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10 04:19:24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天生的當然有影響了,不然基因是干嘛用的,但是后天也會有很大的影響,因為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們一般都是有樣學樣,大人怎么做,小孩子就會怎么學,這也就是俗話說的,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那么怎樣才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呢,我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心得。
1、父母要做好榜樣
從小到大,我們每個人都經歷了無數次的考試,小到期中,期末考試,大到各種升學考試,只有看到要求的分數才能繼續下一步的學習,可是,唯獨做父母不需要培訓,更別說考試了。這就是為什么很多新手父母在小孩剛出生時出現夫妻不睦,產后抑郁,甚至離婚的情況,其實,父母才是最需要學習的那個。
如果想讓孩子有好的性格,那么父母就一定要做好榜樣,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做好榜樣,那么你就想,你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然后你就去做那個人就OK了。
2、多給寶寶看繪本
繪本其實就是小朋友看的圖畫書,而這些圖畫書很大一部分都是好習慣養成的題材,沒有什么比養成好的習慣更重要的事了,所以多多的參與親子閱讀,培養寶寶閱讀的愛好,不但可以幫助寶寶養成好性格,我們做父母的也能從中學習到很多東西呢。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心得,希望能幫到親愛的父母們,如果需要繪本分享可以留言給我哦!
你好!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面對個性不同的同事或者朋友,總是無法很好地和他們交流甚至相處溝通,導致了一些誤會和不愉快。原因就在于,人擁有不同的性格特點。那么不同性格類型的人都有哪些特點呢?下面我和大家一起來看一下。人的性格是怎么來的
人的性格塑造通常在青春期,之后慢慢趨向穩定,并隨著自身成長慢慢更加完善。心理學認為,人的性格一旦成型,則很難在發生變化。而某個時間段性格呈現與之前大有不同的原因是,由于環境和自身經歷等因素,使性格將之前沒有呈現的一些功能發揮出來。性格類型的分析
將每個人的性格特點,落在相應的類型上,越靠近哪個點,則性格越接近這個類型的偏好。內向還是外向,以我們自身來看,有外部世界和內部世界之分,外向的人注意力更集中于外部世界,外在的人、物和環境,內向的人則更關注自我的情感、內心狀況。這兩種性格在自己偏好的世界里會充滿活力和干勁,反之出現在另一端則會不安、煩躁等,所以我們平常從內、外向人群的表現就明顯看出。
外向人性格特征:喜歡跟他人相處溝通,而且希望成為注意的焦點,說話比傾聽多,經常是想著就說出來了。為人熱情,反應快,樂于與他人分享事情,朋友圈廣泛。
內向人性格特征:喜歡與自己相處,不太希望成為別人的焦點,思考問題多而表達少,傾聽多于表達。為人穩重,習慣慢節奏,相對比較封閉。我們每天都在源源不斷接收外界信息,不同類型接收信息的方式就不同,感覺型的關注事情本身和細節,注重事實依據;直覺型注重事情的含義和關系;感覺型的人做事更按部就班,要有清晰的數據;直覺型的人喜歡多嘗試,跟著自己的感覺走。
感覺型性格特征:重視和著眼于現實,做事遵循規律,對各種新想法要求有實際意義,重視細節描述。
直覺型性格特征:重視想象力與創造力,做事天馬行空,對各種新想法樂于嘗試,相信靈感和推斷。不一樣性格的人思考方式不同,做出的決定也不同,這可分為思維型和情感型。咋一看可能會覺得思維型是理性的,而情感型是感性的,其實兩類人都有理性的思考成分。
具體來說,思維型更注重事實,遵循規律而不太變通人情,有時候做出決定讓人不是很舒服。情感型注重自我觀念,善于變通,也注重他人的情緒,人情味就比較濃厚。以上就是對不同性格類型的人都有哪些特點的介紹,我們每個人都有這些類型中的某個特點,所以了解性格特點就是了解我們自己。
同時每天與人打交道,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性格特點,當我們了解了別人的性格,就能找到更合適的方式去跟別人溝通與合作,這樣就可以避免很多的不愉快了。好啦,上述介紹就說這些,歡迎大家關注支持與評論,期待分享您的意見!2019.07.14.謝謝邀請。
家教、自律、成長環境、接受教育的程度、和自己的智商以及意志力……等等都是形成一個人性格的因素。
人的性格共有五種類型。
一,陽水性人和陰水性人。
二,陽金性人和陰金性人。
三,陽土性人和陰土性人。
四,陽火性人和陰火性人。
五,陽木性人和陰木性人。
陽水性人有智慧性柔和,愿意幫助人,陰水性人愚遲頓,遇事退后,好煩人。
陽金性人遇事果斷,有意氣善交際。陰金性人能言善變,好惱人。
陽土性人信實忠厚寬大能容能化,陰土性人度量小,好怨人。
陽火性人明理,陰火性人不明理。
陽木性人有主意能念辱,有擔當力,陰木性人抗上不服人。
不同的性格決定不同的命運。一般都是陽性的命比陰性的命好。
現在我們大多數都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但是我們最為父母是否真的了解孩子呢?
要做到“贏得孩子”,不要只是“贏了孩子”哦!
贏了孩子很簡單,只要施展我們大人的權威,簡單粗暴就做到了。
但是贏得孩子就要從孩子的內心世界出發,了解孩子的不良行為的背后,進行有利的回復。
1.要表達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合適你的理解是對的)
2.表達出對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寬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認同或者寬恕孩子的行為)
3.告訴孩子你的感受(真誠,友善地進行前兩個,孩子就愿意聽你說話啦?。?/p>
4.讓孩子關注于解決問題(問孩子對于避免問題再次發生,有什么解決辦法,如沒有,可以提出建議直到達到共識)
其實只要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孩子的行為是可以理解的,我們要正面管教我們的寶貝,做到不懲罰,不嬌縱的管教,估計寶貝都會很愿意接受的,喜歡我的建議嗎?
希望我們大家都可以做到贏得孩子哦!一起加油!
歡迎你的探討!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