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02 12:30:40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廣義上的孩子的生長發育,除了身高(長)體重以及頭圍胸圍外,還有孩子的大動作以及精細動作發育,口腔牙齒的問題。
狹義上的生長發育指的就是孩子的身高(長)和體重。
孩子的身高(長)體重也是家長對孩子最關注的問題之一。
經常有媽媽在后臺問我:菁媽,我的孩子為什么沒有隔壁家的孩子長得高呀?
菁媽一般就會咨詢雙方父母的情況,然后我就會問他,你覺得姚明的女兒跟潘長江的女兒相比誰的女兒更有可能更高呢?家長立馬明白我的意思了。
我說身長70%和遺傳有關系,孩子的身高和父母的身高相關性是最大的。
除了身長,孩子有肥瘦,孩子牙齒長得早還是晚,孩子的頭發多還是少,孩子走路早還是說話早這些都和遺傳有一定的關系。
除去占大頭的遺傳,還是30%和營養,環境,運動,睡覺等有關系,所以身高不太高的家長也不用氣餒,還是30%的地方可以改變。
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可以改變的范圍變得更好,家長需要從以下五點來做。1、均衡的營養
均衡指的是不多也不少。一歲之前的孩子以奶為主,一天保證800毫升的奶量就可以保證孩子的基本營養需求。
1-3歲的孩子奶和食物都需要,一天的奶量在400-600毫升之間,而孩子的食物建議單獨制作,不和大人的一起吃。
可以參照平衡膳食寶塔(網上查嬰兒平衡膳食寶塔,學齡前兒童平衡膳食寶塔就可以找到相當年齡的食物量的需求)
2、充足的睡眠
有些做生意的家長沒有帶孩子,自己做生意到幾點就幾點帶孩子回家睡覺,二三歲的孩子每天12點都不睡覺。一般這些孩子我們都發現長得很一般。
生長激素是一個夜生活的擁戴者,晚上分泌的激素是白天的四倍,所以晚上睡得好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是多么的重要。
3、適合的運動
我們的肌肉越使用越發達,我們的骨骼也要經常運動來鍛煉才越長越長。從孩子出生后自己想辦法把頭抬穩就是一種運動。這后的翻身,坐,站,走都是一種運動。
而等孩子會走時運動的范圍更廣了,家長可以每天帶孩子進行二到三個小時的戶外運動。
4、減少疾病
給孩子打預防針,注意護理,防止孩子生病。因為孩子一旦生病事個生長發育就停止了,雖然生病好了孩子會慢慢追回來,但是如果經常生病對孩子的生長發育也是有不良影響的。
5、防止意外傷害
孩子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兒童意外傷害時有發生,有些意外傷害對兒童的影響是一輩子的,所以家長一定要有防范意識。
孩子是我們優秀基因的傳承,想要自己的優秀的基因可以得到更好的傳承就要注意上面的五點,均衡營養,充足睡眠,適合運動,減少疾病,防止意外。
本文原創,如轉載請注明來源于菁媽育兒。
菁媽,混跡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咨詢師四棲生物,家有菁妞,各平臺原創作者,希望給焦慮的媽媽們一點支持和幫助。影響孩子身高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遺傳,成長環境等,拋開這些無法改變或者說我們無法去控制的因素,那么還有什么辦法可以長大個呢?
答案是肯定的。其實也有很多辦法,也都很簡單,就看寶爸寶媽們能否堅持。
1、保持充足的睡眠
寶寶在睡眠的時候,大腦可以分泌刺激生長的激素,如果睡眠不足,當然影響身高了。
2、營養均衡
讓寶寶不偏食,不挑食,肉蛋奶蔬菜水果全面攝入,是寶寶長大個的重要保障。
3、每天有一定時間的運動量
即使父母身高不理想,后天加強運動一定是可以改善的。每天讓孩子有固定的戶外活動時間,但同時要保障安全。
雖然這些增高訣竅都不難,但是需要的還是長期的堅持,需要爸爸媽媽的細心對待。
我個人認為會有一些影響!但所有事物都是矛盾相對論!很少出門的孩子或許將來就是偉大的科學家或者科技技術類人才!總體來說,還是建議父母讓孩子多出門,父母要尋找機會為孩子搭建社交平臺,多為孩子創造社交機會。例如,父母可以組織自己朋友或者同事家差不多年齡的孩子一起周末游玩,或者在家長群中邀請志同道合的小朋友家長一起出游也不錯。這樣的活動,可以讓孩子學會和同伴相處,擴大視野,也會讓孩子愛上外面的世界。
身材矮小是常見的現象,比如我們記憶里面,每個班里面都有最矮一位同學。對這樣的同學,很多人首先想到是侏儒癥。中學課程講道,侏儒癥往往是由于腦垂體的生長激素缺乏所致,可以通過后天補充生長激素來治療。
那么是不是特別矮小就是生長激素缺乏呢?全世界的兒科內分泌科室常年給來看病的矮小患兒測量生長激素水平,發現大多數患兒并不缺乏生長激素。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矮小呢?
在一個正常和平社會里面,遺傳因素決定了身高個體差異的百分之八十?。ǜ鶕篐irschhornJN,LettreG.Progressingenome-wideassociationstudiesofhumanheight.HormRes.2009;71(suppl2):5–13.)所以一般來說,矮小基本就是由遺傳原因決定的。
但是遺傳不等于父母的身高的簡單平均值,這問題需要分一般矮小、特別矮小和侏儒三種情況分別討論。
我們高中都學過,顯性遺傳,雜合子和隱性遺傳等等稍顯復雜的概念。更復雜的問題在于,一般矮小或者高大不是一個基因決定的,而是由近700個常見的遺傳變異點(SNP,單核苷酸多態性)共同影響著我們的身高,不是高中那種簡單的遺傳學。但是每一個基因的遺傳突變的影響都很細小,通常僅為1毫米或者更少(根據NatGenet.2014Oct5.doi:10.1038/ng.3097.Definingtheroleofcommonvariationinthegenomicandbiologicalarchitectureofadulthumanheight)。所以想通過測量孩子DNA來預測孩子身高并不容易,需要綜合考慮幾百個位點,據我所知,國內沒有公司能做到。
對于那些很矮小的人,就要考慮不是幾百個SNP決定的了,因為研究表明,對于身材最矮的0.5%人口來說,從父母遺傳來的稍微罕見的突變(突變率<0.5%)比SNP對身高影響更大。具體說,稍微罕見的突變是超過32種與身高有關聯、稍微罕見的遺傳變異決定了這些人的身高。這其中有24個基因變異對身高的影響超過1厘米!
對于侏儒來說,SNP和稍微罕見的突變都不足以解釋了,那么極其罕見的突變,如GH1,GHRHR,SOX3,GHSR等基因上的變異,對侏儒影響更大。這些蛋白要么是生長激素蛋白,要么是生長激素的受體蛋白,要么是負責傳遞生長激素引起的長高信號的蛋白,總之地位重要,一旦壞掉就得侏儒了。這些突變少數是從父母遺傳來的,多數是在精子和卵子形成的時候就新發生的突變,所以很多侏儒的父母并不矮小。
最后概括一句,說,特別矮小往往由某些比較罕見的遺傳突變決定,一般矮小往往由幾百個單核苷酸多態性造成,侏儒往往是由關鍵蛋白失活造成生長激素缺乏或者別的綜合征決定。至于治療,可以看看我的其他回答。
用生長激素有助于孩子長個,但是副作用也很明顯。很多家長覺得自家孩子到了青春期了,但個子還不見長或者是覺比別家孩子矮??偸窍胫ㄗ尯⒆娱L個。但使用生長激素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生長激素確實可促進四肢骨骼增長,利于孩子長個兒,但是副作用就是可能導致孩子第二性征過早發育,因此如果孩子是生長遲緩,生長激素水平真的是偏低。甚至出現了矮小癥,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自己慎用。
要想青春期還在長高,要在吃、睡、動上下功夫。
飲食均衡不要光看到孩子吃的多,需要關注孩子吃的均衡,全面,孩子長個主要取決骨骼的健康發育,這是需要優質蛋白質,維生素、脂肪以及礦物質的共同作用。
充足睡眠我們都知道生長激素可促進骨骼生長,而人體的80%的生長激素都是在睡眠時產生的,尤其是在凌晨12點是分泌的高峰,早上5點之后生長激素下降。因此,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都長高非常重要。
適當運動運動也會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同時合理的鍛煉也可促進骨骼和肌肉強壯,進而促進長個兒。
考古學家~蘇娟(國家注冊營養技師、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王興國營養師特訓班學員、營養科普原創作者)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