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31 04:45:23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當然是先禮后兵了!
一歲多的寶寶,大人的話寶寶大部分都能聽懂。我們可以耐心的告訴寶寶:生氣了坐在地上是不對的,地上臟,有小蟲子和小螞蟻,萬一這些小動物爬到寶寶身上,或者地面很冷,寶寶都會容易生病。
寶寶不聽話怎么辦?
那就讓她坐在地上好了,她坐煩了自然會起來。
切記:不要因為孩子堅持,就滿足她的無理要求。
看了這個問題,可以想到做父母的一定非常著急!也能看出,你們的關系有些敵對,而你們父母對此不知所措,很無奈。
好的是,現在你重視這個問題了,重視是解決這個問題最大的動力和開始。
在我咨詢和培訓的工作中,這樣的例子很常見,尤其是女孩11歲一般進入青春期了,認知和情緒都會和兒童時期不一樣。一般來說,父母按照正確的思路和具體方法去做了,問題基本都得到了解決。所以,父母要有這個信心,但更重要的是要正確地去努力。
首先,父母需要調整自己看問題的角度。基本上,父母找到我們,一上來都是訴說孩子有多么不聽話,多么難管,有很多缺點,無能為力。
從這些信息,我們雖然聽到的是父母的抱怨、責備甚至恨鐵不成鋼,但是更能看出父母希望幫助孩子做好,只有父母是這樣真愛孩子的。
但是,父母這么愛孩子,為什么孩子還這樣呢?
顯然,不是父母愛不愛孩子的問題,而是會不會愛,會不會以正確的方式養育孩子讓孩子感受到愛的問題。
所以,這里是想說,孩子表現出一些問題,父母也是愛孩子為孩子好的,但是問題并不全是孩子的,越小的孩子,其問題根源主要還是在家庭、在父母等直接撫養人。不要只是一味要求孩子改,而是要想辦法從根上系統地解決。
只有根上提供了足夠的營養,傳遞到了枝葉那里,作為枝葉的孩子,才會吸收到,自然會變得更有生機。否則,只把營養澆在枝葉上,是沒有用的。
再思考孩子這樣可能的原因。比如,孩子天生有一些什么特點;
從小孩子是和誰長大的;
家庭中的成人一般是以什么方式溝通交流的;
照顧最多的人一般是以怎樣的方式和孩子交流溝通的,語氣神態如何;
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比較大的困難;
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或者父母是怎么做的,結果如何;
你了解青春期嗎,孩子有沒有青春期的表現,家長或老師有沒有用適合青春期孩子的方式去對待......
在你回顧的時候,可以思考一下,孩子這樣“脾氣”是怎樣來的,自己有沒有想到什么辦法去引導孩子。
如何幫助孩子改善我們知道,真正感受到愛的孩子,他們都會有良好的動機,他們會發自內心的希望自己做一個“好孩子”,行為上他們也會要求自己向好。
因為,無論什么特點的孩子,他都是希望獲得價值感,希望獲得別人的喜愛和認可。
這些真心的喜愛和認可,首先應該是來自父母的。如果他從父母那里得到了,他就會看到自己是有用的,自己是有價值的,他會希望通過做得更好來得到更多的認可。而這個“做得更好”的過程,也會給孩子帶來更多的價值感和成就感這些每個人都追求的。
通過這個過程,孩子摸索出了一條符合自己發展,也符合社會期待的行為模式。
但是,如果孩子生長環境中,總是被看到自己這也不好那也做不好,她就難有信心和動力;另一方面,為了保護自己的尊嚴(也是獲得一種價值感的方式),他們就會通過另一種方式——當你批評、指責、打罵我的時候,我就回擊。就像一個刺猬一樣,我要用我的刺來保護我的內在不受傷害。
這個邏輯家長是要明白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要去理解孩子為什么會這樣。也就是,孩子脾氣不好、和老師吼等行為背后,她的需要是什么,作為父母的你看到了嗎?
建議:1、和孩子站在一條戰線上,理解孩子。不要指責孩子,不要和孩子敵對,而是站在她的角度,去理解她;
2、找一個合適的時機,和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
3、傾聽孩子,多傾聽孩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要。
4、重新建立聯結之后,再談具體的問題,和孩子尊重地、平等地討論解決方案。
這里父母調整自己的角色、觀念和習慣性的處事方式,以及能不能理解孩子,是關鍵。
具體怎么做的方法有很多,根據親子互動的進展,有針對性、階段性地使用和實施會更有效。用心和愿意努力的家長,自己可以去摸索出適合自己親子互動的方法。
以上思路,希望對你有幫助。
—End—
“有料家庭教育”,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關注!
兩孩媽媽,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培訓師;
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碩士、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碩士,從金融業轉行家庭教育,服務多所北京、上海等地中、小學,2000+孩子與家庭。
希望用我的專業、經驗和真誠,給您、孩子或家庭帶來成長。
養育、成長過程中遇到任何困惑,歡迎咨詢!
最大原因是父母沒有足夠時間去了解孩子和陪伴孩子。窮養富養都不如愛養,孩子是大人的縮影,如果你脾氣暴躁,他們也會失去安全感,以為暴躁才能保護自己才是解決事情的方法。所以我們大人首先就要學會在孩子面前控制情緒。先去了解他為什么這樣,好好溝通
性格!人生的關鍵名詞。有些性格是天生的;有些性格與后天的習得養成有關。
天生的遺傳基因,是骨子里自帶的,我們沒有辦法改變,是怎樣就怎樣!
但后天的是我們在人海中,經過打磨鍛煉習得,重要的是自我意識提高以后,有意而為之。是人類為完善自我所做的必要努力與抗爭!
看父母;觀手足;都有這樣那樣的過錯,遺傳基因每個人都會有。不足為奇!我們需要從父母與手足身上得以借鑒,用以完善自我人生。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更是人們在人海遨游中對“水性”的認識!善于總結經驗,在揚長避短中,不斷學習努力強化自己。是大多數人可以做到的事!
只是自我意識夠不夠?愿不愿意為改變而努力?要看本人自己了……
首先感謝您的邀請;通過總結分析如下10種觀點型,希望對你有幫助:首先人的性格不是天生就有的,不是與生俱來的,有時可根據環境中的變化,有時可根據后天成長的過程中的變化而變化,有時可根據自我的變化而來的!
然后通過職場分析有以下幾種類型可供參考:
1.變化型;能夠在新的或者意外工作內容中感到愉快,隨時瞬息萬變,善于從這個事轉移到另一個事物中去。
2.重復型;在工作的同時,喜歡把過去式的工作一遍一遍的重復工作,喜歡按照固定或者領導有要求的指使去做。
3.服從型;喜歡配合或按照別人的意思去做事。
4.獨立型;喜歡按照自己的正確道路去對自己正確的事物做出判斷,一貫型的做出決定。
5.協作型;會對與人工作當中感到愉快。
6.勸服型;樂于是別人同意自己的做事方式與觀點,打到別人與自己思路一致的作風。
7.機智型;最為獨特的就是在大難臨頭,在緊張,情勢嚴峻的情況下做出自己的獨特風采。
8.自我表現型;喜歡自己夸自己,自己表現自己,通過對工作的熱情來表達自己的思想。
9.嚴謹型;做事一絲不茍,不忽略每個環節,仔細認真決定勝負。
10.公關型;有獨特的眼光與個人獨特的風采,能洞察秋毫,把現在與未來看的相當透徹。
最后人的性格千差萬別,不同的職場有不同的性格。不管哪種類型,希望找到屬于自己的那種類型,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
感謝您的閱讀!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