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iang
時間:2025-04-08 02:35:00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為什么明明想好好教育孩子,但他們卻越說越故意?小孩到底應該怎么教才對?相信這是每個爸媽都注重的課題,想要自己的小孩成為懂事、會思考的人。面對很多的父母的苦惱,下面八寶網的小編通過對實際情況的分析,指出寶寶唱反調的原因,為父母緩解寶寶唱反調的心理指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1、小孩聽得懂嗎?
家長要傳達的意思,小朋友們真的懂嗎?這是一個能夠好好考究的問題,要了解到他們的年紀,最好是用比較直白的口語告訴他們,不要拐彎抹角。
幼兒教育
覺得孩子都越來越叛逆嗎?
2、年紀發展轉變
孩子逐漸成長,會開始有些自己的想法,不再是那個乖乖聽話的幼兒了,但不聽話未必是不乖的孩子,只是他們注重的點不一樣了,家長可能不能再用命令式的教育,換用引導、協助式的方法吧!
3、禁止是個誘惑?
當小朋友覺得想做一件事,但卻被限制的時候,當然就會產生抗拒,反而時時告訴他,這個行為的存在,成了一種誘惑,最好的方法就是忽視他們,不隨之起舞,并且丟出正面且吸引孩子的其他事情,轉移注意引導。
延伸閱讀:嬰兒包巾教學:錯誤包法傷害大
1、情緒控制做好
時??吹铰愤呍S多家長,才講沒兩句就整個爆發了,大吼大叫的教育,孩子怎么會能夠理解接受?久而久之孩子也會有預期心態,也會學習模仿。
2、改用正面引導
許多負面、責罵的口吻及用詞是許多家長都這么做的,但不一定每個孩子都吃這套,甚至還可能產生非常負面的影響,同一個意思用正負兩面的解說,感受真的是差非常多的。
延伸閱讀:寶寶抽血檢查體檢報告現端倪
3、規定大于能力
你要孩子做的事是否在他們的能力范圍內呢?叫他們把散落一地的玩具限時內收好,但你有教他們怎么收拾嗎?你認為很簡單的事情,孩子可能束手無策,
4、讓小孩認同你
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過這種經驗,當你認同的人說什么話你都會當成圣經,但當你不認同的人說出同樣的話,你卻能處處挑惕,一樣的道理,得到孩子的認同就非常重要了,如果只是每天一昧的謾罵孩子,是很難取得認同的。
1、使用多項選擇法。 在親子間發生對抗沖突的時候,你不必苦口婆心地講道理或急于將自己的意見堅決執行。我們可以試試這樣的方式:“孩子,如果你現在還不想睡覺,可以選擇再聽一個故事或者玩十分鐘,你選擇哪一個?”這種多項選擇法在與孩子打交道的過程中十分有效,即使兩個方案都不是他原來想要的,但是他喜歡自己拿主意、做決定的感覺,所以執行起來十分利落。
2、使用約法三章。 孩子生來就是有秩序感的,可以利用這種心理和他共同商定日常的作息時間及對某些事情的處理方式。請切記要共同商定,否則一個外在的規則會被孩子視作異己加以排斥。一旦他參與了制定,他便會覺得這些規則很神圣,會努力遵守。
3、使用角色扮演法。 輕松的親子游戲能讓孩子明白應該做什么。你可以裝成一個做事拖沓又極不聽話的孩子,讓孩子扮演媽媽的角色,看看他是如何來對待你的。通過角色扮演,親子之間的對抗自會消彌不少哦!
4、仔細傾聽孩子的話。 對于同一個問題,當父母與孩子出現分歧時,父母經常武斷地表態“你錯了”、“你這樣不對”。其實,父母也有判斷失誤的時候,所以請不要太固執己見,有時也要認真、耐心地傾聽孩子說話。
5、不對孩子實行“鎮壓”。 對待愛和大人唱反調的孩子,父母們首先要做的事情不是“鎮壓”,所謂逆反心理,就如同皮球一樣,你越壓,它反彈越高;父母們首先要跟孩子盡量取得“一致性”。這種一致性不是跟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妥協,而是找到雙方的認同點,以此為突破口。比如孩子玩好玩具累了,趴在桌子上不想動。如果爸爸這時候呵斥他“玩好玩具先理干凈”,孩子肯定不樂意,跟你對著干。如果換個說法,“玩累了吧,要不去床上休息下,更舒服,等下再來整理玩具”,這樣說可能孩子更容易接受玩好玩具要整理干凈這個習慣。
6、父母做好孩子的榜樣。 父母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思想和行為,因此,父母要控制自己的行為,不要讓抵觸情緒控制自己,特別是在孩子面前。 除此之外,如果孩子確實毫無原因地產生抵抗行為,不要因為覺得煩而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這樣做對孩子、對你自己都是很好的選擇。
孩子遭遇叛逆期時,產生逆反心理和唱反調行為,其實是正?,F象。這說明孩子已經開始觸碰這個世界,逐漸形成他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培養起他的好勝心時,也會推進他的成長。但是處在叛逆期的孩子得不到家長的正確引導,就容易變得以自我為中心,多疑、不合群等等,反而造成惡劣的親子關系和社會關系,得不償失。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