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04 17:12:19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孩子的性格與原生家庭有很大的關系。有些家長容不得孩子犯錯,孩子稍有不慎就會引發家長的責罵。久而久之,損傷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孩子為了自保,就會隱藏起自己的真性情。不愿意和人交流,更不愿和陌生人說話。膽小怯弱,形成了一種性格缺陷。家長對孩子說話要注意語氣,態度要溫和。多帶孩子去人多熱鬧的地方走走,并與熟悉的小伙伴多作交流。老師要給性格內向的孩子多提供發言的機會,及時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多作鼓勵和表揚。慢慢的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性格和行為習慣。
首先要有耐心,關心,每天堅持和他聊天,溝通。聽他內心里的話語,誘導他說出心里所想的,對癥下藥。慢慢的孩子的脾氣就會相對來說好一些。畢竟是孩子嗎?還可以及時糾正過來他的壞脾氣。反正不能以粗暴的方式對待,那樣只會適得其反。
常言道,柔能克鋼,每個人的性格不盡相同,家庭也是這樣。但真正遇到性格倔強的孩子,大人就一定要克制自己的爆性子,一定要柔、溫和加忍,千萬不可硬碰硬,乘在孩子高興時、晚上睡覺時多勾通,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理才能服人,給孩子講明道理,當孩子理解了,一切會迎忍而解。我的性格倔強吃的虧太多太大了,現在明白了,遲了呀。
感恩悟空的邀請,我是教大育小。情緒管理的技能是孩子將來贏取成功的一項非常重要技能,對孩子的成功影響極大。
首先:孩子要有管理情緒的能力要有認知情緒的能力。特別是對于小孩子,要教會孩子認知情緒。我們會發現很多孩子沒有辦法認知自己的情緒。許多3歲的孩子遇到不順心的孩子只會哭或者說是發脾氣。因為她們沒有辦法去認知自己的情緒,就會顯得很無助。所以從孩子有表達能力開始就可以逐漸的教會孩子認識情緒。當然可以通過繪本來讓孩子認知,因為在孩子的早期,過的多語言表達和抽象的描述,孩子是沒有辦法理解的,一些經典繪本是最好的通道
其次:認知了情緒還要教會孩子表達情緒,鼓勵孩子把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這個是內心感受最大最真實的呈現。這個幼兒園階段是最佳的訓練時期。因為這個時期孩子不會有太多好壞的分辨,也不會有太多羞愧難當的感覺。例如某件事情做的不好,孩子生氣,到但表達起來更容易,因為他無法去分辨和揣測成人的心思。源于這份單純,特別容易訓練。在平時的交談中,家長可以去引導。例如孩子犯錯誤了,別著急生氣,而可以嘗試著表達說我很傷心,我很難過,媽媽看到你很開心,你的表現讓媽媽覺得很驕傲。
當孩子發生問題的時候,孩子無法區分,家長幫忙幫助孩子認知和表達,比如說孩子因某件事情生氣,幫助孩子甄別,你這個是生氣,哭的原因難過那嗎?
耐心堅持,積極幫助孩子認知情緒是孩子管理情緒的一個基礎。我們都知道,但凡能表達出來的情緒就是一種很好的宣泄,就是一種很好的管理。表達出來,許多時候問題就解決了一半。
許多成年人都非常欠缺這種能力,長期隱忍和積壓,最終爆發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再次:教會孩子疏導情緒,表達自己的需求。對情緒的一種疏導也是最好的管控。例如:你這么做,我很生氣,我不喜歡你摸我的頭。我很難過,我希望你可以……
這樣是對情緒的一種最好的管控。
當然:某些時候這些都不管用,那么要教會孩子去轉換,例如深呼吸,或者做其它快樂的事情,讓孩子從轉換到其它的情當中,暫時的移情別戀有利于調節和管控情緒??傊河龅角榫w不可怕,先認識再表達,再提出自己的內心需求,基本就解決了一大半。教會孩子這三個步驟,管控情緒一大步。當然,允許孩子把情緒發泄出來。例如哭泣,扔個玩偶或者其它的,只要不傷害別人也不傷害自己。不積壓情緒,合理宣泄,孩子管控情緒的能力會越來越強。我是若水:專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孩子成長等,專注悟空問答。歡迎關注!
古希臘哲學家亞歷士多德說: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品格;播種一種品格,收獲一種命運。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在無數的行為活動中凸顯其性格的的。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教育中的一切都應該以教育者的人格為基礎,因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p>
家庭教育是育人的教育,是性格的教育,是生命的教育。人之初,性本善。作為父母,應尊重順應孩子的天性,使孩子的性格自然形成。作為父母,不能控制孩子,也不能讓孩子控制父母。要想孩子性格好,父母首先應該清楚:孩子生而平等,地位不比父母高,也不比父母低;父母只有培養教育孩子既是義務,也是責任;沒有控制、命令孩子的權力。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定要學會傾聽,學會尊重,讓孩子感到他是家庭的一員。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要給孩子做好表率。父母也不能做口頭上的發號施令者,而是參與到孩子具體的學習生活活動當中去,和孩子一起做事,一起探究,一起思考,一起分享。
學校教育是知識的教育,是性格的教育,是為孩子終身發展奠基的教育。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受玩小動作,孩子做事粗心大意,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做事、做作業拖拉,孩子的日常學習活動中專注度不高等,都是客觀而真實的存在著。什么是好學校?悅納自己的就是好學校。什么是好校長?有辦學思想的校長就是好校長。什么是好老師?公平對待每一個孩子的老師就是好老師。我們每個人高矮不一、美丑不等、各有所長、五光十色、甚至千奇百怪,一個好的學校就是絕不大驚小怪,無論怎樣,都統統接納。這就是教育的意義,這就是教育的內涵;這就是校長的擔當,這就是老師的作為。
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無論是家長、校長還是老師,都應該是既能享受得了幸福,也能擔負得起苦難。良好的教育,并不會幫我們免除人生的苦痛,但可以決定我們的態度,教得我們應對的方法,直面所有想得到和想不到的結果。假如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在培養孩子的性格上,如此有機的結合起來,我們相信,未來的孩子,性格上一定是堅毅的孩子,一定是果敢的孩子,一定是規矩的孩子,一定是自有作為有擔當的孩子,一定是既能拿得起放得下的孩子,一定是寵辱不驚的孩子。
一家之言,敬請批評指正。(圖片來自網絡,聯系必刪。)
若水---2019年7月22日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