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30 13:52:42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一般家里有兩個孩子的,二寶都要比大寶活潑調皮些,也比大寶強勢些,喜歡欺負大寶。
我家也有兩個寶寶,大寶男孩,二寶女兒。自從有了二寶以后,大寶也會時常沒有安全感。
比如原來媽媽會陪他睡覺,現在要陪妹妹;原來爸爸會陪他搭積木,現在卻得帶妹妹玩等。
這時大寶會覺得自己被冷落了,所以會哭鬧,會提出一些看起來“無理取鬧”的要求,覺得爸爸媽媽不愛他了,很委屈。
每當看到大寶委屈時,我都會把大寶喊過來,抱抱他,親親他。
跟大寶說:媽媽不是不陪你睡覺,媽媽其實很想帶你和妹妹一起睡,只是妹妹太小晚上會鬧夜,會哭,怕影響你睡覺;還有爸爸也希望帶你和妹妹玩,你還可以教妹妹怎么玩玩具,當妹妹的小指導員,相信你一定會做的很好。
告訴大寶,在爸爸媽媽的心里,你和妹妹一要重要,都是我們最疼愛的寶貝[心]
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考慮,首先要看一下孩子是否存在一些感覺統合失調的情況,一般前庭,觸覺敏感的孩子對外界環境變化比較敏感,也會表現出比較粘人,沒有安全感,對于這樣的孩子,需要介入專業的感統訓練,其次,要看一下在孩子嬰幼兒階段,和媽媽的關系怎么樣,媽媽在這個時間段是否有陪伴孩子成長,一般如果在嬰幼兒階段跟媽媽長期分離的孩子會比較容易缺少安全感,第三,要考慮一下孩子的親密照顧者的情緒問題,如果孩子的親密照顧者不管是媽媽還是其他人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經常有情緒狀況,那么孩子也可能會比較沒有安全感。最后,要考慮到整個家庭的氛圍,尤其是父母之間的關系是否比較溫暖融洽,如果父母之間經常有沖突,孩子就會比較敏感,不快樂,對于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我們平時可以:
1.多跟孩子有一些肢體接觸,可以多抱抱孩子
2.多用語言跟孩子表達自己對他的愛
3.可以讓孩子幫忙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這樣會讓孩子有歸屬感
4.要相信親密關系優于親子關系,如果父母的關系很好,孩子會更健康更快樂
其實,孩子個性的形成和孩子日后的成長大有關系。而孩子性格的塑造,除了孩子的特質以為和他周圍的教育環境也有很大的關系。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造成孩子敏感的外部因素有哪些?
1.孩子周圍常常接觸的,是個性格敏感的人如果孩子常和媽媽在一起,那這個媽媽的性格特點,就會或多或少的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形成。
媽媽很在意別人的眼光或者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那孩子也會有同樣的表現。
2.家庭成員的保護過度現在一家就一個小孩,如果家里出了四個老人還有爸爸媽媽的關愛,你說這算不算高度關注,保護過度呢?通常,這樣的保護會對孩子的正常常在造成一定傷害,這也是孩子性格過于敏感的主因。
3.家長或者老師的教育方法也是導致孩子性格敏感的因素教育者如果過于溺愛和過于苛刻,這些極端的教育方法都會讓孩子產生對人對事敏感的態度。
其實,不管什么原因,孩子已經形成敏感的人格特征。這不但會對孩子的交往形成障礙,還會影響孩子未來對于生活、生命的認知和理性的行為。
所以,家長要做適度的干預。
比如,家長應該積極的處理自己周圍的人際關系,為孩子做好榜樣。
同時,不要強迫孩子去和別人接觸,要慢慢的引導他們漸漸的融入陌生人的環境。并鼓勵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幫助孩子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注意,使用正確的教育方式,不要太嚴厲,要注意和孩子的感情溝通。
謝謝邀請!
我們經常就問題解決問題,認為這是最快的解決辦法。其實,我們只是暫時解決了問題,就是俗話說的治標不治本。
我們經常關于孩子的問題,如敏感、脾氣大。卻不思考,孩子為什么會這么在意別人的話語,為什么會這么敏感?為什么動不動就發脾氣?
一般在意別人關注的孩子,都是不自信的,是自卑的,缺乏安全感的。他對自己沒有自信,就會認為別人說的是對的,所以覺得自己真的像別人說的那樣沒用,很想去反抗,但是能力有限,只能發脾氣。其實發脾氣只是一個信號,是想告訴大人:不要這樣說我!但是,家長感覺到了嗎?
而孩子的自卑、敏感和缺乏安全感,很多時候來自于家長。我們以前的教育,讓我們都形成了批判性思維,棍棒底下出孝子。因為通過打罵的方式就可以讓孩子成才,確實也有這樣的例子,但是打罵的方式養出來的孩子更多是叛逆的、對社會做出報復行為的。
你罵孩子,等于否定孩子,孩子認同你的否定,那么就會越來自卑;
你罵孩子,忽略孩子的感受,孩子不同意你的觀點,就會越來越叛逆。
這都是教育帶來的結果!沒有孩子生出來就是惡魔,如果孩子出現了很多的問題,我覺得需要反思的是家長,而不是把錯都怪到孩子頭上。只有家長反思了自己的行為,調整了自己的行為,孩子的行為才會做出改變。
每個孩子都是帶著自己的天生氣質來到這個世界的,有的向外奔放,有的偏內敏感……對于天生敏感的小朋友,面對陌生環境更容易產生畏懼,也看起來似乎更加的“玻璃心”。
作為爸爸媽媽,我們首先要有意識和能力去分辨自己的孩子天生是什么樣的氣質,然后有針對性的跟孩子溝通和相處,對于天生敏感的孩子,《游戲力》中的輕推是一種有效的方式,當孩子出現畏懼、退縮、哭鬧等狀況時,站在孩子身旁,不放棄也不強推,幫助孩子一點一點克服內心的障礙,這個過程可能會比較漫長和反復,但對于內向敏感的孩子來說,是比較有幫助的一種方式。
對于另一類的敏感和玻璃心,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例子。比如孩子承受不了一丁點兒不同的意見,遇到問題不是想辦法解決,而是瞬間崩潰大哭不止。這樣的一種脆弱的傾向很可能與我們日常的教養方法有關系。
如果當孩子出現這樣的狀況,我們要自檢一下,有沒有在孩子更小的時候,Ta一提出要求,就立刻滿足,導致孩子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一旦日后在某些事情上得不到滿足,強大的失落感會導致情緒或行為失控。
或者將稱贊和夸獎奉為圭垚的爸媽,因為沒有掌握正確的鼓勵方式,而盲目地用棒啊、聰明啊夸獎孩子,導致孩子的虛榮心被極大地激發起來,以至于真正遇到挫折,孩子就會表現出輸不起。
我兒子有一段時間,無論玩什么游戲只要中間遇到困難,立刻著急變臉大哭不止,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先允許他哭一會兒,然后告訴他,哭不能幫助他把事情做的更好,下次可以先考慮一下怎么才能把問題解決。在實際的過程中,他依然遇到問題還會著急,但是每次都比上一次要好一些,有耐心一些,每次,我都會用非??隙ǖ恼Z氣表達我對他進步的鼓勵,漸漸的,到現在,他基本上能做到遇到問題先想辦法,而不是立刻發泄情緒。
所以對于“玻璃心”的孩子,我們更要給他們理智的愛,不是一味地呵護,也不是拒絕接受孩子表現出來的脆弱,既要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也要告訴孩子,面對挫折的時候怎么去應對。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