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04 13:12:59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謝邀。九歲孩子上課愛說話,這一定是家長從老師那里反饋回來的孩子在校課堂表現。
其實對于孩子的這種表現可以說是這個年齡段兒童的正常生理心理轉征。家長不必過分擔心,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普遍生性活潑,好動,語言行動容易情緒化,注意力不集中,任何小的情況都容易引起神經系統的興奮。老師如果能正確引導,把要教學的知識作為興奮點,牽著孩子的思維走,那么孩子能積極表現配合,回答問題,跟著老師的教學思路走,那么孩子就是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生。這需要老師有高超的教育藝術,了解兒童的心理特點,才能駕馭課堂。
但是,這個年齡的孩子自制力差,也就是形成上課愛說話,說一些與教學無關的話題,也是讓老師頭疼的問題。作為家長要積極配合老師,培養自制力,多做一些訓練注意力門游戲,使孩子適應老師的教育教學方式,使孩子能順利的完成學習任務。
謝謝邀請。
12歲的孩子做事情有主見,明明錯了還堅持自己。
1.這說明什么?
說明孩子正常,孩子長大了,懂得自己去判斷和做決定,哪怕是錯了。
2.如果孩子都12歲,還整天圍著父母轉,什么事情都聽家長的,自己沒有主見,那家長才要擔心呢?將來孩子上高中怎么辦,上大學了怎么辦?被人欺負了怎么辦?難道那個時候孩子還要打電話問問家長,我該怎么辦。
3.教育誤區
很多父母以愛為名義的行為,跟幫助孩子成長比起來,真的是南轅北轍!
表現在:
①代替孩子成長:孩子該自己做的,父母給做了
②禁止孩子成長:合理、輕微的冒險,都不讓孩子去嘗試,以至于沒有了成長機會
③妨礙孩子成長:總是為孩子出主意,或加以限制
④讓孩子逃避成長:用恫嚇、施壓,否定孩子,讓孩子失去成長機會
4.父母唯一要做的
父母應該是幫助孩子成長,即是幫助孩子,讓孩子自己成長!幫助孩子培養出照顧自己本人人生的能力。
5.十大育兒要訣
父母遵守十個基本要訣,幫助父母抵御育兒中的90%錯誤!
1、溝通的意義取決于對方的回應
2、孩子的學習來自家長的行為和情緒,而不是家長的指令。
3、所有行為必有其正面動機
4、有更好的辦法,每個人必會追隨
5、凡事總有至少三個解決方法
6、成長過程是一個學習過程
7、應該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替代孩子成長
8、愛不可以作為籌碼
9、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
10、一個人不能控制另一個人//@叢冬旭親子關系:父母培養孩子的第一項能力就是,建立自我意識。
這應與家庭對孩子的處理方式有關,特別是城市中獨生子女居多,沒有讓孩子自己單獨的開始,自然就有孩子大了應不愿單獨居住或分床睡覺了,一些性格上懦弱的孩子離開媽媽害怕就順理成章了。這個問題解鈴還須系鈴人,媽媽先疏導,再分房睡媽媽陪,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慢慢就會適應了。謝邀。
至于這種人,喋喋不休地總認為自已是對的男人,一款是自以為是,優柔寡斷,也的確自已有一套,而高看自我,否定其人。性格上高傲獨處,瞧不起別人,孤擲一注,膽大妄為,爭風吃醋搶風頭,不釆納他人見智,容易冒失,專橫固執。
另一款是裝逼嘚瑟,碰風吹牛,強詞奪理,自欺欺人,自不量力,虛偽放屁,逞強好勝不遜色。這款人反而被人瞧不起,令人愛理不理,不可理喻,鳥牙不值錢,鐵齒被人嫌。
這兩款大同小異,人很固執,愛體面逞姿態,不淡定愛說大話,總是強詞奪理壓制于人,聽不得別人的勸,一意孤行,我行我素,自以為是,總想占高風,不聽其人衷心見識,抬高自已,蔑視于人,容易與眾人脫軌,反被人排擠,自已栽跟頭吃苦食。
家里十歲的小孩兒不聽話。愛罵人。說假話。成績差。脾氣壞怎么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作為父母,首先要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十歲這個年齡段。不是太大。沒進入青春期。還可以調教他。夫妻二人要想出對策。給孩子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氣氛。做什么事情不要和小孩逆著來??春⒆佑惺裁磁d趣愛好。盡量滿足他。和他像朋友一樣相處。久而久之他會有轉變的。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