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31 17:47:15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54773
收藏分享轉發到頭條復制鏈接微信微信掃碼分享新浪微博QQ空間舉報一強90594460
2021年11月06日
關注你的孩子21歲了出現這種狀況,若不是在校學生,可鼓勵他找份工作,一,可增加家庭經濟收入,二,可以通過工作以排遣心中憂悶,以及與工作伙伴相處之中,相互交流,建立同事之間的感情,逐步改善孤僻之性格。2,給他引導多看一些勵志的書藉,視屏,以克服自卑感,樹立人生的信心。3,父母多關心,多鼓勵,發現微小進步,也應及時加以肯定與表揚,切忌對他采取粗暴態度與苛責。4,帶他前往精神病院,尋求心理醫生的診治。希望你們加油!孩子一定會好起來。
我也是非常討厭我兒子,自己拿命換來的孩子從愛不釋手到討厭至極!我真是把自己所有都給予了他,可是每天都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學習不好,習慣超級差……我每天都是親力親為的跟著,從早上應該是前世的仇人吧!真是冥頑不理你,從起床到每天深更半夜都是在折磨人!巴不得他趕緊長大滾出我家,永遠不要再見面
天生的當然有影響了,不然基因是干嘛用的,但是后天也會有很大的影響,因為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們一般都是有樣學樣,大人怎么做,小孩子就會怎么學,這也就是俗話說的,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那么怎樣才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呢,我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心得。
1、父母要做好榜樣
從小到大,我們每個人都經歷了無數次的考試,小到期中,期末考試,大到各種升學考試,只有看到要求的分數才能繼續下一步的學習,可是,唯獨做父母不需要培訓,更別說考試了。這就是為什么很多新手父母在小孩剛出生時出現夫妻不睦,產后抑郁,甚至離婚的情況,其實,父母才是最需要學習的那個。
如果想讓孩子有好的性格,那么父母就一定要做好榜樣,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做好榜樣,那么你就想,你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然后你就去做那個人就OK了。
2、多給寶寶看繪本
繪本其實就是小朋友看的圖畫書,而這些圖畫書很大一部分都是好習慣養成的題材,沒有什么比養成好的習慣更重要的事了,所以多多的參與親子閱讀,培養寶寶閱讀的愛好,不但可以幫助寶寶養成好性格,我們做父母的也能從中學習到很多東西呢。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心得,希望能幫到親愛的父母們,如果需要繪本分享可以留言給我哦!
一,給孩子講講方仲永的故事;二,給孩子深入淺出地分析后天學習的重要性;三,適當地給聰明孩子設立更高的目標,讓其努力奮斗;四,適當讓孩子受到一些挫折,讓孩子明白再聰明也要勤奮學習。等等。
有的引用國外數據,說80%能夠減輕到不影響生活,另外20%向更嚴重發展。二八準則。而且明確說明,這80%并不是自愈了,是說有些好了,有些癥狀輕微,不影響其生活。
國內的某位治療抽動的著名教授說,孩子抽動癥自愈的概率只有萬分之五。比中彩票還要難,因此各位家長不要拿孩子的明天來賭這萬分之五的自愈力。
另外有專家直接斷定:兒童抽動癥到了青春期是不會自愈的。自愈的說法完全是部分人的猜想和臆斷,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只是患兒家長的自我安慰和美好愿望。
來自一些醫學研究方面的介紹說,自愈概率大概在40%左右。
那么,作為家長來講,如何判斷這個問題呢?
我覺得,走在大街上,詳細觀察你碰到的抽動成年人和抽動兒童的數量,做個比對,考慮到之前環境好,沒有電子產品,沒有這么多垃圾食品的現狀,可以把情況考慮的再糟糕一點。
我說一下我的計數比對,基本是1:1.
我去超市,大潤發收銀的小伙子抽動,非常嚴重,掃完碼立馬使勁仰頭釋放一下。我隨手打了個出租車,結果司機也是抽動,一邊開車,一般晃頭,車玻璃爛的,手機屏幕也是破的,連車把手都被扯了下來。我去租辦公室,物業的大哥是抽動,說話一邊嘴歪,一邊往后扯脖子。去旅游,導游一邊讀名字,一邊使勁擠眼。去看醫生,結果發現有的醫生也是抽動。唉!成人的抽動人數,并不比小孩少。
我說這個,絕對沒有危言聳聽。
很多家長,碰到西醫說不用吃藥,就感激涕零。當然,這個醫生醫德是不錯,卻掩蓋不了西醫無法治愈的本質。
有些家長碰到中醫說,世界難題,根本治不好,然后給開了一堆熄風鎮驚的藥,還覺得醫生有良知,根本不曉得在古代,就有明確的治療方法,不曉得某些中醫平時不學習,不讀古中醫書,只會看教材,沒有繼承老祖宗的能耐。
那些說,“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治愈抽動癥的治療方法”的研究機構,我要請教一下,“你們宣稱的自愈的和人家治好的又是怎么回事?”一邊說沒有方法,一邊又說可以通過XX方法自愈,這不是自己打自己臉么?有邏輯性么?自己不懂就推理出天下都不懂。
能好肯定是有規律可循??偨Y規律即可!我搞不懂很多家長,醫生說治不好,世界難題,然后自己就給自己找了借口,放棄努力,坐等自愈。仿佛不能治療才好,說能治療好的都是壞人。
然后只能看到孩子越來越嚴重,然后就后悔相信了青春期能夠自愈的說法,致使孩子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而痛苦自責。
孩子是親生的,有病不治,本身就非常難以理解,再相信江湖傳聞,坐等自愈,而不去研究自愈的那些人是如何自愈的,只能后悔晚矣。
講成功學的人從來不會給你講他有個有錢有勢的老板或者老丈人,或者通過什么手段得到了什么奇遇。
我們現在選擇了舒適,將來一定不舒適。抽動癥不是不可以自愈,但自愈絕對是有條件的,比如人家搬家了,換環境了,不打罵孩子了,補充維生素礦物質了,帶孩子旅游了,給孩子按摩了,不給孩子吃冷飲了,吃素了,控制孩子飲食,改變飲食結構了,教孩子運動了,孩子身體好了。這些能說完全是自愈么?而這些,往往相信自愈的那些人忽略了。
拍個腦袋,沒有任何數據支持,我覺得,完全自愈的不超過20%。另外80%都不能靠自己自愈,但是,通過總結別人康復經驗,咱們肯定可以找到自己孩子康復的路子。
最后,真誠的建議家長們:抽動癥治療趁早,發現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患病時間越短治療效果越好,年齡越小治療效果越好。
為了孩子,放棄幻想!積極行動起來,不斷學習總結,找醫德水平高的經方中醫開方,并通過改善親子關系,培養孩子抗壓能力,多運動,改變膳食結構等方面,努力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康復之路。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