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06 18:09:31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孩子發脾氣時,不要直接跟孩子對立,或者馬上嘗試壓制住孩子不讓發脾氣。正確的做法:嘗試理解孩子發脾氣背后的真正原因,先嘗試部分認同,和孩子站在一條線上,這樣會降低孩子對父母的敵對感。父母語言表達出來孩子的發脾氣的原因,表示出理解的感覺,孩子有緩和后,蹲下身和孩子平視,眼神直視交流,給孩子一個親密的擁抱。耐心告訴孩子爸媽永遠是愛你的,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可以嗎?
日常時候可以和孩子共讀一些相應的繪本,做情感引導。告訴孩子發脾氣對身體的壞處,告訴孩子除了發脾氣還可以用其他方式來表達情緒。疏導情緒很關鍵。
有沒有注意仔細觀察,他是對某一類的事情或事物發脾氣,還是不分種類事物呢?
只是根據你上面的文字說的,那么這個小男孩應該是一個字“怕”或兩個字“恐懼”什么事情或事物或物件。他需要發泄,需要這個脾氣來“壯膽”。
仔細分析這個“最近經常發脾氣”這幾個字可以分析出以下幾點:
1.因為這情況是最近而不是之前就有的,那么說明突發性。那么一般情況下小孩都是無憂無慮的,偶爾打打鬧鬧的,但不會這種情況。
2.之前脾氣很好,沒有這種情況,那么就遇到了某事情,或者說是看到了某事情害怕,恐懼,怕受到傷害,這是精神上的傷害,幼小的心靈受到刺激才會這樣的。
3.需要你仔細想想在這小男孩沒發脾氣和發脾氣的轉換的那幾天,有發生過什么事情嗎?這個很重要,也許大人對于發生的事很好理解,而小孩就不一樣了,如哪怕是平常的站在凳子上跳下來,那么小孩看到就有可能以為是摔倒摔下來的。
4.是不是那幾天夫妻吵架或吵嘴等被小孩看到了,在或者是上幼兒園的時候被別的小朋友欺負了,也有可能被老師說了,或者是“冤枉”這個詞,心理不舒服,想發泄出來。
不要小看這個詞,本人小時候也受這個詞影響很大,也許大人的一時不識之言導致小孩的變化??醋屑毩苏f的是“大人”而不是小孩,而這個“大人”是有威望的,最少在表面上小孩的心理上是這么認為的。
現在只能想到這4種情況,別的暫時不知道,文字給的也太少。
針對以上情況,那么我給個解決方案:
1.首先問下孩子這幾天的變化是在哪一天,你可以去想下問下,如果找到問題所在,那么勁量用可懂的語言介紹清楚,開玩笑的情況下解釋更好,或者編個借口哄騙一下也可以的,只要能讓孩子恢復正常,在不損害別人的情況下都是可以的,善意的謊言也是可以的。要說明下,如果沒問題不要說謊,當然也不建議那些少男少女青年等人無顧說謊啊,我現在說的只是為了幫助孩子走出陰影,別無其他,別人勿用。
2.其次可以帶孩子去散心或到游樂園里玩玩,幫助孩子增強眼界,開闊視野,這樣就會讓孩子慢慢放松下來,從而走出現況。
3.可以給孩子買他愛吃的零食什么的,(當然不易吃多)幫孩子找到同齡孩子一起玩耍,不要讓他一個人待著?;蛘呓o孩子找到他喜歡的愛好玩具等,簡單來說就是“情緒轉移法”把某事物轉移到他喜愛的事物上,增加他的興趣。
4.平時父母多關心關懷下他,切記這里面是父母而不是爺爺奶奶,如果是特殊情況也可以是爺爺奶奶等親朋好友。
5.找心理醫生看看。
總之一句話,找到孩子的“病因”就是始發的情況,就是導致性情變化的事情物。然后給之解決。
還有因為他年齡太小切記不可讓孩子單獨留在一個大房子里,特別是晚上,不可讓孩子看恐怖血腥鬼片電影等,建議可以看下動畫片,那種可以增長知識和樂趣的的動畫片,現在情況盡量也不要看那種打架的動畫。可以看下小豬佩奇等這種動畫。
不是青春期吧,不是的話,多和他聊聊天,一塊出去走走,他高興是,問問他喜歡什么,幫他買去,得慢慢開到。
5歲孩子脾氣暴躁,愛發脾氣,首先,父母要冷處理,不能孩子發脾氣,父母也跟著沖他發脾氣,孩子就會覺得這就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孩子心情不好,不管因為什么原因,先讓他發泄完,等他把過激情緒排遣完后會慢慢冷靜下來。
然后,父母和他面對面心平氣和地和他談,問他的真實想法是什么,打算怎么辦,慢慢引導他作出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達成協議,以后如果再發生以下情況,告訴他,靠協商解決會更有效果,加深這次協商對解決問題的印象。
最后,我想說,人非草木,有脾氣很正常,家長要學會慢慢引導,5歲也處于孩子第二叛逆期的階段,切不可不問原因的只當交通管制員,告訴他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我們要當教練,告訴他面對問題什么才是解決問題的最有效辦法。
一年級孩子總是發脾氣,是有原因的;他們剛從幼兒園升到一年級,顯得很不適應;在幼兒園都是自由自在的,都象快樂的小鳥,但是走入學堂,就仿佛很不自由;
起初,他們背上書包,還會教傲的告訴身邊的人,我讀一年級了,別在叫我小朋友了,好象一年級就是他們心中最神圣的殿堂;但是進來之后發現和他們想象中的不一樣,除了課間十分鐘以外,其他時間都是在學習不同的知識,讀書、寫字,真是太累了。
學習占據了他們大部分的時間,沒有空隙出去玩了;覺得在課堂上學習已經夠累了,一放學回家,還得復習或背誦白天學的,動畫片得不到看,心思其實還在停留在玩上,所以才會出現寫字慢慢吞吞,上課左動右動,上課不集中等等;
在課堂上愛發脾氣,是因為沒有學會什么叫做團結友愛,相互尊重,不罵人不打架等等;在家里被家人寵溺慣了,家人什么都百依百順外,但這些在課堂上都會被老師一一糾正;小孩子很單純,在一年級好好地接受文明禮貌,思想品德課的教育外,還要正確引導,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他們是會很認真記在心里的。
他們做錯事,一定要立即指出,,然后正確引導,講出為什不能這樣做,做了有什么后果即可;希望祖國的小花朵們,都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成長!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