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05 10:22:49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53
收藏分享轉發到頭條復制鏈接微信微信掃碼分享新浪微博QQ空間舉報愛談談
2019年09月27日
關注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有堅持己見的時候,父母不要以生氣、權威方式壓制孩子的自主意識,反而應該鼓勵孩子積極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并鼓勵他們大膽表達自己的意志與見解,這對孩子適應未來社會是有幫助的。要把倔強、反抗當作孩子成長過程中自然的行為表現,不要大驚小怪,也不要極端遏制。
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發展。當孩子出現倔強、反抗的行為時,父母應避免使用權威的口語或方式來教訓孩子,而應拿出一點“辦法”來。首先深呼吸,不要讓自己跟隨著孩子的生氣情緒,試著和他講道理,教他學會尊重別人,并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
當您感覺到孩子開始浮躁不安時,可以用他感興趣的事物吸引他,幫助轉移他即將爆發的情緒。父母的干預越多,孩子倔強的脾氣可能越強烈。當孩子鬧脾氣時,有時是帶點試探的性質,父母表現得越在乎,他可能越過分、越吵鬧。所以,在不會影響到大局時,就試試讓他哭個夠,等他安靜下來之后,再去冷靜處理。這就是冷處理。
親子互動,并非要爭個誰贏得勝利、誰屈服于誰的競爭結果,教育倔強的孩子,要從了解孩子的人格特質著手,慎重考慮如何教會孩子揚長避短,因材施教,幫助找到最適合的教養方式!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是天生,也就是說是前世,你與他就結了這樣的緣!二是嬌生貫養的結果!一時不好解決!平時不是原則問題盡量少說!若是原則問題,若你自己認為是對的,那就按自己的想法做就是了,但前提是一定要善良不自私,記得,做一個善良的人,上天才會給你出路……阿彌陀佛??
根據學前兒童發展規律來看,孩子的自我意識情緒會在出生后的第二年末出現,也就是說,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會用自己的觀點來看問題了。而所謂的“叛逆期”其實是孩子想要要擺脫大人的安排和束縛,開始自己獨立地探索理解周圍的世界了。這個叛逆的理解從大人的角度來看更多是大人自己的心理不能適應這個年齡的孩子不再“聽話”,不再無條件地依附于自己,卻硬是套上叛逆的標簽。
那我們們該如何看待和應對孩子的情緒需求發展呢?
一、家長要了解孩子此時的需求,他發脾氣的來源是什么?我們的要求是否違反他的發展需要。尤其當孩子處在某些敏感期時,某些看似不合理的行為會反復出現,這是孩子內在發展需要表現出來的行為。比如:反復丟東西到地上、躲到狹小的空間、喜歡藏一些小東西、必須自己吃飯、必須自己做一些小事等等的行為。家長如果硬是要按照成人的要求去做,當違反和阻礙孩子本能的發展的時候,孩子就會變得特別煩躁和發脾氣。這是他通過這樣的信號來告訴家長,他不高興了,他內在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這時候,我們就要去理解他的需求,在安全合理的情況下變換方法去滿足他。比如:拿一些不易碎的東西讓孩子丟、留一些紙箱讓孩子隨意躲、把貴重的物品管理好其他東西讓孩子藏、提供足量的飯菜讓孩子自己吃等等。
二、看到和理解孩子情緒。當我們不知道這是否是孩子的內在需求而過度要求孩子的時候,他會用發脾氣和哭鬧來表現。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去理解他的情緒,尤其不要和孩子情緒對抗,就是他發脾氣了,我們也發脾氣來應對他,這會增加孩子的恐懼、害羞甚至愧疚的情緒。這會阻礙孩子去嘗試和體驗本來的發展需求,這種自我意識情緒在幼兒成就相關的行為和道德行為發展的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為什么孩子越大越不敢去嘗試,越沒有自信,就是早年這種害羞和愧疚的情緒太過于旺盛了,無論他做什么家長都會去指責和評價,使得孩子獨立完成事情的自信沒有很好的建立起來。
三、多種解決辦法來幫助孩子緩解情緒和面對問題。當孩子情緒執拗起來,我們首先要看到他的需求,之后可以開動我們成人的智慧,完全可以通過繪本閱讀、游戲、角色扮演、轉移注意等多種方式和這個階段的孩子互動。比如,引導孩子收玩具,我們可以說:“寶貝,我們一起把你的小玩具送回家把”,或者說“寶貝,我們一起用飛機或者火車把小娃娃們送回家睡覺咯”。這些以孩子角度看待問題的有趣輕松的方式去引導孩子做事。
每個孩子都有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不能一刀切是好是壞,這個階段的孩子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性格,倔強是孩子天性的變現,童真的表現,我們不能扼殺或者以成年人的角度去評判或者抹殺掉,完全按照成年人想法去做事情,孩子要在快樂的童年中成長
性格很犟的孩子,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由于爺爺奶奶溺愛和寵愛,讓孩子會更霸道,如果爺爺奶奶不是一味寵著孩子而是懂得教育孩子,那么這樣或許改變孩子的犟脾氣,孩子的犟脾氣是從小嬌慣的,我行我素,想怎么樣就怎么樣,甚至自我為中心,不聽別人的話語,所以脾氣犟的孩子,不要太過于溺愛他并且嚴歷中帶點滋愛,不能無條件無目的滿足孩子的條件,給爺爺奶奶帶時,讓爺爺奶奶不要太關注他給他自立獨立去處理問題,可以寫下家規,讓孩子明自家有家規國有國法,不能亂來,讓孩子的犟脾氣用在學習上,不要用在犯錯上,學會感恩和愛別人關心別人的孩子,自然不會那么犟和野蠻,心中有愛的孩子,犟脾氣會收收的,不管爺爺奶奶帶還是和父母親一起生活都要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心態,有修養有教養,讓犟脾氣收收,改變孩子的人生觀,讓孩子健康成長,父母不過于滿足和重視孩子,溺愛孩子,孩子就不會養成犟脾氣和沖動暴躁,所以家庭成長的因素很重要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