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04 18:05:29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1、自己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
由于家庭條件的優越,很多家長對孩子是千依百順,孩子想要什么家長都會聽之任之,一旦稍微有丁點不如意的地方孩子就會大發脾氣。面對這類愛生氣的孩子,家長需要冷靜處理。對待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堅決距離,面對孩子發脾氣,家長可以讓他們先冷靜一下,等孩子脾氣軟下來再進行教育,效果會好很多。
2、父母不理解自己的想法
8歲以上的孩子,他們都會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會渴望父母能夠尊重自己的選擇。但是,很多父母往往會認為孩子年齡尚小,思想比較幼稚,不會認真去傾聽孩子的內心。孩子的想法遭到父母的無視,青春期的他們會變得很暴躁,容易發脾氣。面對這種孩子特別愛生氣怎么辦?家長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內心世界,尊重他們的選擇,即使孩子的選擇是錯的,也應該給他們嘗試的機會。
3、缺乏耐心
青春期的孩子,情緒起伏大,對任何事情都會缺乏以往的耐心。有時候,僅僅是因為父母的承諾晚了幾天兌現,也有可能僅僅只是車子晚點了幾分鐘,他們都可能大發脾氣。面對這種因為缺乏耐心而愛生氣的孩子怎么辦?家長可以轉移他們的注意力。觀察孩子,當孩子變得不耐煩的時候,家長可以適當的選擇跟他們聊天,聊一些他們感興趣的內容,這樣孩子才會慢慢平復情緒。
孩子特別愛生氣,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青春期,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父母。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如果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發脾氣,那么孩子也會變得容易愛發脾氣。所以,孩子很容易生氣怎么辦?家長必須以身作則不亂發脾氣!
大喊大叫,一般都是一個比較脾氣暴躁,而且性格方面比較爽快的性格,像這樣的人,每天都是無法壓抑自己的內心,管理自己的情緒而導致自己每天都在大吼大叫,覺得才能控制住自己的局面,始終讓自己每天都在消耗著自己的情緒,而無法給自己的一份溫柔。
感謝邀請!
我的回答是:“立即溝通,別猶豫!”
之所以給題主上面的回答,是因為看到你提問的第一眼就忽然想到了我的一個遠方侄女,侄女的女兒莉莉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發現孩子處處說話小心翼翼的,在幼兒園從來不給老師添麻煩,即使有有求于老師的時候,每次說話總是看著老師的面部表情,莉莉經常說出來的話都是討好型的。
老師孩子舉出了兩個例子,有一次莉莉想撒尿褲子穿了好幾層不好脫,老師當時正給小朋友小水果,莉莉一直看看老師,老師問你有事嗎》莉莉搖頭說沒事。過了一會兒莉莉突然沖出教室向廁所跑去,老師跟過去發現莉莉褲子已經尿濕了,老師就掏出紙要給莉莉擦,還要給莉莉去睡覺的地方換褲子,莉莉說:“老師,不要你擦,我有褲子我會自己換,你回去看其他小朋友吧。”后來老師發現莉莉睡覺的地方根本就沒有備用褲子,老師找了其他小朋友的給莉莉換上。還有一次小朋友吃飯的時候,其他小朋友都是叫老師盛飯,每次輪到麗麗時麗麗就說我自己來,你已經很累了。
因為莉莉一直由奶奶帶著,老師知道3歲左右的孩子應該是單純、活潑、童言無忌的,可是莉莉處處都在為別人著想很不正常,看到莉莉太“懂事”了老師感覺孩子小小年齡活得太累,看著心疼,于是就想方設法找到媽媽的號碼。經過電話溝通老師才知道,莉莉奶奶太強勢,一輩子連老公都不放在眼里,在家里就她一個人說了算,全家人一切都得聽她的,平時對孩子大吼小叫已經成了習慣。
或許在一般人看來,像莉莉這樣的孩子是懂事、聽話,豈不知這正是家長經常對孩子大吼小叫埋下的禍根。
說完這個真實的故事,回過頭來看題主對問題的描述:“寶寶現在2歲多,爺爺奶奶帶寶寶時經常大吼大叫怎么辦?擔心對寶寶心理造成影響,溝通無果,實在頭痛?”
孩子在3歲前,是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時期,孩子在6歲前是性格形成的黃金時期,爺爺奶奶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對孩子的心理一定會造成影響。如果孩子長期生活在大吼大叫的環境中,孩子不但沒有安全感,同時孩子的性格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后會膽小、懦弱、自卑等。
你說溝通無果,不知道你是如何溝通的,特提出如下建議:
1、溝通要認真
這里說的溝通要認真,指溝通要有儀式感,也就是開誠布公地把你的擔心,以及大吼大叫對孩子會造成怎樣的傷害的厲害關系都讓對方知道。如果只是隨便說說上一句兩句,不敢把自己真實的想法告訴老人,那樣的溝通沒有任何意義。
2、選擇好時機
老人正在對孩子大吼大叫的時候不能說,溝通一定要找個恰當的時機,比如:選擇老人心情好的時候,把你真實的想法說給老人聽,同時把爺爺奶奶那樣做對孩子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也直接告訴老人,相信只要你心平氣和的跟老人說,而且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懂事理的老人都能接受。但是這里要提醒一點,跟老人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說話當的方式和語氣。
3、找準溝通人選
老人由于受傳統思想的影響,有時候對兒媳的話會產生誤會,如果平時在生活中跟婆婆說話就有顧忌的話,最好自己別跟老人溝通,可以把任務交給老公,讓他跟自己的爸爸媽媽溝通。老公畢竟是他們自己生的孩子,相互之間都了解,老公在自己爸爸媽媽面前好說歹話都能說,所以誰的爸媽誰溝通效果估計會好些。
當然,世界之大什么人都有,也有的老人強勢了一輩子,做什么事情都固執己見習慣了,刀槍不入的老人也在所難免,實在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首先跟老公商量好,寧愿自己帶孩子,也不能讓孩子小小年齡就受到傷害,要知道孩子一旦沒有了安全感,孩子的性格一旦形成對孩子的影響就是一輩子了。
我是智慧奶奶:站過十年講臺,從事教學研究三十多年的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多平臺邀約優質育兒領域原創作者?,F在是兩個孫子的奶奶,專注養兒育女的教育。希望這篇分享對您有所幫助。喜歡我文章的請關注,同時歡迎大家參與討論。這里所發文章均為本人原創,不經過本人允許任何媒體不得轉載使用,違者必究。謝謝合作!7歲的孩子,他們都會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會渴望父母能夠尊重自己的選擇。但是,很多父母往往會認為孩子年齡尚小,思想比較幼稚,不會認真去傾聽孩子的內心。孩子的想法遭到父母的無視,青春期的他們會變得很暴躁,容易發脾氣。面對這種孩子特別愛生氣怎么辦?家長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內心世界,尊重他們的選擇,即使孩子的選擇是錯的,也應該給他們嘗試的機會。
要好好和孩子聊一下,找一下孩子生氣的原因,切記家長不可生氣暴躁,三歲以上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對于某一件事情也有自己的看法,家長一定要給孩子提供充分表達內心想法的機會,有時候當孩子喋喋不休地向家長講述某件趣事的時候,家長們卻常因忙于自己的事情,漫不經心的點點頭或哼哼兩聲,孩子會十分惱火,所以家長不妨暫時放下手中的事物,專注的神情傾聽孩子的話語,以欣賞的態度理解孩子的話語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