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21 09:36:55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因材施教,人人都是人才
一、內向性格的孩子本身就對自己要求很高的、很嚴的,本來就是一個活得很累的人,老師再對他們高標準會加重他們的累。累過頭了,就會形成焦慮。內向性格的孩子敏感、細膩,因此就要粗線條地對待,使之更加大氣,讓他們多去看看周圍的人,或者說多看看外面的大世界,盡量別給他們鉆牛角尖的機會,以免他們會更加敏感、更加細膩、更加較真兒。
二、千萬不可以用憤怒對待他們。內向性格的孩子大聲說話很容易讓他們感覺到是在挨批評,他們臉皮很薄,也許瞪他們一眼就會哭呢。所以對這樣的孩子不要用高聲憤怒的語調對待,這樣他們才能打開心扉,否則他們可以長久地默默無語。
三、對于內向性格的孩子依然要表揚。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受到肯定,內向性格的孩子尤其需要,但是表揚的方式應該跟別的性格的孩子有所不同。因為他們很害羞,臉皮很薄,如果能夠表揚到細節的部分,那是內向性格的孩子最喜歡的,因為他們很關注細節,所以他們特別希望你能看到其漂亮的細節。
四、要引導內向性格的孩子表達自己。內向性格的孩子有一個特點,如果老師給他們很大的安全感,他們就很愿意表達的,他們的表達水平一點兒問題都沒有,只是能沉得住氣而已。溝通是一種習慣,習慣是培養起來的。對于內向性格的孩子更要注重從小就不斷跟他們說話,找更多的機會讓他們說話,鼓勵他們多參加班集體活動,參加班干部競選、參加演講訓練班,等等。
五、不要催促內向性格的孩子做決定。內向的人是被動型的,他的節奏會稍慢一點兒,所以他要想做決定,一定是想清楚了、想完整了、想得完美了他才會說出來。所以你最好不要催他,因為催他也是沒有用的,他不會配合。
教師們真的需要下苦功夫好好引導和培養那些性格內向的孩子,一個好的老師會懂得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只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相信我們一定會感化他們的。
因此,班主任在做性格內向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時,首先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幫助他們找到比較良好的自我感覺,因為“人們的自我感覺組織著他們的思想、感情和行動。
自我感覺使人們能夠回憶過去,評估現在,計劃未來――并因此做出適應性的行為,還要幫助學生大膽地去和其他同學交往交流,融入到大集體中去,鍛煉自己的社會人際交流能力,以及自己的表達和表現能力,從而更好地發展自我綜合素質。
沒有哪個孩子從小就對學習有多么排斥,他們或許不那么刻苦,鉆研學習,但是也沒有從小就一點不喜歡學習。
其實孩子對未知都是有一定的探索興趣的,對待學習也是一樣。那為什么過了一段時間,比如說到了初一,或者到了高中,學生就越來越不愛學習了呢?我想最主要的還是孩子在學習中沒有找到他的成就感,沒準還出現了很多的挫敗,所以,他們為了避免這種失敗感,就選擇一種自己不愛學習的一種方式來逃避這個問題。所以要想讓孩子喜歡學習,最主要的是讓他保持對學習的興趣,在學習中能夠找到自己的成就感,對于他取得的一點點進步,都要及時地加以肯定鼓勵,這樣的話,形成良性循環,也許孩子會慢慢地對學習沒有那么抵觸。
找準原因,對癥下藥。
1、對于學習吃力的孩子,父母需要做到以下3點:01理解孩子、接納孩子。如果連父母都覺得自己的孩子笨,看不起孩子,嘲笑、責罵孩子,那么,還有誰能夠給孩子提供支持與幫助呢?父母需要接受孩子的個體差異,允許孩子以自己的節奏慢慢地趕上來,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長。
02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幫孩子找回自信。父母不要唯成績下定論,讓孩子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要挖掘孩子的優點,幫助孩子找到他擅長的事情,并且著重培養,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閃光點與強大的一面,不斷增強自信心。
03讓孩子學會一些科學的學習方法。那些真正會學習的孩子學習起來其實是很輕松的,他們甚至有更多的時間讀課外書、參加運動。父母可以讓孩子向班級中成績優異的孩子討教一些學習方法,關于記憶、解題、思考等等方面。有的時候,孩子需要揣摩很久才能總結出來的經驗,向別人討教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學到,用對了學習方法,往往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找到孩子的興趣所在,并幫助孩子學會堅持。每個孩子都有屬于自己的天生特質,這是一種天然的、與生俱來的氣質使命,有的孩子天生熱愛小動物,有的孩子天生擅長表演,有的孩子天生擅長文學,有的孩子則擅長攀爬……如果孩子的興趣不能與他所學的東西結合起來,就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父母要善于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允許孩子去做他喜歡做的事情,找到適合孩子發展的空間,拓展孩子的內在潛力,讓孩子的內在能量得到充分發揮,從而在努力中體會到愉悅,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興趣的堅持必定是一個曲折往復的過程,起初的熱情很快就會被學習的辛苦沖淡很多,這個時候,父母要適時地鼓勵督促孩子,幫助孩子順利度過了懈怠期,讓孩子能夠堅持下去。孩子會從這份經歷中會感受到戰勝自我的快樂與成長進步的喜悅。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孩子的興趣愛好生根發芽,最終通過自我推動的內在力量養成受益一生的良好習慣。
3、對于遇到人際關系困擾的孩子,父母需要做到以下3點:01耐心溝通,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父母首先要善于傾聽孩子,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了解事情的真相,簡單粗暴的打罵責罰只會把孩子越推越遠。父母要設身處地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換位思考,而不是站在孩子的對立面。許多時候,當父母知道了孩子面臨的處境之后,才會理解孩子內心的委屈,心疼孩子的弱小,認識到自己錯怪了孩子。
02不去糾結對錯,把重點放在如何解決問題上。告訴孩子,你明白他的處境,理解他內心的痛苦,你愿意幫助他一起共渡難關。然后,以幫助孩子,讓孩子重新快樂起來為出發點,和孩子一起進行頭腦風暴,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03把矛盾降到最小化,以正面的方式處理。經過談心分析之后,如果問題確實出在孩子身上,要鼓勵孩子接受自己,告訴孩子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可能會犯錯誤,但錯誤不是永久的,要學會從錯誤中汲取教訓,也要學會原諒自己,放下心理包袱繼續前行。
如果問題出在老師和同學身上,也不要著急沖動地去理論,這樣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而于孩子不利。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背后與老師或同學進行善意的溝通,幫助孩子進一步理順與老師和同學的關系。
學習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如果孩子覺得痛苦,一定是哪里出了問題。以上只列舉了3種常見的情形,每個孩子遇到的情況都不一樣,遇到的問題也不盡相同,不能夠一概而論,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只要父母學會耐心地傾聽,學會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就能夠真正地幫到孩子,讓孩子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健康快樂地成長。
-END-一般來說,性格太內向的孩子確實較少或者較慢地得到老師的關注。特別調皮或者成績特別優秀的孩子會較多或者較快地得到老師的關注。
當然,孩子能夠更多的獲得老師的關注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好處的。那么,家長怎么做才能夠幫助孩子獲得老師更多的關注呢?
一,引導孩子努力改變內向的性格。盡管性格具有穩定性,但還是可以改變的。盡管性格內向與性格外向無所謂好壞,但性格內向的人對比性格外向的人獲得社會認可的機會要少些。所以努力改變內向的性格是有必要的。
二,教育孩子要充滿自信。內向的孩子一般不自信。一個自信的人就能坦然勇敢地面對任何人。所以,家長要挖掘放大孩子的優點,其實,仔細尋找,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把優點找出來,優點就變成了自信,有了自信,就有了和別人交流溝通的底氣。
三,鼓勵孩子主動和同學及老師打招呼交流溝通。比如在學校里碰到老師主動喊“老師好”。
四,多帶孩子參加一些社交活動。
五,多鼓勵孩子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
六,尋求老師的幫助。其實,一個負責任的老師會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內向的孩子也是老師關注的對象。如果家長特別請求老師關注孩子,老師會更加關注的。在班級建設中,“一個不能少”是老師的原則。
真是遇到知己了,感覺你就像以前的我,我是獨生子,小時候就養成了,像你說的這種性格,我現在就把我的改變分享給你。
從小學到剛上初中,我都沒什么朋友,因為不愛說話的原因,所以也受到一些女生的欺負,不敢跟老師說,老師每次都讓我們交日記,所以就寫進了日記里,最后她們在也不敢了。讓我最受傷心的就是換坐位那一次,有一個女生當著我的面跟老師說:“我不想跟他坐,他跟啞巴一樣”,你們應該能體會到我當時的感受。
到了初中,我開始了改變,先從說話開始,每天都逼自己都說一點,不會的題目,鼓起勇氣問同學,積極參加集體活動,每次想放棄的時候,都告訴自己:“你想成為被人嫌棄的人嗎?”,我努力堅持著,最后慢慢地就習慣了,還當上了體育委員,只想說:“努力沒白費”。
自己的問題只能自己解決,旁人只起到輔助的作用,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有魅力,而不會希望被孤立,方法只有一個,試著改變,努力,堅持。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