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31 13:10:39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感謝你邀請,我特別理解你的無助與無奈,我是一位老師也是一名家長,我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排斥任何粗暴和強硬的干預措施,因為此年齡段的孩子嘴上最強,心里最脆弱,家長稍不注意方式,悲劇會隨之發生,自殺的,離家出走的等等,沒有了孩子還談什么學習呢。我想從這幾方面入手看看
第一,樹立孩子的自信心,此時千萬別拿別人家的孩子與他對比,來貶低他的價值,挫傷他的自信,這個年齡段是自尊心和虛榮心較高的階段,任何打擊他,貶低他的都會引起他的反感和對立,于是他會以暴躁的行為回擊你,保護自己。應該用吃飯或散步等閑暇時回憶他小學階段怎么睿智的處理問題來間接肯定他,要在無意的笑談中插入有意的目的。
第二,回避學習話題
這個階段越提學習越糟糕,假裝漠視學習,談談某家孩子以前多調皮多貪玩,后來怎么醒悟厚積薄發考上大學,現在收入、地位怎樣高,記住,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第三,問他想不想通過玩游戲賺錢,創造收益,我相信他一定喜歡。你就說認識哪個大學計算機系老師,他就是帶學生開發游戲軟件,他的學生每年收入10萬為起點,如果你真想玩游戲還能賺錢,你現在先停停低級游戲,我們努力一下,考這個老師的專業,我有朋友認識他(給他增加期望)。
第四,帶他出去走走,看看風景和嘗嘗美食,現在他已經沉迷游戲了,干脆調整一段時間不學習,他喜歡歷史或文化的,你就帶他到有故事的景點,喜歡山川河流的,就帶他去名山名河,然后告訴他,如果喜歡我們就考這里的大學等等。
孩子是家長生活的希望,在身心健康時你一定要求他學習最好,在身心不健康時你會祈求健康平安,所以,目前的狀態我覺得是孩子心理上有點小問題,需要的是身心療傷,走上正常再引導學習。
不久前,一個高三的學生在抖音上發作品,偶然加我好友,然后就聊聊大學的事,孩子后來跟我講,他想考我學校,盡管不學會計專業,并且一定要來聽我講一節課。我說,那你現在開始不聊了,好好看書吧,他讓我高考結束后有關填報志愿的信息及時告訴他,我當然記住這件事了。我想說的是每個孩子內心都上進的,或許某一天某一個人一句不經意的話或一次聊天能內化他的心靈,所以我排斥在青春期采取強硬措施。
希望我的回答給你一點幫助。
肯定不能改。我媽媽和我性格急躁,我媽媽更勝一籌;我哥哥和嫂子性子特慢,有時候真是慢得讓人著急??這么跟你們說吧!我嫂子洗一把青菜需要一個小時;洗一桶衣服需要三個小時(嫌洗衣機洗不干凈,幾十年如一日手洗);他們家每天晚上不到八點鐘是吃不了晚飯的(我嫂子沒有外出工作,但通常煮一餐飯需要好幾個小時)……關鍵是我哥哥一點兒也不嫌她??我媽媽呢?每天下午不到四點鐘,就開始急吼吼地呼喚我爸爸回家吃晚飯;因為性子急,我媽媽一天要罵我爸爸八百遍;因為性子急我和我媽媽幾乎天天吵架,但過一會兒又和好了……于是我們這個大家庭的氛圍就會十分怪異,我爸爸、老公、女兒三個性格中庸的人偶爾就會變得無所適從??
才七歲的孩子沒有耐心很正常,誰也不是生來就有多好耐性,況乎才七歲的孩子!
人的耐心都是磨出來的,長者如此,小輩亦然。長征也不是老一輩紅軍戰士們主動選擇的,時勢也!
沒有耐心的孩子咋辦?在培養孩子前,父母或監護人們首先要有耐心。比如問一個1加1的問題,如果孩子答了3(如今的孩子接觸的太多,比如電視、手機、游戲呀??),長者們就要不厭其煩的講解為什么不是3,最好拿幾個實物如糖、棋子、核桃呀,比劃著耐心的教之。
長者們有了耐心,事就不難了。給小朋友報幾個興趣班,比如用頭條大Ⅴ章蓉婭女士的辦法,報個游泳、棋類、乒乓球、畫畫、毛筆字等等,從中發現并培養孩子的興趣和耐心。
當然,很多小特長如果長者們也有,報班的費用也忽略,培養耐心更省心省錢的是跑跑步,朋友,你說呢?
如果家長不想救,那就真沒救了。因為我的孩子也是這樣過來的。
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要記住一個前提,那就是“15歲的孩子”。
為什么這么說呢?
心理學上有一個埃里克森社會心理發展理論,把人的社會心理發展分為八個階段,其中12-18歲是青春期。這一階段心理發展的沖突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沖突”,這個沖突的具體定義是“一方面青少年本能沖動的高漲會帶來問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臨新的社會要求和社會的沖突而感到困擾和混亂?!?/p>
通過這段話,我們可以明白,十五歲的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并不是個例,并不是他們故意要跟家長作對,而是他們不能正確處理內心的沖突導致的。所以,不存在有沒有救的問題,而是家長想不想救怎樣救的問題。
怎么救呢?
第一步,追根溯源。孩子脾氣暴躁,經常是因為什么事發脾氣?孩子整天玩手機,他在手機上玩什么?
我孩子八九年級時,也是脾氣暴躁,經常會因為一點小事大發脾氣,我也是又生氣又焦慮。后來我慢慢發現,他的脾氣大多是因為“計劃”,他爸讓他列學習計劃他會發脾氣,不敢對著他爸發,會借一點小事對著我發。他自己想好的計劃如果因為意外情況出現變化,他也會發脾氣。因為他其實是一個喜歡按部就班的孩子,不愿意列計劃是因為害怕自己做不到。明白這件事后,我說服他爸不督促他列學習計劃,出去辦事情時,我會提前把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跟他講清楚并做好預案。這樣一來,情況就好轉了很多。
第二步,因勢利導,投其所好。孩子喜歡玩手機,一定是手機上有吸引他的東西。是在游戲世界尋求認同還是跟陌生人交友傾訴心事?無論哪一種,都是源于現實世界的缺失。這時候,家長要記住一點,堵不如疏。不能采用粗暴的沒收手機、斷網等方式。而是對癥下藥,多關心他,去了解他喜歡的東西,從他喜歡的東西找話題跟他聊天,打開溝通的渠道。
我孩子大學畢業了,依然不是乖巧聽話的孩子,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我也依然會焦慮會迷茫。但是不管他喜歡動漫還是喜歡游戲,我跟他都有共同話題。至少,我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他煩躁的是什么。我相信只要我陪他慢慢走,并因勢利導,他總會有成熟長大的那一天。
每一個孩子的個性都不一樣,有的孩子天生懂事乖巧,有的孩子天生就讓人操心。但是我們要相信自己,相信孩子,只要不長歪了,其他都有辦法。
所以,對待青春期的孩子,關心、細心、耐心,缺一不可。
孩子的性格來自于家庭教育,現在的很多孩子由于父母的溺愛,讓他們養成了自私的性格,這不利于孩子出去交往,父母如何改善孩子的自私自我的性格呢?
1.讓孩子學會分享,讓孩子知道分享不是失去,分享在帶給別人帶來快樂的同時,也能給自己帶來快樂,同時別人有好東西的時候也會給你分享。
2.父母在家里不要以孩子為中心,不給孩子特殊地位,讓孩子自己動手做家務,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知道付出才有回報,在家里教育孩子尊敬長輩.
3.父母要多帶孩子參加集體活動,讓孩子了解到集體的力量,需要別人幫助的前提是你先要去幫助別人.
4.父母平時要做好孩子的榜樣,自己不自私自利,樂于助人,對孩子能夠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引導和教育好孩子,不讓孩子養成自私的性格.我是侯媽,從事教育十幾年,大家可以關注我,每天給你們分享教育知識,有問題可以給我私信,我們一起討論.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