟲殺死,把腫瘤切除就行了;然而有些病因沒法消除,如大腦發育不全或者腦子少長一塊(如腦葉缺損),就沒有辦法補上一塊,所以只能終生口服抗癲癇藥,控制不讓發作。有些癲癇在當前醫學條件下,還找不出來原因,稱為原發性痛,但是藥物容易控制,預后良好,服藥期間不影響或很少影響入托、上學和就業,大多數都能夠治愈。因此,癲癇能不能治愈取決于引起癲癇的原因能不能清除,能清除的就能治愈,不能清除的只能長期服藥控制發作。實際上,有些癲癇藥物治療也能使其完全治愈。至少說目前用藥物有辦法控制發作,但是有些家長接受不了長期服藥這種現實,總認為吃藥會損害大腦,殊不知癲癇發作對大腦的損害比藥物要大得多,況且有些藥物常用量對大腦是沒有損害的。有些癲癇一吃藥,就可不再發作,而有些家長,總企圖擺脫藥物,不聽醫生的再三勸告,往往給孩子突然停藥。殊不知突然停服抗癲癇藥物,會使發作更加厲害,變得更加難治。治療癲癇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效果不好,不能完全控制發作,并不能過早地下吃藥無效的結論。因為無論哪個醫生,都不會看一次病人,一用藥就能把癲癇完全控制。治療癲癇有一個調整藥物劑量與品種的過程,這就像做飯往鍋里放鹽一樣,有時放幾次鹽才恰到好處。一般來說五十到七十的兒童癲癇預后良好,對抗癲癇藥物敏感,發作容易控制,一旦緩解,可以成功地撤藥。預后不確的占百分之十到二十,抗癲癇藥物能夠控制發作,但撤藥后會復發,需終生服藥,外科手術可能會得到改善。另有20%左右的兒童癲癇愈后不良,多數存在腦部基礎疾病,抗癲癇藥物僅能減輕發作,多藥物治療發作仍繼線??傮w上來講,停用抗藥物后約三分之一患者復發,多數發生在2年內。復發的危險因素:發作類型、病因、頭部外傷、顱內感染、腦電圖和神經系統檢查有異常者。

嬰兒痙攣癥也是癲癇嗎

嬰兒痙攣是一種特殊的腦損害,也是比較嚴重的癲癇。發病年齡多在三到七個月,發作時表現為突然出現短暫的意識喪失,頭部及上半身急驟前屈如鞠躬,兩只胳膊前伸,然后屈曲內收,下肢屈曲或伸直,每次抽搐持續一至二秒,常常是一連串抽搐。有時抽搐時喊叫一聲,面色蒼白或青紫,嚴重時每日發作100次以上。此類病兒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發育不良,智力落后,常有癱瘓、腦萎縮等表現。腦電圖顯示正常腦電節律消失,出現大量的癲波。嬰兒痙攣的治療很難,三到四歲以后約半數病人將轉變為其他癲癇形式的發作,預后很差。

癲癇發作時,家長該怎么施救

一般說來,癲癇一次發作僅僅幾分鐘就結束了,患兒發作過后正常如初,無須住院治療。患兒正在驚厥發作時,應按下述辦法處理:

●癲癇患兒如果出現前驅癥狀或者已經發作,立即采取安全保護措施,迅速攙扶患兒,防止摔倒跌傷;將患兒平臥于安靜舒適的床上或平地上,頭偏側向一邊,防止口腔唾液或嘔吐物誤吸;避免各種不必要的刺激;寬衣解帶(解開衣領、腰帶),以利于呼吸。

●仔細觀察發作時哪些部位抽動,是否有意識和知覺,記錄持續時間,以便向醫生描述。

●抽搐發作時,由于肢體和軀干肌肉劇烈抽搐可產生四肢或脊柱的骨折或脫位,因此抽搐時不要強壓肢體,以防骨折及脫白。一直守候在患兒身邊,等待抽風停止。

●抽風停止后,做好清理、安慰工作,消除患兒的緊張情緒如果抽風持續5分鐘不緩解,或10分鐘內多次發作,或1日內多次發作,或既往有超過15分鐘的抽搐史,則應撥打急救電話,或立即送醫院治療,因為長時間的抽描發作有生命危險。

哪些癲癇需要手術

現在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手術也是治療癲癇的方法之一。確實某些藥物難以控制的癲癇,通過手術得到了控制,讓我們看到了曙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癲癇都能夠手術治療。參考國外經驗,結合實際情況,大多數人認為,手術治療癲癇時應考慮以下幾點:

難治性癲癇,一線抗癲癇藥物系統、正規治療2年以上無效者應該進入手術評估。當然對進展性癲癇綜合征和海馬硬化引起的青少年藥物難治性內側顳葉癲癇,以及對腦腫瘤、腦血管畸形、外傷性腦瘢痕等明確器質性病灶的癲癇,更應積極手術治療,不必拘泥于正規藥物治療時間不少于2年的限制。

已明確癲癇發作的起源區,即致癇區,而這種致癇區不是廣泛存在,而是較局限的,也可考慮手術治療。

在取得明確手術治療效果同時,術后不會引起重要功能缺失

以上幾點可作為癲癇患者是否決定手術治療的重要的參考點,當然對于有潛在的變性疾病或代謝疾病者,以及合并有嚴重的全身性疾病無法耐受手術者,合并嚴重的精神障礙和認知功能障礙者,是不能進行手術的。

怎樣預防癲癇和避免癲癇發作

小兒癲癇的預防應從產前保健開始。母親孕期要避免感冒及其他各種感染;不宜飼養寵物,避免與貓狗接觸;要注意全面均衡營養什么食物都要吃,以防缺乏營養;慎用藥物(包括中藥),應在??漆t生的指導下用藥;避免接觸農藥、毒物及放射線;孕婦要定期接受產前檢查,了解胎兒的發育情況;要注意避免早產、缺氧、難產、產傷和感染。嬰幼兒期應盡量避免高熱抽風,監測大腦及神經的發育,積極防治小兒各種腦部疾病,避免腦損傷。

怎樣避免小兒癲癇發作。

癲癇患兒藥物治療的同時,在日常生活中,也應注意避免癲癇發作的誘發因素。常見的誘發因素有發熱、睡眠不足、月經來潮、情感障礙、閃光刺激等。發熱,尤其是39℃以上的高熱是可以誘發癲癇。兒童的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全,有時38℃以上的中度發熱也可誘發癲癇。因此,癲癇患者應注意預防可導致發熱的疾病,如感冒。一旦出現發熱,要及時控制,避免誘發癲癇。過度疲勞和睡眠不足,也是常見的誘發因素。因此,癲癇病人應該生活規律、勞逸結合,注意休息和睡眠。癲癇患者也應盡量避免重體力勞動及大運動量鍛煉,因為這些活動引起的大口呼吸、過度換氣也是常見的癲癇發作的誘發因素。癲癇患者可進行輕度、中度的體力勞動和體育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體育鍛煉項目等。月經來潮也容易誘發癲癇,一般在月經前或經期中易誘發。女性患者在經期應注意休息和避免情緒波動,可在醫生指導下在月經期適當增加藥量,避免發作。強烈的情感活動,如大悲、大喜、受驚嚇等都是常見的誘發因素。穩定癲癇患者的情緒,避免劇烈情緒波動,這是癲癇患者和家屬都應努力做到的。一些癲癇患者因長期受腦內癲癇灶及抗癲癇藥物影響,人格及性格有所改變,不同于常人。這些人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緒,易急躁、沖動,這就需要家人的理解和呵護,用愛心、耐心引導患者,使患者盡量少受刺激,保持較平和的心態、穩定的情緒,從而避免癲癇發作。中樞神經興奮藥物如利他林和其他類藥物,如氟哌酸、左旋氧氟生沙星等也可誘發癲癇。所以癲癇患者在生病就診時,須告知醫自已有癲癇病史,盡量避免使用誘發癲癇的藥物。有些藥物根據病情確實需要使用時,也須在醫生的觀察下使用。閃光刺激也是很重要的癲癇誘發因素。因此應避免長時間看電視、上網和打電子游戲。另外,生活中的一些習慣和事物也成為書患者癲癇發作的誘發因素,如飲食過飽,食用刺激性、油膩性食一些強烈刺激性的氣味等都可以成為誘發因素,均應注意避免。最后需要強調的是,癲癇病人要注意總結和避免引起自己癲癇發作的誘發因素。

治療癲癇的原則是什么

病因明確的癲癇,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對于病因不明或雖然因明確但不能根治者,應該長期服藥治療。藥物治療的目的是控制發作,減少腦損傷。治療開始越早,預后越好。根據癲癇的類型選擇抗癲癇藥物。盡量用一種藥物治療,當一種藥物效果不好時,再加用另一種藥物。如果需要更換藥物,也應逐漸用新藥代替舊藥。適當調整藥物劑量。在醫生指導下,嚴格掌握服藥時間、用藥劑量、加量方法,不能漏服藥物,更不能任意減量、停藥或間斷不規則服藥。一般來說開始逐漸增加劑量,達到有效量控制發作,堅持長期的鞏固治療,最后緩慢減量,直至停藥。有條件時,可以根據血樣濃測定結果來調整藥物的劑量。服藥期間觀察藥物療效反應,記錄發作次數和發作表現,明確發作控制情況。堅持長期、規律、合理的個體化治療。長期規律服藥,療程要長,以減少復發;不可突然停藥或突然更換其他藥,以免引起癲癇嚴重發作。一般長期服藥到癲癇完全停止后,再服藥2~4年,方可逐漸減量至停藥。減量及停藥的過程不能太短,一般不少于1年。若癲癇僅在夜間發作,可僅在睡前服1次藥。定期復查和注意藥物的副作用。治療期間每隔1~2個月復查一次,以判斷療效,調整藥量,發現藥物的副作用。多數抗癲癇藥可使自物胞減少或損傷肝臟,因此服藥期間每隔2~3個月應復查一下血象及肝功能。

樹立信心,避免誘因。年長兒常因患病及長期吃藥而焦慮、恐懼和自卑。因此家長應多做孩子的思想工作,解除精神負擔,增強治療病、戰勝疾病的信心。家長要有耐心,不要因此而厭惡孩子,要多心孩子,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避免誘發因素。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