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07 09:06:54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只總結了六大特征。
1、情緒比較容易失控。
有家暴傾向的人他們一般都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就比如說你們平時在相處上面可能會發些發生一些意見的分歧。
2、情緒暴躁易怒
情緒平時波動很大,容易常常為了很小的事而動怒,容易焦躁不安或小題大做過度悲
3、性格強勢
強勢的女人她對自己的男人管控方面也會比較強勢。
4、在家暴下長大的女生
一般來說,如果一個女人她是從小生活在家庭暴力的氛圍下,那她長大之后就有非常大的可能在處理她自己的婚姻生活上也會動用家庭暴力。
5、表里不一
在外人眼里,她的舉手投足間散發著賢妻良母的氣息,是沒有缺點的完美好妻子
6、控制欲強
心情不好會通過自虐行為發泄,若你提出離婚,會以自殘行為挽留你,這樣性格的人可以說是心理有問題。
1.自卑:有的家長打了孩子后,還硬要孩子“認錯”,以此表明孩子是接受教育了。事實上,這樣做只能促使孩子的排他傾向加劇。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依照家長的要求去做了,實際上,他的抵觸情緒很大。在被打之后,他會不知所措,惶惶不安,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自卑。每個孩子都有自尊,經常挨打的孩子,自尊心受到損害,產生自卑,極容易走上自暴自棄之路。
2.無助:有的家長打過孩子后,又覺得心痛后悔,反過來又去撫摸孩子挨打的痛處,甚至抱著孩子痛哭,并加倍給孩子以物質上的補償。這種情況,在開始時孩子會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時間一久,他也就習以為常了。經常挨打的孩子,會感到孤獨無援。
3.暴躁: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強,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別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這種粗暴的性格一旦形成,長大后,孩子就會有暴力傾向。家長打孩子,其實是給孩子做了壞榜樣。父母粗暴高壓,會導致本來性格倔犟的孩子產生抵抗意識、對立情緒,進而變得性情暴躁,行為粗野,甚至形成攻擊型人格,對別人施暴,難建良好的人際關系。
4.孤獨:經常挨打的孩子,會感到孤獨無援。尤其是父母當眾打孩子,更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他往往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會自感“低人一等”,顯得比較壓抑、沉默,認為老師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頭來。這樣的孩子往往不愿意與家長和老師交流,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也顯得孤獨。
5.撒謊:有的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事就打,久而久之,孩子為了避免皮肉之苦,能瞞則瞞,能騙就騙,因為對孩子來說,騙過了一次,就可以減少一次“災難”??墒呛⒆诱f的謊話,往往站不住腳,很容易被家長發現。為了懲罰孩子說謊,家長的態度會更加強硬;而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錯事后更會說謊,這樣就構成了惡性循環。
1.膽小懦弱:如果孩子經常被家暴,導致一看到父母就會感到害怕,不敢接近。不管父母讓孩子做什么,都只會服從。在這種絕對服從的惡劣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容易自卑和怯懦。
2.自卑:經常挨打的孩子會感到孤獨和無助。尤其是當父母當眾毆打孩子時,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往往經常懷疑自己的能力,感到自卑,顯得更加沮喪和沉默。
3.固執:有些父母不僅家暴孩子,還會損害孩子的自尊。有些孩子用故意制造麻煩來表達沉默的反抗,故意讓父母生氣。還有一些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認錯,一些孩子經常離家出走,逃學反抗父母,變得越來越固執。
被家暴的女人一般性格比較膽小怕事,從小被家暴的女孩子會極度自卑,會心理不健康,不陽光,還會扭曲她們的三觀。
她們會變的敏感,多疑,不相信人,不相信社會,長大后會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你對她的家暴,她會記在心里,有一天很可能會爆發出來,做出一些過激的舉動,所以要遠離家暴,善待孩子。
我個人覺得家暴環境下的孩子長大以后會有兩個傾向。
第一,小時候長期受父親的影響,會效仿父親變得暴力,心情不順時也會對自己的妻子發脾氣甚至動手!
第二,小時候被父親嚇怕了,變得膽小怯懦,遇事總是往后縮,長大沒自信,做事情畏手畏腳!
總之,在長期家暴家庭生活的孩子,性格一定會受到影響,心靈受到傷害,曾經看過一部影片,一個男孩看見父親舉手打向自己的母親時,他是那么恐懼還有無助,他的內心曾想:讓我快快長大吧,我要保護媽媽。我想每個父母看見這樣的情況都會揪心吧,希望家庭永遠不再有施暴者!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