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09 09:56:00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看是生理性(基因)方面的問題,還是后天環境的問題。
生理性的話需要醫學方面的控制,外加家庭環境的引導,歷史上有很多出生于暴力甚至是犯罪基因的家庭的人,最終成長為受人尊敬的學者的案例。
如果是環境方面的影響,那么孟母三遷就是好的例子。
不管怎么說,愛是克服一切魔障的解藥,讓孩子在充滿愛與理解的環境下成長,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謝謝邀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小孩子的想法有暴力成分,絕對是不正常的思維。在性格方面,雖然有一定的遺傳,但是,家庭后期教育是起主導作用,特別是學前教育,父母是孩子的老師,父母喜歡那些行為,孩子就會模仿,潛意識就傾向父母,他認為這樣做,父母更會愛護他。另外,在孩子學前盡量不要看有暴力傾向的電影或電視劇,以正面誘導為主,懂禮貌,關心老人,幫助別人,講衛生,做好事等。孩子成長自然優秀,必將成為棟梁之材。
孩子有嚴重的暴力傾向有不同的原因,比如模仿、壓抑、叛逆等心理因素,分析孩子是否受到過心理創傷,也有可能是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引起的。當我們發現孩子有暴力傾向的時候應該帶孩子去專業的心理咨詢機構進行診斷和治療。家長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父母要做到言傳身教。
都說父母是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嚴重影響著孩子的身心健康,往往都是因為暴力的家庭環境造就了很多孩子具有暴力傾向。孩子具有超強的模仿力,當孩子看到父母有暴力行為的時候,他們就會進行模仿,他認為也可以那樣做,所以就具有了暴力傾向。父母不應該對孩子進行棍棒打罵式教育,很多家長奉行傳統式教育方法,給孩子的心理埋下一顆暴力的種子,往往在將來釀成悲劇。
二、規范孩子的言行。
孩子的暴力傾向往往都是從電視電影和動畫片上學到的,或者從周圍小伙伴身上學習。當我們發現孩子有暴力傾向的時候就要進行及時的糾正,撥亂反正,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禁止孩子觀看暴力電視節目,遠離具有暴力傾向的孩子和朋友。規范孩子的言行舉止,糾正孩子打罵別人的行為,并讓他認識到錯誤。
三、解除孩子的心理障礙。
暴力傾向的孩子往往都具有心理障礙,言語發展緩慢的孩子或者受到過心理創傷的孩子都會具有暴力傾向。我們要引導孩子用語言或者其他方法來緩解心中的情緒,因為孩子不會進行自我心理調節,內心的沖動得不到釋放,意識不到內心強烈的感覺。
總之,要糾正孩子的暴力傾向需要父母具有更多的耐心和關懷,需要社會創造出良好的社會環境,讓我們人人都獻出一份愛,讓孩子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1.
一是復制、模仿家庭處理問題的方式,孩子從家長身上習得“暴力”,這種情況最常見;
2.
二是家庭氛圍冷漠、壓抑導致.一些家庭父母離異,或是孩子寄人籬下,孩子內心的焦慮、壓抑無處釋放,這類孩子在家表現得很乖巧,但在外卻以暴力方式宣泄扭曲心理;
3.
三是受到電視、網絡等夸張的暴力畫面和描寫的負面影響.由于孩子沒有辨別事非的能力,與現實混為一體,容易造成模仿學習;
有暴力傾向的孩子,根社會制度有關,這么明顯的問題,還用討論嗎?
咱舉個例子,假設一個村莊,突然來了一只吃人的野狼,大家都不管不問,讓它隨便吃人,你想,狼得到那么好的生活條件,能不高興嗎?有人會說,狼怎么能隨便吃人嗎?難道說狼的家庭教育有問題!
規矩,制度,決定好壞,也決定成??!學校是人類的希望,是國家的未來,對學生,和老師,應有嚴格的要求,任何學校,要有正規的制度,不論你老師還是學生,如有犯規,全部趕出學校,永不再用!打人罵人者,一律逮捕,游街,直到死為止,看看誰還敢有暴力傾向!
學校是學習的地方,社會,老師和制度你教給他做壞事,做壞人,做人渣,他(她)們學生,老師能不學嗎?所以暴力傾向根家庭教育沒關系!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