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06 22:10:17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婚姻中,女人遇到個好男人不用好強,也不用堅強;如果遇到個孬種,你不好強,誰又能替你堅強。
好強和堅強的最主要區別,就是好強是主動的,是發自內心的力量;而堅強是被動的,是被逼無奈時迸發的上進力量。
為什么有的男人把女人的堅強有上進心理解為好強?
一是推卸自己把女人逼成堅強的責任,好像女人自愿去承擔重擔,而不是因為他的不作為、不負責導致的。一位母親在給女兒的一封信中說:“我愿你一生順利幸福,永遠也不要知道堅強的滋味。”這就是愛。如果一個男人有愛心和責任感,在自己有能力時如何能讓女人獨自堅強。
因為,堅強來源與苦難的搏斗。沒有遇到苦難,又何必堅強。
二是女人的強對比出有些男人的弱,吃不著葡萄的心里。只有把爭強好勝的帽子戴在女人頭上,才能讓他稍感安心。把女人的堅強有上進心理解為好強,不如說是他們自認為是好強,這樣就能安慰自己的無所成就,安慰那顆怕別人看低的心。好像女人之所以取得一定成績是因為好強,自己之所以沒那么大成績,不是沒有能力,而是佛系。
其實,女人好強也沒啥不好,如果沒有一些女人的好強,也許所有女人仍然是生育工具,連投票權都沒有。一個長期的男權社會,對女人好強自然會有些成見。
沒有了好強的堅強就失去一些動力,沒有了堅強的好強就缺少了些持續。
好強是種性格,充滿外延的戰斗力;堅強是種品質,內涵著堅韌不拔。既有品質又有性格的女人一定會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不在意誰怎說。
宸媽日記一則
2015年6月8日星期一晴
今天,宸哥兒終于“闖禍”了。
Mico老師在電話里簡單描述了事情的經過:
軟陶課上,有個小朋友不由分說,上來就搶宸哥兒的白色軟陶泥,宸哥兒先是奮起維護自己的利益,緊抓不放。眼看著小朋友力道越來越大,宸哥兒情急之下咬了小朋友的手。
宸哥兒很憤怒,同時很委屈地向老師反饋:“老師,他連問都不問,上來就搶?!边@一說法也得到了一起上課的其他小朋友的證實。
我知道,遲早會有這樣一天。甚至,我曾期盼過類似的事情發生,并想象過他在不可避免的沖突時會作何反應。
我承認,我不希望他慫。今天,他用事實告訴我,他竟可以如此彪悍。
我的宸哥兒,他日常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呢?記得有一次,他在滑滑梯玩得正開心,突然來了幾個更大一些的孩子,很快就“搶占”了上梯的通道。他很快就回到我身邊,說咱們去散散步吧!我問他:“你不想玩了嗎?”他說:“我玩夠了,讓他們玩吧!”
幼兒園老師給他一顆核桃,他吃一半,剩一半揣在口袋里,等我去接他的時候,掰一半放進我嘴里,說剩下一半要帶給爸爸一起分享。
他的玩具和食物,只要小伙伴喜歡,他都樂于分享。
曾經,我既欣慰,又擔心。他如此溫順謙讓,遇到沖突,莫不是要退避三舍了?
如今,沖突實實在在地發生了。事實證明,他不是怕事的。但是,暴力也非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一次交心地溝通是再所難免了。宸哥兒深知老師向我告了狀,回家一路沉默不語。我亦給了他充分的心理準備時間。
到家了,我問:“寶貝,你現在有沒有什么話想跟我說呢?”
我的和顏悅色并沒有讓他愿意馬上開口,開是我繼續默許他獨處,平靜一下心情。于是轉身進廚房忙活開了。
準備晚飯的過程中,我抽空悄悄給受傷的小朋友的家長打了電話表示歉意,對方很寬容表示不必放在心上。
晚飯時分,我示意宸爸暫時不提此事,大家平靜地吃完了晚餐,之后正式的溝通開始了——
我:“寶貝,來,咱們現在把今天的事情解決一下好嗎?老師已經把事情的經過告訴我了,對于這件事你還有什么補充嗎?你可以說說你的感受?!?/p>
宸:“是他先搶的,問都不問一句,上來就搶?!碑斔_口敘述這件事,還是有一些激動,委屈的眼淚濕了眼眶。
我:“我知道,老師也說是他有錯在先。但是咱們是否可以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呢?比如請老師再分配一些軟陶泥給他,暴力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哦!本來錯在他,但是你卻咬了他,這就是你理虧了,知道嗎?”
宸哥兒沉默……
媽:“媽媽知道子宸一向都是善良的好孩子,我知道將來也是。今天的事只是讓我有一點點意外,不過我覺得你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是嗎?”
宸:“嗯,以后我會好好說,不暴力?!?/p>
媽:“這就對了,那咱們現在買些好吃的一起去看看他好嗎?”
宸:“這……就不用了吧?”
媽:“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犯錯,犯錯不可怕,知錯能改就是好孩子。咱們要有勇氣面對自己的錯誤,去糾正和彌補,明白嗎?如果今天是你被別的小朋友咬傷,媽媽一定會很心疼難過的,現在宇軒媽媽肯定也很心疼,每個孩子都是爸爸媽媽的寶貝。你是我的孩子,你犯錯,媽媽也有責任,所以,剛才媽媽已經跟宇軒媽媽道歉了,她很寬容,讓我不要批評你。事實上,直到現在為止,爸爸媽媽也都沒有批評你的意思對嗎?無論發生什么事,我們都會陪著你一起面對,你看,你犯了錯,媽媽先要道歉,但我覺得你有必要當面跟宇軒說對不起。如果你愿意,我們會陪你一起去,好嗎?”
宸:“那好吧,宇軒喜歡吃西瓜,咱們買個大西瓜去看他吧。”
媽:“好啊,不過為了表示你對這件事情的擔當,買瓜必須用你的零花錢,如果不夠,我可以幫你補貼差額,可以嗎?畢竟,犯錯都是需要付出一定代價的?!?/p>
宸:“OK,走吧走吧,快點快點?!?/p>
媽:“好孩子,媽媽希望你記住,咱們輕易不惹事,但遇到事也不要怕事,只是需要用正確的方法去解決沖突。萬一做錯了,也不要緊,馬上去糾正彌補,明白了嗎?”
宸:“媽媽,我知道了?!?/p>面對不可避免的沖突,你會希望孩子息事寧人,還是希望他打回去呢?
我希望是先禮后兵。
在幼年時期,孩子身邊通常都是父母或師長在旁。我會告訴孩子,遇到不公平待遇,先與對方說理,若是不依,再向師長訴說,尋求幫助。
敵不動手,我不動手。若遇到特別蠻橫的孩子,而身邊又一時找不到可以評理主持的大人時,對方先動手了,不要怯懦,不妨跟他打一架。
要打,一定要打贏。讓他下次不敢再小瞧了你,不敢再欺負你。
要打,一定要讓他疼,但不能造成嚴重的身體傷害。不準使用“武器”,不準擊打頭部等要害部位,同時要注意保護自己的要害部位不受到傷害。
要打,一定要盡快結束戰斗,畢竟“久戰”之下,受傷程度不好估量。盡量發出聲音和動靜,吸引大人們過來解決糾紛。
要打,要敢于承擔責任和后果。如果確實是自己做錯了,必須如實客觀地向父母說明,不能說謊以回避責任。
要寬容,孩子間的糾紛打鬧,過后要懂得放下。不要讓憤怒和怨恨傷了自己。有些朋友“不打不相識”,宸哥兒自從帶了西瓜去看望了被他咬了的小朋友,之后兩人奇跡般地變成了死黨。那位小朋友在幼兒園是個“江湖義氣”很重的“小霸王”,沒人敢惹。自那次以后,他跟宸哥兒勾肩搭背,逢人就說:“這是我兄弟,誰要是欺負他,我就打誰!”
所以,性格溫順謙讓的孩子,不見得會一定受氣!關鍵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讓孩子建立自我意識,讓具有界線感。屬于自己的權利,神圣不可侵犯,值得奮起捍衛。
第二,悍衛自己權利的過程,應該注意的分寸和要點必須明了。
最后一點,讓孩子明白,只要他是在道理之上,情理之中,父母永遠與他站在一起,有了堅實的后盾,孩子才能更具有底氣和勇氣。
孩子是否優秀跟很多因素有關,一方面看孩子的個人稟賦,另一方面要看教育的情況。
同樣的家庭里面,可能一個孩子學習非常好,另外一個孩子學習卻很普通,這是常有的事情。
也有一些家庭里面,孩子個個優秀。比如蔡笑晚老師的6個孩子,5個博士一個碩士,每個都是高材生。所以如果想研究別人是如何把孩子教育好的,就得研究那些孩子都比較優秀的家庭是怎么做的。
這里以蔡笑晚老師對孩子的教育為例子:
1、把教育孩子當成重要的事情,甚至是自己的事業。
2、重視早教:孩子的早期教育一定要做好,這相當于根基。如果孩子早期有了好的習慣,并且有正確的價值觀和足夠的知識積累,那么后面的學習將會變得順暢很多。
3、重視自學:學習高手一定是有自學能力的,所以早學、巧學,爭取時間;同時把握整體,化解局部;抓住重點,拿下主干;發展優勢,開發興趣等等。
4、立志:孩子有了志向,相當于有了導航儀,能夠驅動孩子自己走上學習之路。
5、磨礪孩子的性格:用故事或者影片把艱苦奮斗的精神滲透入孩子的內心,讓孩子養成不屈不撓的性格。
家庭教育的要點:
1、有規則:不能縱容孩子,做事要有原則,讓孩子知道界限在哪里。
2、讓家庭充滿愛,只有孩子愿意接受大人的指導,這樣的溝通才是最順暢的。
3、家庭教育理念一定要統一,只有方向統一了,孩子的成長才會一直向前。
下面重點說說自學:
(1)從喜歡的科目開始自學:孩子喜歡,那么吸收效果才好,而且孩子也能面對困難,更容易讓孩子起步。
(2)從小開始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就要重視孩子探索能力的培養,鼓勵孩子提問,家長也要耐心地傾聽孩子,及時回答孩子的問題,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3)識字和閱讀是自學的基礎,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非常重要,特別是深入閱讀的習慣。很多孩子閱讀就是為了好玩,盡管讀了很多書,但是腦子還是空空。閱讀需要有階段性的任務,一開始是興趣,后面則需要有切實可行的目標。
(4)自學一個科目,一開始不需要太深入,而是盡快抓住主干,相當于先整體??梢宰尯⒆酉茸稣n后習題,太難的題先不做。等到把一冊書都學了一遍之后,再做深入的練習。
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很多父母對孩子報以極大的希望,喜歡把自己的孩子當神童來培養,主要原因有一下幾點:
第一,父母望子成龍心切。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成龍成鳳,這是一種很正常的心態,適當的期望是對孩子成長的鼓勵和欣賞,而過高的期望,則會損害孩子成長的動力。中國人所謂的望子成龍其實就是過于期待孩子成功的心態,這樣的父母往往只追求孩子成長的一個結果,忽視孩子成長的過程;這樣的父母功利心比較強烈,不懂得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遵循孩子成長的規律,而往往是逆孩子成長規律而行。我們通常所說的拔苗助長就是如此,結果可以想象一樣。
第二,有些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是神童,說明自己的智商也很高。有些父母始終是把孩子和自己看成一體,認為孩子就是自己,孩子好說明自己好,孩子不優秀說明自己不優秀。因此,一部分父母,特別是社會上一些并不太優秀的普通人,很容易把自己未實現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通過孩子的優秀彌補自身的平凡。有這種想法的人部分家長沒有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作為自己生命延續的一部分,把孩子當成實現自己的愿望的工具,這樣就忽視了孩子的興趣愛好,阻礙了孩子的發展,孩子的獨立人格也沒有得到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得不到尊重,孩子就無法活出自己,對孩子的損害是很大的。
第三,有些父母有虛榮,攀比心理和炫耀的心理。有些家長喜歡和其他人進行攀比孩子。例如,與同學的孩子攀比,與同事的孩子進行攀比,如果自己的孩子在比較中勝出,自己就有一種榮耀感。
中國父母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而且總是希望通過比較證明自己的孩子是優秀的,但是事實上,在比較中,很多父母卻重點看別人家孩子的優點和自己的孩子缺點,為了證明自己孩子也優秀,有些父母難免對孩子非打即罵,傷害孩子。
世界上沒有神童,愿家長以可愛的孩子相待。事實上,世界上從來就沒有神童,所謂的神童,只不過是父母對孩子的某一方面的能力有側重的進行開發而造成的。例如,有些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教孩子識字,這樣孩子就比其他同齡孩子更早掌握了這些字詞,顯示出來與眾不同的地方,似乎就是神童。但是每個孩子在接受能力上和興趣點上確實是有所不同的,家長可以在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之后,可以進行適當的引導和培養,切不可拔苗助長。
孩子畢竟是孩子,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家長不要以成年人的功利心要去追求一個結果,而要注重孩子成長的過程,特別要注重孩子全面成長的過程。只有這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才能體會到快樂,才能成為一個身心健全的人。
因此家長關心和關注孩子的成長是正確的,但是要以一種平常心來對待孩子的成長,要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和個性和愿望,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和教育規律。
每一個孩子都是普通人,但是每一個普通的孩子都可以閃爍著自己個性的光輝。這樣教育才是符合人性的教育。
如果你認同我的價值觀,請關注我!為我點贊、評論和轉發。謝謝邀請!我來試答這道題。
自古以來,人們對于老實一詞的解讀是多方面的:
一.往好里說,是聽話,是厚道,是誠實,是本分,是與世無爭,是不惹是非,是老好人;
二.那要往壞里說呢?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卑微,懦弱,窩囊,廢物,好欺負,任人擺布,逆來順受??
如果讓我選擇定義的話,我倒覺得苐二組更加準確一些。
那么問題就有了答案。
一旦這個家庭的兒女攤上了老實了一輩子的父母,那他們會不會在成長過程中也被潛移默化的接受了做人要老實的影響和教育?他們會不會在村子里從小到大眼看著自己家被村民欺負,擺布,受氣而不敢伸張?明明吃虧而不敢去維護自己的利益?甚至孩子在外面被別人打罵回家得不到父母應有的保護?
如果兒女生活成長于這種家庭,那他們一旦走出家門,走向社會,進入到競爭激烈的社會大環境中,他們會處處碰壁,步步坎坷,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挫折和挑戰,這對他們立足社會是一種適應性的歷練,在這樣一個過程中,他們會一改原有卑微儒弱的脾氣性格,強迫自己變得堅韌,強大,勇于表達,敢于面對,使自己有本事有能力通過競爭獲取到自己的一席之地,這種人格方面的逆襲,是對原生家庭的一種良性背叛,是兒女成長成熟的時代要求,是一種可喜可賀的進步!
兒女大了,有自己的脾氣,個性,獨立思維,甚至為了是非曲直爭吵辨論,都屬正常,不足為怪。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