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29 23:00:26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我認為孩子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多動和不聽指令的情況時,不宜簡單的理解為淘氣。這些都是表象,而且每一種表現都是一個領域的內容,需要結合年齡、實際場景以及評測才能夠明確具體的結果。
那么,什么情況會造成孩子多動、不聽話和注意力不集中呢?這樣的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呢?
首先,要從體質健康方面開始,檢查孩子身體發育情況,是否存在缺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情況,比如鈣、鐵、鋅等。到醫院檢查一下,發現異常及時補充營養。這個是基礎,很多孩子不是自己想那么做,是控制不住自己,主要是身體素質不好,營養跟上了會有所不同。
其次,對于孩子來說,在7歲之前的自我控制能力是有限的,5歲以下更是如此。要注意區分正常的活躍和病態的多動之間的區別。如果孩子的確存在非自我意識的多動癥,明顯感覺到不能控制自己的身體各種動作,則需要進一步加強訓練和干預。
再次,不聽話這個描述過于籠統,我們可以稱為不聽指令。這個情況更要注意區分是聽不懂還是不想聽,比如對于父母或老師發出的指令有沒有反應,有沒有語言或表情或其他回應。
如果孩子明確回答并表達自己的意見了,就需要父母加強引導和鼓勵,幫助孩子學會聽從指令。如果說孩子是聽不懂,則可能存在較大問題,不能排除有孤獨癥的可能性,需要及時去權威的醫院進行檢查。
最后,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很普遍,也是造成孩子未來成績差異的重要因素。其實,注意力的問題是從嬰幼兒時期就可以識別出來的,在孩子3歲之前一定要注意陪養孩子的注意力,不要過多的打擾和干涉,只在必要的時候給予幫助。
如果3歲以上還不能集中注意力并持續15-30分鐘,比如不能專心坐在椅子上聽故事,總是容易被周圍環境的變化所吸引等,則必須及時進行提高注意力的訓練。
總之,孩子的成長需要及時掌握并及時修正,一旦忽視了錯過最佳時機,則后期需要付出十倍以上的代價才能修復。
歡迎留言,關注大賽爸爸說,分享育兒心得。
1、要告訴孩子維護正義不等于管閑事。有的孩子喜歡學習大俠的樣子,維護正義、見義勇為,這種精神是值得表揚的,但是,家長跟孩子講,雖然你是一個擁有正義感的孩子,但是,不是什么事情都要你去管,很多事都會有別人去管理的。
2、不要抹殺孩子的好奇心。孩子愛管閑事,說明孩子情商發育良好,思維活躍,而且生性活潑,愛動腦筋。而且,只有孩子對周圍的新鮮事物感興趣,有好奇心,才能讓孩子喜歡去幫助別人、“管閑事”。所以,家長一定要阿伯胡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3、要指導孩子學會正確交友。孩子管閑事,和周圍的朋友是有關系的,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指導孩子的交友情況,告訴孩子交友的原則,不去結交一些惹是生非、習慣不好的朋友,從而減少孩子去管閑事的機會。
4、要適度表揚孩子的行為。即使孩子愛管閑事,家長也沒必要對孩子進行嚴厲地訓斥,要在適當的時機,給予孩子肯定和鼓勵,讓孩子樹立正確的道德觀,提高孩子的辨別是非能力,不要一味批評孩子多管閑事,讓孩子喪失了社會正義感。
5、教會孩子如何正確“管閑事”。孩子管閑事也不是絕對禁止,但是一定不要做錯事,或者浪費自己的時間,所以,家長要教會孩子如何正確管閑事,比如,如果班級有的孩子做錯了事,不要自己去管他,而是通過適當方式讓老師去管理他。
6、讓孩子知道管閑事也要掌握尺度。如果在孩子生活的集體里,管閑事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尺度,如果經常去老師那里告同學的狀,打同學的小報告,也是不對的,這樣會使別的孩子疏遠你,甚至報復你。所以,家長要告訴孩子管閑事要適度的道理。
7、通過讓孩子觀察生活改變壞習慣。家長應該多引導孩子去管一些值得管的事,因此,在生活中,家長要引導孩子多多觀察生活,讓孩子多思考一些問題,讓孩子學會關心家人,這樣有助于孩子把管閑事的精力轉移到關心父母和家人上面。
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發育也相應趨于成熟,認知也相應地擴展,并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對于事物的好壞、善惡、美丑的識別,有了很大地提高。孩子在幼兒階段的依附有了明顯的不同,是非曲直的感悟,有了質的飛躍,所以進入三年級后,思想就有些叛逆了。
以此同時,對家長和老師的教育方式,也應有對應的改變,注重正確的引導,掌握孩子不同時期的特點,因勢利導,講明道理,明辯對錯,引導孩子自信、自尊、自力,朝著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方向引進。這是我們小學老師及家長明徹的一點。把握好了,孩子不僅不會叛逆,還能愉快的接受我們,健康成長。
這個問題好?。】纯磫栴}的根在哪兒?教育有三個板塊要提升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知識,看看孩子在什么地方出了問題,提到的問題直觀的看在非智力因素出了問題,用感性選擇行為的孩子。缺理性,理性在知識里,利用智力利用知識,分析判斷事物認清事物的本質,就可以理性選擇行為的。孩子沒這個能力,但大人有這個能力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的選擇的行為對不對,但大人是知道的。大人的任務是讓孩子明理提供選擇的依據,不是批評。問題出在情感上,缺的是知識,利用知識利用孩子的智力解決了靈魂上的問題,是一次三個板塊的利用的機會是一次體會智力,非智力,知識的作用的機會。沒有知識就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孩子共同探討孩子就聰明了。
謝謝邀請
一般來說,三歲的小孩可塑性非常大。其實是很容易改變的。
我們想試圖糾正他的行為之前,首先要分析一下他行為產生的原因。
首先,孩子的自我意識已經開始形成。反叛就是自我的表現。強迫的行為有一種自己跟自己作對的意思。這里,我感到有一種不被大人接納的感覺。
所以父母首先做的是反省一下自己對的孩子的態度。希望能更多的寬容和接納孩子的情緒,包括他的負面情緒。如果孩子感到父母的接納,他的情緒很容易放松。這些問題就比較好處理了。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