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30 14:03:20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一歲半的寶寶還太小,現在很多幼兒園機構在孩子上學的時候,需要父母同時在場,還要查看父母雙方的簡歷,有的幼兒園要求,父母雙方必須有其中一人陪伴孩子,因為孩子太小,很多成長經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和諄諄教導,這時候父母陪伴在身邊需要給孩子樹立榜樣,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因為中國一直在倡導的“中國夢”,其中就有“少年強則中國強”,一歲半的寶寶建議父母最少一人陪伴在孩子身邊。
應該送的。在幼兒園在老師的幫助指導下可以對孩子進行良好的鍛煉,養成良好的習慣,在托班小朋友也多,在有很多同齡小朋友的陪伴下,孩子的性格會慢慢變得開朗的,要相信孩子的適應能力,送托班對于改善孩子性格,社交都有很好的幫助。
孩子在3歲之前需要從他的主要照顧者那里獲得安全感,通常媽媽是孩子第一個去尋找的情感鏈接者。過早的在幼兒園這種日托機構讓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可能性極大,可能孩子慢慢會適應,但是情感上容易有缺失,他很難找到一個和媽媽一樣的替代者給他安全感。
舉一個我兒子的例子,他2歲半入幼兒園,因為家里還有個妹妹,而我是全職獨自照顧孩子,在幼兒園他是比較適應的,在家我和爸爸也很注意照顧他的情緒,很多時間陪伴他,但是他仍會在幼兒園表現出分離焦慮,體現在喜歡扣手上的皮,在離開媽媽的環境,他能過得很好,但是卻也會有一些焦慮緊張,不想離開媽媽。3歲以后這種情況會變好,但是前提是他已經得到了父母尤其是媽媽足夠的愛和安全感。否則出現一些吃手指等不良習慣是很可能的,有很多孩子會到10歲左右仍有一些小怪癖,就是這些原因造成的。長大后也容易有一種情感的缺失,容易焦慮等。
一些成人的心理障礙,如容易焦慮等,雖不能說是心理疾病,但也是早年經歷所帶來的心理缺失造成的。
如果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考慮,肯定是建議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予足夠多的陪伴、肯定,足夠的安全感。這種感情主要通過媽媽獲得,實在媽媽無法提供的情況,有一個真正愛孩子的家人替代媽媽給予他安全感也是可以的。這個人對孩子以后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你說的托班應該是上幼兒園之前的托兒所性質的托班,而并非托管班。有幾個方面的經驗,可以參考,如下:
第一,對于上班族,而且家里沒有人來繼續帶寶寶的家庭來說,托班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孩子有地方去,父母也可以上班,一舉兩得。在最初的一段時間,父母和孩子都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也可以稱之為"分離焦慮癥",父母會擔心寶寶在托班開不開心,會不會想媽媽,會不會哭鼻子等等,對于寶寶來說,也會有同樣的情況,第一次離開最親近的人,來到一個陌生,也是需要適應的,但是如果托班的老師引導的好,轉移寶寶注意力,把他的興趣點吸引過去,也是很快就會適應新的環境的。
第二,托班老師教孩子學什么?托班的"學",并不能把它理解為文化知識的學習,畢竟年齡太小,但是會教孩子最初的一些意識知識,也就是他們這個年齡段,該有的本領,比如,對動和靜的事物的辨別,顏色的感知,手部肌肉的拿捏,基礎的語言表達,與小朋友分享玩具的意識等等,循序漸進的過程,一段時間過后,你會有明顯的感覺到,寶寶是有成長的。
總的來說,找到靠譜的,認真負責的托班老師,幼兒園前上一下托班,還是有好處的。
小朋友不愛說話的原因有許多。一是剛入園環境不熟悉,二是孩子性格內向不善言談。
第一種情況,環境熟悉后,就會有所改變。
第二種情況,需要家長采取些方法。
調整方法如下:
1、家長多陪孩子聊聊天,說說話,多進行朋友式的溝通。
2、家長創造機會,帶孩子到公共場所,多和同齡人交流溝通。
3、家長帶孩子,多參加一些集體的活動。
4、培養孩子一項表演性的興趣愛好,比如唱歌,跳舞,主持等等。
5、多表揚孩子,讓孩子建立自信心,不要打擊孩子的自尊心。
6、給孩子一些獨立做事的空間,盡量不包辦孩子的事情。
孩子的內向,有些是先天性格使然,也有些是后天環境的因素,不過都不是絕對的,只要用心引導,孩子內向的性格就會有所改變的。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