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07 21:27:46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能看出來的。
以我家孩子為例,一出生就特別急,現在要吃,只要你稍微有一點遲了,他就開始大哭。哄不住的那種。
我一般的做法是先給他換了尿不濕,擦得干干凈凈的再給他哺乳。一開始他就會很急,哭得很大聲。婆婆一聽孩子哭了,就會催我,別換了,先吃吧,都哭成那樣了。
可是媽媽是最能聽出來孩子的情緒的,很明顯他就是干嚎,千萬不要以為孩子小就什么都不知道,他知道我哭就會有吃的。
每次,他一哭我就會慢條斯理的告訴他,不要著急,媽媽就在這里,我們先換干凈然后舒舒服服的吃。
剛開始,當然阻礙特別大,來自孩子爸爸的,爺爺奶奶的,老來姥爺的,他們只要一聽見哭聲就是媽媽的錯,屁屁就留著怎么了,臟一會就怎么了,先不換就怎么了。
是啊,不怎么??墒亲尯⒆涌迺衷趺戳?。
我沒有聽任何人的話,我還是非常溫和的和孩子說:媽媽陪著你,媽媽在幫你換干凈的褲褲,換完了我們會更舒服。漸漸的,孩子不那么急了,因為他知道,媽媽不會讓他餓著,換干凈了吃更舒服。
孩子開始配合我換,乖乖的等著我,即時有時候孩子時真的餓了,但是也只會啊啊啊的說話,仿佛在催促媽媽我餓了。
當然,我每次都不會讓孩子等很久。相反一開始孩子聽見奶奶急促的催促聲,會哭得更厲害。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天生的個性,尊重他們的小小個性,但是對于那些不太好的性格方面,我們是可以幫助孩子慢慢塑造的。
不要以為孩子大了自然就好了。脾氣大的孩子,小的時候不去糾正、引導,長大了就更難引導了。
謝謝悟空邀請,不勝榮幸。
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最大的問題是,家長該管的時候不怎么管,不該管的時候什么都管,而且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宜早不宜遲,越早越好。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既要關注于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甚至是孩子的一生。
提醒比包辦重要“花有重開時,人無再少年。”孩子的花期耽誤不得,必須從小抓起,一刻都不能松懈。孩子的時間觀念,始于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家長要克服的第一個極端行為是,該你教育的時候,你卻忙自己的工作,而不去關注孩子,把教育的權利讓給別人,可你是否知道,他人能行嗎?等孩子長大了,你再去教育,沒準孩子就不信任你了,也不會再聽你的了。家長要克服的第二個極端行為是,凡是孩子的事情均全力包辦,從而剝奪孩子學習、生活、活動、做事的權利。一定要明白,提醒比包辦重要,關注比溺愛重要。
分鐘比日子重要“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培養孩子惜時守時,不因分鐘短暫而忽略,不因歲月漫長而懈怠?!陡F爸爸富爸爸》里有句話說得好: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做父母的不能嘴上說的是一套,行動上是另一套,而是要知行合一,表里如一。和孩子一起謀劃時間的合理分配,什么時候干什么?一定要言必行,行必果。萬不可動惻隱之心,動憐憫之心。因為你的心慈就是幫孩子自毀前程。讓孩子明白,一分鐘能寫幾個字?能做幾道題?能說幾句話里?以此來讓孩子感受時間的寶貴。
作業比考試重要家長一定要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做事過程、寫作業的過程。讓孩子在真實的情境中,有一種緊迫感,既培養孩子做作業的速度,又注重孩子寫作業的準確度。做作業不是完任務,既要重質量,更要重效率。做作業要適量,不是對孩子變相的體罰。做作業既是對所學知識的鞏固、訓練與提高,又是拓展、延伸與生成。做作業不是給老師、給家長看的,要把做作業看成是考試,不磨嘰、不湊數、不畏懼,在規定的時間內,如數完成、保質保量,完成后再去體驗成功感、成就感和愉悅感。孩子如能這樣,父母難道不開心嗎?
配合比單干重要家長既是孩子的監護人,又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培養孩子惜時守時,教育孩子健康成長,是家長的職責之所在。有時候家長也不是萬能的,有時候也會力不從心,有時候也會愛莫能助。但父母一定不要糾結、不要退卻、不要單干,更不能輕言放棄,而是要和知心朋友,和孩子的老師多交流、多溝通,讓孩子明白百米賽跑起步很重要,中間的過程也重要,沖刺的最后幾步最重要。讓孩子在親友的配合,老師的配合,學校的督促約束中,知道什么時候該干什么?這才是最要緊的事。
鼓勵比嘮叨重要多肯定和鼓勵孩子,其實就是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努力,父母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多關心孩子的內心與想法,關心孩子的進步與健康,比只關注他們的分數和成績更重要。教育專家李玫瑾曾經指出:孩子六歲之前,父母的嘮叨和話語是黃金,十二歲之后,父母的話語就是垃圾。孩子吃飯的時候重在陪伴,而不嘮叨,不議論他的成績,不談論他的學習,給孩子一個好心情,孩子做事的時候,學習的時候,既不打擾也不嘮叨,而是默默的守望,給他一個好環境好氛圍。鼓勵孩子就是激勵孩子,就是信守承諾,兌現諾言,和孩子一起,做時間的朋友。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教育無法重來,沒有回頭路,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父母務必親力親為!做家長的,理應滿懷熱情、修煉品格毅力、培養守望擔當,堅持憧憬與夢想。理應進修自己,充實自己,提升自己,而不是以“愛的名義”,束縛了孩子的手腳與大腦,禁錮了孩子的思維與探究,限制了孩子的進步與成長。
我是若水:專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孩子成長,專注悟空問答。歡迎關注!(作者原創,版權所有)2019年12月19日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