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小孩性格方面的教育(一歲小孩性格方面的教育有哪些)

admin時間:2024-01-21 11:31:48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家有一兒,怎么培養,大家有什么想說的嗎?

問題太大,千差萬別。文化知識是基礎,興趣愛好特長,每個人不一樣。怎樣培養?從小抓起,科學合理,教育引導,茁壯成長。

1歲9個月寶寶開始不聽話了,怎么教育?

孩子出問題了,先從教育方式上找原因

我比較少提醒孩子,基本上保持了克制。我提醒孩子的時候一般不超過三次,第一次如果沒聽我會判斷是否沒聽到,如果沒聽到我會再叫一次。

如果聽到了,我會判斷是否我說了沒用。有可能孩子不聽也沒關系,只是有風險而已,我可以協助保護。如果不聽對孩子有傷害,這個傷害如果能承受,只是疼一下,那就疼一下吧。不可逆的傷害除外,不能去嘗試。

阻止孩子的行為需要告知原因

孩子只有清楚原因才會知道她為什么不可以做,然后比較容易接受的停止行為。比如在橫過馬路我會告訴孩子要注意車,如果被車撞到了就見不到爸爸媽媽了,然后她想著見不到爸爸媽媽就知道這個事情很嚴重。

如果仍然沒有停止行為,我一般會選擇抱著她再講道理。因為抱著更容易讓她專注的看著我,不會把我的話當成耳邊風。并且抱著孩子溝通,比較容易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

孩子一歲多,不聽話,你會不會打他?

從來沒打過孩子。如果你打孩子,孩子會學習你的行為,然后模仿你的行為。相反,試著找出他們不聽話的原因,并教導他們如何改變這種行為。打孩子只能暫時讓孩子聽話,但將來他們只會表現得更加調皮,當遇到問題時也學會用暴力來解決自己的問題。

我兒子也差不多一歲半。正如你所看到的,在下面這張照片中,我兒子不聽話時,我會告訴他“TimeOut”,讓他坐下,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他一些時間,讓他冷靜下來,反思一下事情。然后我會確保他注視著我,再告訴他他到底做錯了什么。

這樣做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懲罰——畢竟讓孩子們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做,對他們來說是很無聊的。孩子們討厭無聊。另一個原因也是讓他反思他的錯誤行為,以及讓他意識到為什么現在我和他在“TimeOut”。

1歲的孩子喜歡打人該如何教育?

1歲特別是1歲半以后,寶寶的自我意識開始萌發,不斷探索新事物,學習新技能,事事逞強,開始處處試探自己的力量,會用打人、踢人等“暴力”行為表示自己長大了,有力氣了。這也是寶寶尋求成人關注的方式,往往多發生在他學會了新本事但沒有及時受到表揚的時候,只好靠打人、踢人等“暴力”行為來引起大人的注意。另外,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語言表達能力尚不成熟,還不能表達內心細微的感受,對不滿意的事說不出來,只好用拳打腳踢來表達。

雖然這是孩子成長必經的過程,但打人,咬人等暴力行為終究是不好的,家長要積極回應,不要用“打回去”“罵回去”的做法來糾正孩子,否則寶寶會跟著學,會更“暴力”。可以慢慢引導寶寶將心里想做的事、想要的東西、不喜歡的人說出來,一方面鍛煉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家長聽后可以幫他解決,讓他擺脫對打人、踢人等“暴力”行為的依賴。如果寶寶繼續鬧騰,家長可以輕握起寶寶的手,拿他平時喜歡的玩具或者繪本,來轉移他的注意力,并堅定冷靜的對寶寶說:這么做不好,媽媽很疼。

3歲之前的寶寶打人通常都不是故意的。媽媽們不要強制孩子道歉或是認錯,也不要簡單的不當回事,從而養成孩子暴力的習慣。多一些高質量的陪伴,在各種場景下和孩子互動,多擁抱他,從語言上引導他,都能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歲的寶寶愛哭鬧,愛尖叫,要怎么教育?

孩子一歲,愛哭鬧,作為養育者確定給孩子的愛和高質量陪伴(不是你看著手機,他待你旁邊的那種)足夠嗎?在這個年齡尖叫,也實屬正常,說管教言重了。蹲下來處在孩子的位置好好跟他鏈接,是出于恐懼的尖叫還是只是孩子好奇自己能發出那樣的聲音而已。咱們作為養育者不要動不動上綱上線,出點不符合你想的就要給他修正過來,孩子的成長不是那樣的,他們有他們的內在秩序,咱們也不能因為生了他就想修理就修理,你被人這樣對待,你愿意嗎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