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09 08:00:21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感謝邀請。我來告訴你該怎么讓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做事效率高,也就是說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7周歲的孩子,正是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這是培養孩子好習慣的最佳也是起始階段,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把握好,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怎么培養孩子的注意力的。
首先,要給孩子定規矩,這點非常重要。
比如說,孩子放學回家,你就問孩子,今天老師布置了哪些作業,你大概需要多少時間完成?孩子答不出來,你自己給他估計。接著你就需要空出這段時間來陪孩子完成作業,畢竟低年級的孩子自控能力比較差,你要看著他才能比較順利地完成作業。
但這”看“,不是一直在旁邊指指點點,而是你看你的書或者做一些手工活,然后靜靜地陪著孩子做。
在這過程中原則上也不允許他起來喝水、上廁所、吃水果等等,必須認真、專心致志地做作業,當然遇到孩子不會的,你要和他一起解決,但最好不要過多說話,更不能指責,否則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
等快到時間的時候,你就該提醒孩子,告訴他時間快到了,要抓緊時間,不然他就不能看電視了,不能玩游戲了等等,他最喜歡做什么,你就說什么,以提高他最后的效率。
孩子按時完成了,就該大大地表揚或給獎勵看電視或玩游戲的時間等,以鼓勵孩子。
如果到時間了,他還沒有完成作業,你就直接把他的作業收起來,不讓做,這樣第二天他肯定會被老師批評,甚至懲罰,是不是?
只要這樣訓練幾次,保證孩子的學習效率就提高了。
第二,在孩子做作業的過程中,不打擾,不干擾,甚至是孩子的游戲期間也不能打擾,就讓他自己靜靜地做或者玩。
對很多家長來說,這點做不到,所以孩子的注意力肯定不集中了。因為很多家長,往往孩子才開始寫作業就問:“寶貝,喝水嗎??一會兒又問:”寶貝,吃個水果吧?“
一個晚上下來,幾次這樣的打斷,孩子的思路沒有了,效率更沒了。
這就需要家長平時就要刻意培養,并牢牢記?。汉⒆硬还苁强磿鲎鳂I,甚至玩游戲,都不要去打斷,除非到時間了,該提醒,這樣孩子就明白這段時間是他的,他可以很好地支配和利用。
最后,規矩定了,就要認真執行至少3周,也就是21天,這樣才能把一個好習慣固定下來。
一個有專注力的孩子,做事效率就高,做作業絕不拖拉,所以有人說,關注力是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重要品質之一。
是的。
每個人有不同的性格,家長總是期望孩子樂觀開朗,認為上課發呆一定是件不好的事。事實上,孩子發呆并不一定是件壞事,反而可能更加聰明。發呆可以幫助孩子消除大腦疲憊感,激發孩子的創作能力,改善容易急躁的性格。我們應該給孩子發呆的時間和空間,不要給孩子安排得太滿。
我家兒子也17歲,在市里一重點高中念高三,在讀高一時,也在家里沒日沒夜地打游戲,就餐時間喊他吃飯,他還很不耐煩,有時還很冒火,為此我還專門請教過教育專家。
孩子玩游戲很正常,但不去上學,問題就有點嚴重了。我曾經使用一招,兒子就不再玩游戲了。
兒子初三時,通過自主招生考試,進入的重點學校,自己洋洋得意,并有驕傲情緒,有空余時間,就邀約同學一起打網絡游戲,家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反復給他說服教育,效果不好。
記得在高一期末考試前的一天下午,因學校布置考場而放假,他們幾個同學邀約在一起,在同學家里打網絡游戲,同學家長打電話告訴了我,兒子回來后,一門心思在游戲上。
我來到兒子房間,與他聊天,了解他的學習情況,到底有多少心思放在學習上?兒子告訴我,他會努力學習,半期考試沒考好,主要是XXXXX,全是客觀理由。我聽了兒子說,他要好好學習,這可是我解決這一問題的突破口。
期末考試成績下來了,考試成績在班上屬于中偏上,但不拔尖,兒子還有點沾沾自喜。馬上就要分文理科了,兒子選擇理科,是該好好教育孩子了。
一天上午,我發現孩子準備開電腦打游戲,我馬上叫住了兒子,讓他把最近一學期的表現寫在紙上,擬出一個學習計劃。兒子很快就寫好了,并交給了我。我看了后,覺得還像那么回事,他也提到打游戲有癮。
這時,我讓兒子在紙上寫出打游戲的20條好處,他聽我這么一說,耳根都紅了。以為我是跟他開玩笑,磨磨蹭蹭半天不動筆,他說他寫不出這么多好處。既然兒子寫不出20條好處,我馬上讓兒子寫出打游戲的20條壞處,兒子寫得很認真,絞盡腦汁,終于寫完了20條壞處。
我讓兒子把打游戲的20條壞處念給我聽,他每念一條,我讓他停頓,對照自己好好思考,該如何做?并用筆把如何做的方法寫下來,當把20條念完時,用了一個多小時。
我感覺到兒子的心情突然沉重起來,然后對我說,我以后再也不玩網游,我要好好學習,請家長監督我。不愧是懂事的孩子,能夠知道父母的用心。從那以后到現在,兒子再也沒有碰過網游,成績也上升很快。
兒子馬上高考了,祝兒子在高考中旗開得勝,考入理想的學校!
眾所周知,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十分常見人發呆這一現象。許多人會認為發呆就是閑得無聊所引發的。但事實并不這么單一。
那么,何為發呆?人為什么會發呆?發呆有什么好處或是壞處呢?
首先,發呆,也就是人呈現出的一種呆相,發愣的模樣,是人的大腦對于外界事務進行調節的一種應激反應。
其次,人之所以發呆,有幾個原因:
一是專注于外界的某事某物某人上了,因此陷入深思的樣子。
二是外界紛擾雜事過多,使得自己一時間沒有什么思緒,腦袋空白,引發的發呆。
三是過于疲勞,想要休息一番,放松甚至放空自己的身體與腦袋,而做出的發呆狀態。
再者,對于發呆有什么好處或是壞處?
我們可以說,發呆對我們人體來說,好處更為明顯。因為適當的發呆可以幫助我們減輕疲勞感,發呆的時候,我們對外界的事物是出于一種暫時不理會的狀態,適當地讓自己的身體與大腦都處于放空的狀態,不進行思考,安靜冥想甚至什么都不想,從而促進血液循環,為組織器官輸送大量的氧氣和營養,從而對減少個體焦慮起著明顯的作用。
但是,我們說發呆的好處更為明顯,這并不代表它就不存在壞處,只是壞處體現在自控力不佳的個體身上,會更為明顯,也就是演變成心理疾病。經常發呆,卻不得已自控的話,很容易引發自閉的狀態,無法與外界進行溝通交流,對外界的人事物也不得而知,從而不適應這個不可能封閉下來的社會與人際生活。
因此,要發揮“發呆”這一狀態的好處,個體也要注意培養自己的自控力,如此才能把發呆這一狀態發揮最大效應,放松也好,享受也好,冥想也好,安靜不思考也好。祝好!
以上內容為每日談心(瀚思專欄·心理筆記俠·鄭燕云)原創,圖片來源網絡。轉載請聯系。每日談心是最有趣最有料的心理學媒體,歡迎關注。俗話說:“半大小子,氣死老子。”青春期的男孩的確非常讓父母感到頭痛:越是明令禁止的事情,如早戀、逃課、打架、上網等,他們越是要一一去嘗試。而且這個階段的他們通常變得非常暴躁,父母說不得,只要一說就跳起來了。
我們的兒子到底怎么了?
原因有三:第一、男孩進入青春期,體內雄性激素分泌過剩。10-18歲時,男孩體內的雄性激素會快速增多,此時,男孩們就會變得情緒起伏不定,進而產生一些叛逆行為。從這一點來說,青春期男孩的叛逆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男孩在青春期出現生理與心理發展失衡的問題。男孩在青春期內心沖突是非常明顯的。一方面,他們在身體上已經和成人一樣了,開始渴望獨立,渴望能夠支配自己的學習、生活、交友等,但由于他們閱歷太淺,很多方面又必須依賴成人,因此,兩方面沖突會導致強烈的煩躁和叛逆。
第三、家長錯誤的引導方式導致男孩叛逆。中國的父母很少愿意平等地傾聽孩子的聲音,朋友式的溝通少,權威式的家長多,常用的方式是嘮叨、打罵,這種批評式的方式會引起青春期男孩的反感。
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其實,當兒子進入青春期后,也就意味著他開始了一個探索個人身份角色的過程,這個過程,他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非常期望能夠從父母那里獲得確認:他不僅似乎有價值的,而且是可以被接納的。他需要獲得父母的肯定、指導和支持,想弄明白未來成長過程中的每一步該怎么走。
因此,在這個時候,作為家長,與其說怎樣教育孩子,不如說怎樣引導孩子,怎樣與青春期男孩建立信任關系。
第一、父母應該積極融入青春期兒子的朋友圈。青春期的男孩一般不太愛跟父母多說話,總是喜歡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很多關心孩子的父母每天會小心翼翼地問:“今天心情怎樣啊?發生什么事情沒???”
但孩子要么就是一聲“沒”就回復你了,要么連理都不理就關門進自己房間。
父母與孩子似乎總像隔了什么似的。
這時,不如父母主動走入他的朋友圈??梢詭秃⒆愚k生日派對、主動邀請其他學生家長一起聚會,或干脆組織一場親子籃球賽等,從側面了解孩子的動向。
同時,家長也可以鼓勵孩子參與一些運動團體。青春期的男生總是有釋放不完的荷爾蒙,讓他們出去打打球、跑跑步,在運動中多認識一些朋友,有助于男生的成長。
第二、每天用心陪伴10分鐘。有一位學生家長曾經跟我分享過一種方法,我覺得挺好的,推薦給大家。
他家孩子青春期時也是孤獨、易怒。后來,他想了一個辦法,找出了小時候父子倆經常玩的國際象棋,比劃起來了。在相互廝殺中,兩人不多說話,親子關系卻越來越好。
其實青春期的孩子非常想得到陪伴,無論是父母的,還是同齡人的,但他們有時候不懂的怎樣表達,父母的用心陪伴他們是感受地到的,并且從內心是非常感激父母的。這些親子互動的小游戲,家長可以嘗試一下。
第三、及時幫孩子撫平情感創傷。青春期孩子壓力大,喜歡自己默默承受,跟家長說起來也通常是輕描淡寫,他們已經不太愿意感情外露,尤其在父母面前。這時,父母要多些觀察,一旦發現孩子有情感上的創傷,要多撫慰,盡量不要打罵。
之前教過的一位高一學生,那次考試下滑很嚴重,老師多說了幾句,男孩受不了了,當天晚上很晚沒回家,家長打了很多電話都找不到,后來發現,孩子一直在他家最高的頂樓那里坐著,坐了一晚上。
這位媽媽當時真的非常害怕孩子想不開。對孩子說:“孩子,你要真不想學習,咱別上學了,有很多人沒考大學照樣活得好好地,但媽媽不能失去你?!?/p>
但孩子的爸爸比較理性,沒有放棄孩子,他對孩子說:“不管老師怎么說你,同學怎么看你,在爸媽眼里,你在爸媽眼里都是最優秀的,爸媽會陪著你一起度過高中這個階段?!?/p>
后面,這位孩子果真從后幾名進步到班級前十,家長分享會時,他媽媽說起這段差點落淚。
幸運的是,這位孩子遇到了明事理的家長,沒有把本在青春期的孩子繼續往悲劇的深淵里推。
如果您家現在也有青春期的男孩,請家長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愛心,多一些技巧,他們現在其實挺像一個正在發育的“寶寶”,也得哄著、愛著、相信他、鼓勵他。
祝家長朋友們好運!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