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31 07:18:26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是溫室里養出來的花朵嗎?
人們常說“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這孩子從小就得經受挫折教育,國外有這一點,國內很多家長還沒有意識到。
做事慢這一點應該從上學時做作業就會表現出來,那個時候就應該糾正了,其余的也是。
到了現在這個年紀反而不好管了,年紀大了,打又打不過,罵也不聽,還真是不好辦。
這個時候,反倒是不能著急了,只能一點點改變,先領著她出去轉轉,哪怕只是去超市買個東西也行,盡量去人多的地方,讓她看看各種各樣的人。
然后,讓她獨立的買東西,與人講價錢,這都是為了催促她與人交流。
跟陌生人能夠交流了,能增長一點交往能力。
然后,在生活規律方面,催促按時睡覺和起床,這最基本的先做到就好一些。
再然后,就是讓她幫著做家務,漸漸讓她意識到家里也是有很多活的,不工作是沒飯吃的。
一、性格沒有優劣之分,內向的孩子一樣可以很優秀,他們的能量超乎我們的想象。而父母能做的就是幫助他們遵循內在的規律,擁有向下扎根,向上生長的力量。
內向的孩子,都有其獨特的運行軌道,他們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呵護與關愛。
1.首先接納孩子的性格,
父母不斷否定孩子的性格,強行改變孩子與生俱來的天性,其結局注定不會太美好。
哈佛大學卡爾·施瓦茲教授曾說過,那些在2歲表現出靦腆內向的孩子,即使在他們長到18歲,他們的性格還是內向的。
性格無法改變,父母能做的就是接納孩子的天性,引導孩子認識這個世界。
2.內向的孩子,靠的是引導而非逼迫。
孩子的性格影響他們的社會性發展,只有讓他們多看多聽,才能正常交流,如果缺少這一環,那孩子的社會交往也會出現問題。
內向的孩子,并非不會交流,而是缺乏交流的技巧,父母應該在尊重孩子前提下,讓他學會和生活握手的方式。
3.遵從孩子的內心,是他們獲得自信的源泉。
很多人都有種錯覺,認為內向的人,必定都是自卑的,其實不然。
著名建筑師路德維?!っ芩埂し驳铝_曾經提出過“少即是多”的理論,這句話也可以套用在性格內向的孩子身上。舍去了不必要的交流,卻保留了內心最純粹的渴望。內向的孩子雖然沉默,但他們善于腳踏實地扎根于腳下,拼盡全力積蓄能量,最終為了心中的渴望,盛開出最絢爛的花朵。
二、發脾氣的孩子往往是內心缺愛的孩子,而內向的孩子更不善于語言的交流和表達,發脾氣是不恰當的表達方式,是不被滿足的憤怒。
1.有科學研究表明:需求總是得到滿足的孩子,更平靜,更快樂。經常得不到滿足的孩子,急躁,喜歡哭鬧。
總是滿足孩子的需求并不代表溺愛,溺愛是孩子不滿足,發生哭鬧了,大人馬上妥協,而且超出孩子需求的條件來滿足他。孩子發現哭鬧管用,就把哭鬧當成了滿足無理要求的手段。
2.孩子天生的模仿能力,大人遇事愛著急,一點小事就大叫大嚷,發脾氣,孩子也會發脾氣,愛摔東西,家人的情緒平和穩定對孩子有著至深的影響。
3.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孩子易發脾氣,與對成人的反抗相關。
孩子與父母建立良好的關系,情緒總能被父母接納,會很自然的表達苦惱,高興,焦慮,傷心,而另外一些孩子,情緒表現不能被接納,則會用反抗來表現。
反抗型的孩子采用夸大消極情緒的表現,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父母滿足孩子的需求,傾聽他的愿望對孩子做穩定,平靜的反應,孩子的壞情緒就會慢慢消失。
這個很正常的,很多男孩子都有這樣的情況。男孩和女孩最大的區別就是,女孩子活潑開朗,嘰嘰喳喳的。男孩子相對要內向沉穩一些。如果實在擔心,可以讓孩子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鼓勵孩子多與人交流勾通,慢慢孩子就會變得自信大方,開朗起來。
有句話叫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句話讓我們知道了,改變性格是多么的困難,以前我也特別的內向,不愛說話,不愿意與他人交流,尤其是在自己喜歡的女孩子面前,顯得特別的靦腆,為此和女神擦肩而過、后悔終生!要想變得外向,必須得有一個好的環境,我就是在一幫逗逼的包圍下,才變得有些外向,做銷售是最能夠改變性格的了,團隊里都是一群話匣子,像蒼蠅一樣在你耳邊嗡嗡嗡嗡叫,時間久了,影響還是很大的,還可以去聽一些銷售課演講課,多參加1些集體活動,社交活動,這些都是很有幫助的!
還有就是靠時間、年齡的影響還是蠻大的、歲數越來越大,臉皮也會越來越厚!
其實我覺得內向也沒有什么不好的,青澀本來就代表著年輕、內向和外向的性格都不會改變命運,改變命運的是有一個好的習慣,性相近,習相遠,我們的性格都差不許多,習慣才是拉開我們之間差距的關鍵要素!養成一身的好習慣,將受用終生!
經過鍛煉肯定是可以變得外向!因為我就是一個例子,干過很多工作,最讓我變得外向起來的是旅行,所以一定要做大膽起來,自信起來,肯定會外向的!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