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09 17:51:43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1.孩子任性行為是在多次得逞后積習而成的,如今就要反其道而行之,使其逐漸消退。如果兒童再提出了不近情理的要求,家長先給他講清道理,說明不能給以滿足的理由。進行說服教育后,堅決不予滿足。如此堅持多次,即可消退其非理性沖動行為。
2.要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講清理由。年齡稍大一點(滿4歲)的兒童,當他提出任何要求時,要他自己說清需要滿足這一要求的理由。合乎情理(考慮孩子實際情況)的給予滿足,不近情理堅決抵制。這樣引導兒童發展理性意志,抑制非理性沖動,學會對自己的行為做理智調節。
3.在一些頑固、任性的兒童提出狂妄要求時,成人應立即提出(不是指責)其要求的不合理性,堅決宣布不予滿足,同時,家長可以提出另一方案,讓孩子選擇,引導孩子進行另一種有趣的事情,使孩子忘掉這一不合理要求。
4.將計就計,使孩子改變行為。當孩子任性并撒潑哭鬧時,家長可以要求兒童去做他過去作為要挾手段的行為(如哭鬧、耍賴、撒潑等)。比如,要坐地蹬腳的小孩,成人不妨主動安置(不能推)他坐在地上,命令他蹬腳哭鬧。這樣,讓兒童意識到過去作為要挾手段以求一逞的行徑,現在則轉變成自我執行接受懲罰。結果是兒童自討沒趣,非理性意志行為也就可能因此而自行收斂起來了。
教育孩子養成好性格是家長們非常關心的問題。以下是一些建議:
1.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家長要以身作則,展現出積極、樂觀、寬容的態度,為孩子樹立榜樣。建立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關愛。
2.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鼓勵孩子自己做事情,如穿衣、吃飯、打掃房間等。讓孩子在自己的事情上有更多的自主權,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獨立性。
3.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如按時完成作業、遵守規則等。通過適當的表揚和獎勵,激發孩子的責任感和積極性。
4.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鼓勵孩子多與同齡人交往,參加社區活動和社交活動,增強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5.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教育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尊重他人的意見。可以通過分享故事和經歷來引導孩子學會同理心,培養孩子的善良和關懷。
6.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教育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如誠實、勤奮、公正等。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引導孩子積極向上,做一個有道德、有素質的人。
最重要的是,家長要耐心、有愛地與孩子溝通,關注孩子的情緒和需求,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為孩子創造一個健康、和諧的成長環境。
步驟/方式1
1.平時多與孩子溝通
了解孩子的需要,關注孩子同小朋友之間的交往。父母可以多方了解別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想什么、要求什么等,當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時,父母就比較能體會孩子的心情了,再加以開導和耐心的說明,是能夠消除或減輕孩子發怒的情緒的。
步驟/方式2
2.多鼓勵孩子
家長要首先冷靜下來,告訴他發脾氣是不好的行為,但是也無法避免,只要學會控制就行了。讓孩子不要太過自責。等孩子情緒穩定下來之后,家長可以開始對他進行言語上的開導了,鼓勵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保證下次改正。
步驟/方式3
3.引導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雙方在交流意見時,能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一想,就會在比較中了解彼此的動機和目的,就會意識到自己的意見是否正確,對方是否能接受,這樣也可以避免大動肝火。
我以前自認為自己是一個講原則、負責任、有奉獻精神的母親,無奈孩子性格太倔強??戳司S尼老師博文之后,才發現正是自己造成了孩子這樣的性格。我按照維尼老師的理念去做,經過三個月,孩子的性格一天一天變得像天使,現在懂事了很多,聽得進去家長的建議,對家長的要求也越來越合作了。比起以前那個性格剛烈、倔強、愛發脾氣、愛哭鬧的孩子來說,就像換了個人似的。
嚴格要求讓孩子脾氣變壞
孩子小的時候,可謂體弱多病。因為怕生病,所以對孩子過分地關注,不讓他這樣,不讓他那樣,主要是因為怕危險,怕生病。而孩子卻偏偏是一個好奇、喜歡冒險、淘氣的小男孩,不讓他干的事情他偏要干,后來大人著急了,強行制止,他就大哭大鬧,在地上打滾,嗓子都哭啞了。
維尼:限制太多,孩子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沒辦法,只能倔強,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滿足自己的心愿。因為經常被拒絕,所以自然會發脾氣、哭鬧。相反,如果給孩子較多自由,家人也好商量,孩子通過和家人商量就可以滿足自己的要求,就沒有必要倔強、哭鬧了。
因為他如此愛哭鬧、叛逆、倔強,所以我經常感到心情焦躁。因為任何道理他都不聽,哄也哄不好,所以我的耐心很差,經常發火批評他。那時我的想法和很多家長一樣:“我也不能因為他哭鬧就依著他啊,什么事都依著他,沒原則地溺愛,以后長大了脾氣更了不得,所以我得壓著他,樹立自己的威信?!?/p>
維尼:這的確是很多家長的習慣性思維,總怕溺愛孩子,總怕慣壞了孩子,結果走向反面,去壓抑孩子,嚴格地按照原則、規矩辦事,結果孩子脾氣很差。
我一直以為這樣做沒什么不好,因為我不想縱容他的壞脾氣,不想對他溺愛,我要對他“講原則”“嚴格要求”,期望他最后能改掉自己的壞脾氣。但是這樣的做法,非但沒有讓他的壞脾氣改掉,反而越來越壞。
現在孩子快5歲了。3個多月前,看了維尼老師的博客,我開始逐漸意識到,不是孩子有問題,而是家長有問題,家庭教育有問題。我開始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習慣性思維。說實在的,要改變自己,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有時還很痛苦。
1.改變了做法,孩子的反應就不同了
我開始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并且驚奇地發現,好像有效果。
吃餃子一天晚上,姥姥做了豐盛的晚餐。孩子卻非要吃餃子,快要發脾氣和哭鬧了。換做以前的我會說:“你自己不早點說要吃餃子,姥姥辛辛苦苦做的飯,比餃子有營養,怎么這么不懂事?快給我吃!”孩子一定是哇哇地哭,然后說什么也不吃飯,哭鬧一晚上,大人生氣,局面失控。
那天的我,心里念叨著“尊重理解和接納”,說:“寶貝,我知道你很想吃餃子(要理解孩子,確實很想吃餃子),咱們去飯館吃新鮮的好不好?”孩子說:“太好了,我終于能吃到自己最喜歡的餃子了!”他高高興興地跟著我去了,吃了一大碗餃子,然后高高興興跟著我回來,一晚上沒鬧事。
維尼:孩子看似不合理的要求也有合理之處,暫時順應孩子的心理,皆大歡喜。媽媽這樣好商量,孩子就學會了商量。
洗澡事件:叫孩子到浴室洗澡的時候他還在玩貼畫。叫了幾次,他又要找一張貼畫,而且請求:“媽媽,你跟我一起找吧!”
以前的我會說:“洗了澡再找,要不水涼了?!焙⒆樱骸安恍?,我現在就要找到!”我開始生氣:“已經耽誤這么多時間了,怎么這么不聽話!”孩子:“我就是要現在就找到!”我肯定是越來越生氣,開始發火,最后孩子開始哭鬧。
那天的我學著順應孩子:“好吧,那我幫你一起找!”找了一會兒,還是沒找到,我說:“看,我們兩個人找了半天都沒找到,要不洗了澡再來找吧!”孩子:“沒找到,好難過啊,你重新給我買吧?!币郧暗奈視f:“自己不收拾好東西,找不到了又要買,浪費錢,不給買!”然后孩子又是一頓哭鬧。那天的我先說好,再說不:“好吧,我答應你,你確實很喜歡那個貼畫,找不到了很難過。媽媽答應你合理的要求,但是你也得答應媽媽合理的要求,就是現在去洗澡。”孩子:“好吧?!?/p>
一晚上相安無事。
維尼:其實以前媽媽非要堅持自己的意見和做法,也是一種倔強;現在能去聽聽孩子的意見,不再倔強,那么身教之下,孩子就能慢慢學會不倔強。有時我們只是看到了孩子的倔強,沒想到自己也是這樣。
打水槍:孩子拿起水槍,裝了水在屋子里開打。以前我會禁止他在屋里玩,孩子卻非要玩,我發火生氣批評,奪過水槍,孩子哭鬧打滾。這次我讓他玩了一會兒,然后去替代性滿足:“咱們到樓下去打樹葉,看誰打得準?!?/p>
孩子:“太好了!”一晚上都玩得興高采烈。
維尼:靈活變通,替代性滿足,孩子也就合作了。
2.常見問題的處理
愛吃零食,愛看動畫片,愛買玩具,是很多孩子的共同特點。
吃冰激凌天涼了,孩子要吃冰激凌,我想起了“先說好,再說不”。
我:“好吧,但是答應媽媽,因為現在天已經很涼了,以后會越來越冷,今天吃了以后咱就不吃了,行嗎?”
孩子:“好!”
之后果然很長一段時間沒鬧著要吃了。前幾天晚上在樓下玩,他看到一個小孩在吃冰激凌,他反而批評那小孩:“這么冷你還吃冰激凌,你還要不要你的肚子了?”
買玩具:孩子要買陀螺,以前買過兩個,我還是答應他了,只是約定以后不再買陀螺了。后來他又要買無極戰車,我也答應了,只不過約定兩個星期之內不買玩具了。過了兩天,他又要求買,我拿出約定和他商量不能買了,他也痛快地答應了。
維尼:適當滿足,適當拒絕,先說好,再說不,這樣孩子挺好商量的。
3.孩子的變化
其他還有很多例子,比如午睡睡不著,就不強迫他睡,只是事先約定好晚上早點睡;比如在家時,仍然喜歡讓我喂飯,讓我穿衣,讓我擦屁屁(在幼兒園這些事情都會),我都會答應,但會對以后提出要求。這樣先說好,再說不,不去斷然拒絕,順應孩子的心理,他沒有被慣壞,反而變懂事了,性格變好了很多。
有一次,我沒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嚴厲地批評了他,但是他并沒有哭鬧,只是說:“媽媽,我不這樣了,你別生氣好不好?”然后向我解釋,其實他是不小心跑到路邊上,不是故意的。后來我也向他道歉,說對不起,媽媽不應該對你發火,但是媽媽生氣是因為擔心你。不管怎么樣,在面對我激烈的情緒時,孩子沒有像以前那樣采用激烈的情緒跟我對著干,而是如此冷靜理智地向我解釋,我已經很感動、很感動了。我突然發現,這個小人兒真的長大了很多,進步了很多。我也經常表揚他的這些進步,由此進入良性循環。而這也僅僅是在采用維尼老師教育方法3個多月后。
維尼:有好的親子關系,即使偶爾發火也不會引起孩子的強烈反應。如果親子關系不好,每一次發火都會引起孩子哭鬧。
當然,孩子現在有時還會發脾氣哭鬧,以前的我一是只看到孩子哭鬧的表面,沒有深究其哭鬧的原因;二是不了解“孩子每一次的不良情緒,都是促進心理成長的機遇”,所以往往嚴格要求他不能這樣發脾氣。哪知越是壓抑,孩子越是氣不順,就越是火氣大?,F在學習了維尼老師的理念,如果遇到他實在要哭鬧,那就平靜地讓他發泄,一般15~20分鐘(最多30分鐘)后,盡情哭鬧、發泄完了不良情緒,就又是一個很懂事的孩子了。這個時候再平靜地跟他講道理,告訴他生活中總會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哭鬧不解決問題,遇到不順心的事要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就很容易地接受了,從而逐漸形成“遇到問題積極尋找解決辦法而不是發泄情緒”的思維,希望對他長大以后的做事方式有幫助。
對于兒童性格敏感脆弱的問題,家長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去理解和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首先,盡可能創造積極穩定的家庭環境,讓孩子感到溫暖和安全;同時,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盡可能給予支持和理解,幫助孩子樹立健康自信的自我認知。
在實際生活中,可以通過鼓勵孩子參與體育、藝術、文化等各種活動,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點,從而進一步增強孩子的自信和內心的堅韌力量。
最重要的是,在教育和引導孩子時,要注重用心、耐心和溫情,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成長,讓孩子走向自信、堅韌和成功的路上。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