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小孩性格孤僻自殘(13歲小孩性格孤僻自殘怎么辦)

admin時間:2024-02-07 19:38:37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為什么“乖”孩子容易自責、自殘、自殺?

問題的原因就是在這個“乖”字上,是“乖”孩子與“不乖”的孩子相比,更容易自責、自殘、自殺。而自責、自殘、自殺卻不是“乖”孩子獨有的專利。這個問題要從“乖”來說起。

什么是“乖”孩子?我們說一個孩子很乖,一定是因為:這個孩子很聽話,父母、老師的要求其都能滿足,讓孩子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讓干什么就堅決不去干。這個“乖”孩子稱呼是從滿足他人要求的條件下產生的一個認可。(每個人都有被他人認可的需求)

當然這個認可是他人角度的認可,在這個條件下,會出現兩種情況,一、受到他人認可的影響。二、不被他人認可影響。

一、受到他人認可的影響

這種情況就是孩子對“乖孩子”進行一個內化,自我認可為“乖孩子”。那么,問題就來了,自己是一個乖孩子,就要有一個乖孩子的樣子,就要按照乖孩子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乖孩子的標準就是:聽話、聽安排、做好安排的事情,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獲得父母、老師的認可,從父母、老師的認可中來體現自己是一個“乖孩子”。

當有一天,“乖孩子”做錯了事情(或者做了讓父母、老師不滿意的事情)被批評了,就會很自責。因做了讓父母、老師不滿意的事情而自責(即:做了自我否定的事情而自責)。更嚴重的就是通過自殘來減輕這種自責的內疚感,最后實在不行了,就會通過自殺來逃避。

二、不被他人認可的影響

這種情況是孩子并沒有對“乖孩子”進行內化,這樣的孩子一般都會從父母那里獲得足夠的愛,不需要再通過“乖孩子”這一角色去向父母或者他人“要”愛。這樣的孩子相比“乖孩子”來說,他們更能夠健康的成長,更能夠勇敢的面對挫折以及探索未知世界。

從某個方面說,“乖孩子”之所以成為“乖孩子”是因為得不到足夠的愛,他們需要把自己變成“乖孩子”來尋求愛。如果他們能從父母那里獲得足夠的包容和愛,那么他們就會放心大膽的去探索、去冒險。當然,足夠的愛并不是要去溺愛,而是接納、鼓勵和支持。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乖孩子”,因為乖孩子聽話,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做到自己的要求。但卻沒有明白一點,那就是:孩子不是父母的傀儡,需要的也不是父母的思想,而是父母的愛。

十三歲小男孩自殘怎么辦?

首先你的問題沒有說大清楚,我列舉了一些原因,只有知道原因才有解決辦法,對癥下藥!

那么青少年的自殘心理原因有哪些?

1.特殊的家庭環境

自殘行為的產生與孩提時期特殊家庭環境有關,不少有自殘行為的青少年,或生活在父母離異的家庭里,或不是由雙親帶大,或幼兒時受到百般溺愛后來卻管束極嚴,或父母的期望值過高,脫離了孩子實際承受能力等。這些孩子很難養成保持自我價值觀、承受強大不良影響、保持和他人交流這三種重要的自我承受能力。因為父母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忽視了他們的感受,使得他們覺得自己很難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久而久之,就把回避問題作為自己處事的方式。青島青少年兒童心理咨詢

2.性格與心理特征

(1)對別人的拒絕和批評非常敏感

(2)長期生氣,對自己強烈地不滿

(3)做事往往情緒化,容易沖動,缺乏對沖動的控制

(4)情緒壓抑

(5)有很強的好勝心,但常常壓抑這種感覺

(6)自卑,對生活沒有信心

(7)難以控制自己的生活

(8)長期處于焦慮之中

(9)認為自己無力改變眼前的一切

(10)在應對心理壓力時往往壓抑自己的憤怒,通常不能計劃自己的未來,有逃避問題的傾向。存在敘述障礙,不能用語言來描述和表達自我的情感

3.大腦多巴胺含量的缺乏

自殘者往往極易生氣、沖動、焦慮、好斗。研究表明這可能與他們大腦中多巴胺含量較少有關。一些容易發怒的人,如果大腦多巴胺含量正常,他們會向外發泄自己的憤怒,而含量較少的人則會通過自殘或自殺行為把心中憤怒發泄在自己身上。這表明自殘行為的發生有一定的生理基礎,并可能受基因遺傳的影響。青島青少年兒童心理咨詢

4.模仿

(1)從某種程度上說,青少年在看到或聽到好朋友有自殘行為后,他會學著這樣做。例如有的學生就是模仿別人在手臂上刻上某個名字

(2)通過媒體來模仿他人的自殘行為。

(3)預防青少年自殘和自殺的教育活動,可能會導致負面影響,使他們覺得自殘或自殺是很常見的,是應對壓力的正常反應,是一種逃避現實的選擇。因此,在進行預防青少年自殘和自殺的活動中必須謹慎周密地計劃、實施。

5.潛在心理疾病

有自殘行為的青少年可能正在遭受著急性或慢性心理疾病的折磨。如邊緣性人格障礙、抑郁、創傷后應激反應、解離性疾患、飲食失調癥、恐懼癥、強迫癥、雙極性精神失調癥、沖動控制障礙等。在遇到緊急情感壓力時,他們可能會反應消極、沖動行事,繼而進行自我傷害。

14歲孩子一生氣就自殘怎么辦?

每當看到這樣的問答,心就會滴血,為題主,也為自己的曾經。

孩子為什么會這樣?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叛逆就可以解釋的。孩子的今天可以說是父母一手造成的。

通過題主說的孩子“現天天關在房間玩兒手機電腦要么玩游戲,要么剪視頻要么和網友聊天……”好像孩子的這些全都是題主無法接受的行為。

于是發出“管不了,不聽!多講幾句,他就嘶吼,跟發怒的豹子一樣,然后自殘,用圓珠筆芯扎手背一個一個血咕咕的小洞……”身為母親不知道怎么辦的慨嘆。

可不知道為什么,我感覺到的只是母親的生氣、委屈和無助,而單單沒有心疼,好像媽媽心疼的是自己而不是孩子。

首先,孩子說要靠剪輯游戲視頻賺錢,一個十二歲的孩子為什么要賺錢?是家境真的不好,還是孩子的媽媽嫌棄孩子的父親無能?無論是哪種情況,孩子有什么錯?

當孩子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做這一切的時候,媽媽在做什么?除了擔心控制,想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上學,還做了什么?媽媽多說幾句,孩子就嘶吼,就自殘,這是憤怒難受到了什么樣的地步才會這樣?

如果媽媽真的心疼孩子,真的能關注到孩子,而不是孩子的行為,孩子何至于用傷害自己身體的方式來抗爭?

我說這些并不是要指責誰,而是因為我也曾是一個和她差不多的母親。孩子小的時候,總是擔心控制,學習好了,擔心他品質出問題,天天像貓盯老鼠似的去控制他所有可能出現問題的行為,后來才發現那些擔心、恐懼和焦慮都是自己的,根本就與孩子無關。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有什么問題,而是孩子在用出問題的方式提示父母去回看自己。

如果我們對孩子的愛用期待、擔心、控制的方式去表達,孩子是接收不到的。所以,孩子只是父母的一個復印件,問題的癥狀在孩子身上,根源卻在父母那里。

這是一個很有愛的孩子,他不去上學,一定是心思不在學習上。因為不了解具體的家庭情況,也無法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法。但是,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父母必須冷靜下來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

孩子難受到用自殘的方式來抗爭,說明他的承受力已經到了極限。父母總是口口聲聲是為了孩子好,卻不知道孩子為了父母甚至連命都可以舍掉。

問題背后都是愛,所有孩子的潛意識都有一份兒對父母非常盲目的忠誠,孩子自殘是在提醒父母,他無法不愛父母,但可能會選擇放棄自己。

讀懂孩子,讀懂愛,首先要讀懂自己。

題詩寄汝非無意,莫負青春取自殘!什么意思

我給你寄這首詩不是沒有用意的,希望你不要辜負了大好時光,免得將來自己感到慚愧。

作者:于謙(1398—1457),浙江錢塘(杭州)人,字廷益。永樂進士。任監察御史,河南、山西巡撫,曾平反冤獄,賑濟災荒。正統十四年(1449)土木之變后,從兵部侍郎升任尚書,擁立明景帝,反對南遷。調集重兵,在北京城外擊退瓦刺軍。加少保。景泰元年(1450),也先以無隙可乘,被迫釋放明英宗。他以和議難恃,努力整頓京營軍制,創立團營,加強訓練。景泰八年(1457),奪門之變后,明英宗重回帝位,誣以“謀逆罪”殺之。籍沒時家無余資。都督同知陳逵收埋遺體。后由婿朱驥葬于杭州。萬歷間謚忠肅,有《于忠肅集》

出處:《示冕》

原文:阿冕今年已十三,耳邊垂發綠鬟鬟。

好親燈火研經史,勤向庭闈奉旨甘。

銜命年年巡塞北,思親夜夜想江南。

題詩寄汝非無意,莫負青春取自慚。

譯文:我的阿冕今年十三歲了,耳邊也應垂下了烏黑的頭發。我知道你每天發奮讀書,研習經史,而且還孝敬長輩。雖然我奉命,年年在外工作,但是卻天天思念著你們。寫這首詩寄給你,不是沒有意義,希望你不要虛度青春,將來自取慚愧。

簡析:于謙在擔任山西巡撫時,有一次忽然接到家信,信中說幾天后就是他的長子于冕的13歲生日,希望他有所表示。于謙看了這封信后才想起來,上次家中來信已經提及此事,只因自己政務繁忙,竟把這件事忘記了。當時于冕不在他身邊,而隨祖父祖母在錢塘老家居住。為了慶賀兒子的生日,于謙便給于冕寫下了這首詩。此詩有自注:“時予雙親在堂,留冕代養于杭”,由于很久沒有與兒子于冕見面,不知道兒子現在是個什么狀況,所以作者在詩的首聯和頷聯中想象了兒子現在的情形。于謙對子女的教育方法很特殊,詩的開頭并沒有上來就說兒子要怎么做,給他壓力,而是想象,這種想象是不會構成壓力的,只是一種暗示。而接下來作者筆鋒一轉,在頸聯寫自己未能經常回家,與家人團圓的原因,以及對親人的思念,也顯露出作者對家人的愧疚。這一聯也更加沖淡了對兒子的說教意味。尾聯是勉勵和告誡于冕努力上進,不要辜負青春年少的大好時光,也寄托了對子女的殷切期望,與頷聯呼應。這首詩寫得淺顯易懂,親切感人。在詩中作者自始自終都沒有要求兒子去做什么,但是卻達到了教育子女的目的,所以說這是一首非常不錯的“示兒詩”,當為借鑒。

13歲孩子的心理特點

十三歲孩子進入青春期,身體和心里都發生著改變。

身體上悄悄的發生著變化,有很多事情不好和家長交流,做家長的要及時關注孩子的身體變化,多交流。

學習上有時候有困難,我們做家長的要及時了解情況,給予鼓勵,正確引導,幫助孩子攻克學習上的難關。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