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09 14:04:21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能看出來的。
以我家孩子為例,一出生就特別急,現在要吃,只要你稍微有一點遲了,他就開始大哭。哄不住的那種。
我一般的做法是先給他換了尿不濕,擦得干干凈凈的再給他哺乳。一開始他就會很急,哭得很大聲。婆婆一聽孩子哭了,就會催我,別換了,先吃吧,都哭成那樣了。
可是媽媽是最能聽出來孩子的情緒的,很明顯他就是干嚎,千萬不要以為孩子小就什么都不知道,他知道我哭就會有吃的。
每次,他一哭我就會慢條斯理的告訴他,不要著急,媽媽就在這里,我們先換干凈然后舒舒服服的吃。
剛開始,當然阻礙特別大,來自孩子爸爸的,爺爺奶奶的,老來姥爺的,他們只要一聽見哭聲就是媽媽的錯,屁屁就留著怎么了,臟一會就怎么了,先不換就怎么了。
是啊,不怎么??墒亲尯⒆涌迺衷趺戳恕?/p>
我沒有聽任何人的話,我還是非常溫和的和孩子說:媽媽陪著你,媽媽在幫你換干凈的褲褲,換完了我們會更舒服。漸漸的,孩子不那么急了,因為他知道,媽媽不會讓他餓著,換干凈了吃更舒服。
孩子開始配合我換,乖乖的等著我,即時有時候孩子時真的餓了,但是也只會啊啊啊的說話,仿佛在催促媽媽我餓了。
當然,我每次都不會讓孩子等很久。相反一開始孩子聽見奶奶急促的催促聲,會哭得更厲害。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天生的個性,尊重他們的小小個性,但是對于那些不太好的性格方面,我們是可以幫助孩子慢慢塑造的。
不要以為孩子大了自然就好了。脾氣大的孩子,小的時候不去糾正、引導,長大了就更難引導了。
悟空先生:拿捏一個人的性格,我認為,大致可以從兩點,基本會判斷出一個人屬于哪種性格。一是言論,二是行為。因為性格屬于一個人,對人與事的一種態度。這種態度受人的心理支配,具有長期牲和穩定性的特點。這種心態麥現出來-的特點,是長期的,一貫的穩定性很強。而不是短暫的,一時一事的激情表現。比如,有些人性格活潑開朗,有些人性格沉靜穩重。有些人性格堅強剛烈,有些人性格懦弱老實。人的性格也可以說是,人生百態中的一種表現形式。這種表現形式,不僅僅是表現在一個人的語言上,更重要的是表現在一個人的行為中。對一個人性格的拿捏,或者掌握,主要方法是聽其言,觀其行。有些性格可以從語言上,就可以略知一二,如性格活潑與開朗。有些性格須從行為中,才能徹底見分曉,如性格堅強與懦弱??傊瑢σ粋€人的性格,只要從一個人的語言表達,及行為表現中基本上,就可以完全拿捏到了。謝謝邀請。
在回復這個問題時我考慮了一下,想起來我的寶寶??在好像是5、6歲之前的時候還在鬧,那個鬧起來呀就甭提了........
先去詢問醫生去兒科醫院看專家等等該做的都做了,但是到最后還是瞎子點燈……白費蠟。沒有好轉,真是急死了!
實在沒辦法??,也是有病亂投醫吧。隔壁介紹一家赤腳醫生?????年齡在50左右,說明情況后給孩子在頭部掐了一陣子,又拿了些兒童鈣片,什么的就這樣歪打正著的好了。
但是沒有徹底治愈,只要孩子大哭就去掐一掐就好了。就是這么奇怪,你信嗎??
天生的當然有影響了,不然基因是干嘛用的,但是后天也會有很大的影響,因為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們一般都是有樣學樣,大人怎么做,小孩子就會怎么學,這也就是俗話說的,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那么怎樣才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呢,我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心得。
1、父母要做好榜樣
從小到大,我們每個人都經歷了無數次的考試,小到期中,期末考試,大到各種升學考試,只有看到要求的分數才能繼續下一步的學習,可是,唯獨做父母不需要培訓,更別說考試了。這就是為什么很多新手父母在小孩剛出生時出現夫妻不睦,產后抑郁,甚至離婚的情況,其實,父母才是最需要學習的那個。
如果想讓孩子有好的性格,那么父母就一定要做好榜樣,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做好榜樣,那么你就想,你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然后你就去做那個人就OK了。
2、多給寶寶看繪本
繪本其實就是小朋友看的圖畫書,而這些圖畫書很大一部分都是好習慣養成的題材,沒有什么比養成好的習慣更重要的事了,所以多多的參與親子閱讀,培養寶寶閱讀的愛好,不但可以幫助寶寶養成好性格,我們做父母的也能從中學習到很多東西呢。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心得,希望能幫到親愛的父母們,如果需要繪本分享可以留言給我哦!
謝謝邀請![祈禱][祈禱][祈禱]
3歲的孩子不愿意自己吃飯,家長應該先找到原因。我分析應該有如下原因:
一、家長給孩子吃了太多零食,導致他(她)在吃飯的時候沒有饑餓感。沒有饑餓感自然也就沒有食欲。
二、也許孩子在幾個月大的時候,他(她)想自己吃飯,可家長覺得孩子小,自己吃飯會弄得到處都是,吃完飯家長收拾起來太麻煩,還不如大人一勺勺地喂他(她)來得撇脫,沒有給孩子鍛煉的機會。被拒絕的次數多了,孩子對自己主動吃飯漸漸失去了興趣,到后來就沒有了自己主動吃飯的意識。
三、家長溺愛孩子,讓孩子邊玩邊吃飯,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
四、孩子脾胃虛弱,食欲不振。
建議:
一、如果是前三種原因,家長可以從現在開始改變自己:
1.控制孩子的零食,讓孩子到了飯點兒有饑餓感,有食欲。
2.不要怕麻煩,逐漸鼓勵并培養孩子自主吃飯,可以經常性采用一些小小的獎勵。
3.從現在開始,不要再溺愛孩子了,糾正他(她)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良習慣。如果孩子任性不吃,就狠下心來讓他(她)餓上一兩頓也無妨。
二、如果是因為身體原因,就盡快就醫,看看中醫,把孩子的脾胃調理調理,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