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09 20:37:35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你好:
很高興受邀!
從心理學的研究來說,人的性格都會被包括在四種氣質里,這四種氣質分別是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和郁抑質。每種氣質對應的性格特征都有優點、同時也有缺點。例如膽汁質型人的性格特征是外向,善交往,有激情,但缺點是易急躁,易怒。粘液質的人感情豐富、細膩,責任感強,但缺點是嫉妒心強,容不下別人。經過特殊的交往或者從事某一項工作之后,人的氣質會出現一定的綜合傾向,通俗說這就叫后天的培養或學習。經過培養后,優點會得到加強,缺點會減弱。
心理學研究表明,每種氣質的人在個性心理特征上都有優點,但同時都有缺陷,這與是否單親沒有直接關系。
她是完美的嗎?
針對如何克服孩子心理缺陷的問題,我覺得應該是針對所有家庭、所有孩子。就父母離異的單親家庭來說,由于缺乏安全感、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在負面情緒的積累下,相應產生不良心理傾向。另外,父母的一些不良行為也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我這樣說題主就應該知道怎么做或者告訴當事人怎么做了。
第一、給孩子一個具有安全感的空間。比如,一個因為長期賭博而離異的家長,在離異后還在拒不悔改,他的孩子就不會有安全感了。他賭光了所有財產怎么辦?我是否會流落街頭?我跟著他,他是否會因為沒錢把我賣了?
家,是愛的港灣
第二、符合公眾道德標準、社會評價標準的行為、思想觀念要加強。反之應摒棄。
最后要說明的一點,無論你的教育方法有多高明,永遠不可能教育出沒有性格缺陷的孩子。只需注意一點,不應讓單親這樣的事實導致孩子走向負面情緒傾向,從而導致心理缺陷越來越嚴重。
不要偏離道德的軌道
膚淺認識,歡迎討論!
十五歲的孩子,正處于非常特殊的年齡段,即青春期。
這個時候,其實更需要父母及時地調整心態。
孩子大了,他不可能永遠像小時候那樣視大人的話為圣旨了,他會慢慢地有了自己的思考,有了自己對問題的看法。當孩子的想法和父母的意見不一致時,有的父母會認為是孩子不聽話了,但其實這是孩子長大的重要標志。一個孩子永遠在父母面前唯唯諾諾、唯命是從,那該是多可怕的一件事呀。所以當孩子開始表現出不聽話了,父母首先應該冷靜,應該高興地想到這是孩子的進步和成長。
同時我們又要了解到,孩子在這個時間段的思想是不夠成熟的,因為他還沒有完全長大,他理解問題難免會偏頗,處理事情難免會易沖動。
當父母和青春期的孩子意見相左的時候,父母最忌諱和孩子發生正面沖突。
我覺得父母第一要有足夠的忍耐力。在氣頭上千萬不要沖動地教育甚至懲罰孩子,因為這個時候你是什么情況都不了解的,你的命令、呵責、武力威脅只會將孩子與你之間的距離拉得更遠。
我們應該學會耐心地傾聽孩子說話,像朋友一樣的多問問孩子他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如果,你覺得他確有考慮欠周到的地方,你可以把你的意見講給他聽。
但我個人的經驗是,教育這么大的孩子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有時候孩子提出的問題,你很難在瞬間就能夠想清楚應該怎么回答。在當下并沒有把握說服的時候,你干脆直接告訴孩子:這個問題我就是覺得有哪兒不對,你得容我好好想想,回頭我們再聊。
那就事后好好想想,想好了再溝通,在溝通中仍然要允許孩子質疑我們的想法,因為我們的話未必就是金科玉律。做父母的實在沒有辦法說服孩子,但是又很擔心他,也可以在背后找孩子最佩服最信任的人商量并制造機會讓他來跟孩子聊聊。
還有,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心性是不定的。畢竟還是孩子,他有時候做事肯定不能都如我們期望的那樣,他不可能做每一件事自始至終都一絲不茍,他會在不停地犯各種錯誤當中螺旋式的成長。有經驗的長輩都知道小孩子走路不可能每一步都不走歪,只要大方向不錯就行了。
我們應該相信孩子,耐心地等待孩子慢慢成長。如果家長過于急功近利,最后的結果反而會與美好的期望背道而馳。
當一個孩子心里什么話都不愿意跟大人說的時候,其實更需要反思的是大人。
某知名女作家總結她和她兒子相處的幾句話,我覺得非常經典:做父母最困難的就是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做父母最成功的就是和孩子成為了哥們兒;沒事的時候別瞎叨叨,有事的時候為孩子兩肋插刀。
所以,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其實也簡單:生活方面給孩子必要的關心,多傾聽他的心聲,多問問他需要什么幫助。
只要我們自己傳遞給孩子的能量是正面的,孩子的心靈都是向善向暖的,我們要相信成長的力量。
青春期,大約五年,從初二下學期開始,到大學一年級上學期結束,一千八百多個日子,當真是考驗家長的教育智慧?。?/p>
如果用“糾正”這兩個字來對待處于叛逆青春期的孩子偏執的行為和想法,那往往反而火上澆油,不但起不到效果,反而會變本加厲。
每個孩子都有青春期,但不是每個青春期的孩子都叛逆!叛逆是來自于你對孩子行為和想法“糾正”所引起的反感和抵抗;不叛逆是來自于你對孩子行為和想法“引領”所帶來的啟發和思考。
媽媽出去出差一周,讓婆婆來帶孩子,等媽媽出差回來發現孩子拿手機玩游戲已經停不下來了,這讓媽媽非常的焦慮,既擔心孩子耽誤學業,又怕孩子的眼睛看壞了。所以媽媽覺得非給“糾正”過來不可。
第一種“糾正”方法-講道理。
媽媽:你這樣一直看手機會把眼睛看壞的,也會影響你的學習,你如果不好好讀書以后就會考不上大學。
孩子:你煩不煩啊,看個手機說那么多話。
結果:講道理只會讓青春期的孩子煩你,討厭你,藐視你。
第二種“糾正”方法-威脅。
媽媽:你如果再玩手機,我把你的手機給砸了。
孩子:你砸啊,你連我也砸死算了。
結果:造成孩子說謊、對抗、叛逆。
第三種“糾正”方法-獎勵、交易。
媽媽:你今天把作業寫多一點,我就給你玩多一會手機。
孩子:那我今天陪你出去倒垃圾了,你也要給我玩一會。
結果:獎勵和交易只能換來短時的妥協和冷漠。
以上"糾正"方法是我們常見的教育手段,但發現很難取得效果。那我們現在來看看一個媽媽是如何“引領”女兒的行為和想法。還是以“玩手機”為例。
有一段時間讀初二的女兒一放學回到家就手捧手機,這讓媽媽有點焦慮。但媽媽還是調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緒和女兒展開了談話。
媽媽:你這一星期,媽媽發現你一回到家就手捧手機,我都開始焦慮了,這樣會影響我們的親子關系。我很想了解一下你玩手機會給你帶來什么好處?
女兒:我上QQ和同學聊天,聽聽歌,打打游戲。
媽媽:和同學聊天、聽歌、打打游戲能給你帶去什么好處呢?媽媽想了解的多一點
女兒:聽歌、打游戲能減輕壓力,和同學聊天很開心啊。
媽媽:能讓你減輕壓力和讓你開心,媽媽當然非常重視,但媽媽又非常擔心你會影響視力和學習。我們來想想既能讓你減輕壓力讓你開心,又能避免媽媽的擔心,我們還能怎么做?
女兒:要么買個MP3聽聽歌;周一周二我們去散步;周三周四我們畫畫;周五讓我玩30分鐘游戲;周日下午約同學玩玩。
媽媽:媽媽相信你能管理好自己的行為,也謝謝你的安排里有媽媽的陪伴。媽媽也有兩個要求,一是晚上10點必須睡覺;二、作業保質保量完成是前提。
女兒:那我們就愉快的決定了。
從這個案例里面我們總結一下“引領”的具體步驟:
1、讓自己冷靜下來,客觀的表達自己的擔憂;
2、了解孩子這個行為給她帶來的好處?
3、同理孩子的需求和提出自己的擔憂,來引發孩子找到更多的方案;
4、找到共同的方案(合作的平衡點)并量化;
5、對孩子的方案予以鼓勵和肯定;
青春期的孩子獨立自主的意識快速發展,自我意識強化,渴望被尊重被認可,如果能用“引領”5步法讓孩子理性的思考,看清自己的需求,相信孩子能做出科學的選擇,當然也能讓靑春期的孩子不叛逆。
17歲孩子拒絕和父母溝通,這是很多家長會遇到的問題,不是直接嗯嗯哦哦,就是一言不發。
就我經手的案例的話,這種情況,總結起來就3個原因:
1.不再信任父母父母屢屢失信,又或者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時“按我說的做”而不是“按我做的做”。
身教>言傳。當父母言行不一的時候,孩子會不斷的失望,而后進入放棄的狀態。他在拒絕成為父母那樣的人。
這種失去信任感,是點滴積累的。在孩子幼年時期,他最重視的就是父母,當父母屢屢失信,孩子就會積累失望情緒,到最后“父母是這世界上最不可信的人”這種觀點,就會深深的根植在孩子的心里。
2.溝通無效這種情況是在過去,孩子有用溝通的方式向家長反映過自己的需求,但是所溝通的結果,并沒有讓孩子滿意。讓孩子滿意不等于遷就孩子的一切意見,而是拒絕得有理有據,讓孩子心服口服。
既然說了也白說,為什么我不省點口水呢?我爸我媽就是那樣的人。
本質上,就是沒有尊重過孩子,沒有平等的對待孩子,孩子失去了他應有的權利。
3.對父母的教育方式采用無聲的抗議三種情況,這種是最危險的。這是因為,無聲的抗議可能引起家長更高壓的反應,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發。
孩子并不是單單不認同家長的理念,而是不認同家長?!澳銈兯龅囊磺芯褪窃跉埡ξ?!”,大概就是這樣的心理。即便是為他好。
在這情況下,同一句話,從其他人嘴里說出來孩子會聽,但是從家長嘴里說出來的孩子本能的拒絕。即便是“吃飯了”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從爺爺奶奶嘴里說出來孩子會好好吃飯,而從家長嘴里說出來,孩子可能第一反應就是:“真煩!”
青春期的問題,夾雜著非常多的家庭問題,甚至還包括社交問題,不是簡單的三言兩語能講清楚。這里提醒題主從以下幾點入手進行解決方式的思考:
1.是否平等的對待過孩子?(請理解好“平等”的定義,具體可以百度)
2.是否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
3.孩子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出現這樣的情況的?盡可能的回憶起來,是不是一些無心之失或者是習以為常的事情所導致,找到這個轉變的契機,以此為切入口。
4.向孩子的朋友求助,孩子此時肯定不愿意和家長開口,但是他會向好朋友開口。間接的去了解孩子的想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雖然還沒完全到白眼狼的程度,但總感覺他不是我理想中的兒子。我希望他陽光、有朝氣,勤奮努力,熱情助人,但事實上他卻長成了完全相反的方向。??
我自認為還是很重視教育的,各種手段都用盡了,他仍如頑石般沒有一絲改變。教他穿好衣服后要翻領子,從5歲到13歲,每天都要提醒,哪天不說他就整得跟個和尚似的。如果不是遺棄孩子會判刑,我應該早就把他扔了。
有一次,我跟老公說,我一定要待我未來的兒媳婦好,因為我自己都找不到我兒子的一絲優點,她能愿意嫁給他,我一定要對她比女兒還好。但我現在擔心,我連待兒媳婦好的機會都沒有,因為這樣的孩子能找到瞎眼的女孩嗎?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